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天水

【特稿】天水皮影戏 三代人的传承和坚守

17-04-21 09:31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晨报 编辑:刘姗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

  原标题:天水皮影戏,三代人的传承和坚守

  霍仲吉(左一)教孩子们学挑线。

  霍义龙挑线娴熟自如。

  年近九旬,唱了大半辈子皮影戏的堂爷爷霍占俊在“亮子”后面的声音,再也没有以前那么响亮了;自小背戏文长大的堂伯父霍义龙和父亲霍仲吉,早早从父辈手中接过这个营生,一唱又是几十年。

  如今,到了堂孙霍向荣这辈儿,皮影戏在爷孙三代间历经一个世纪的坚守和传承后,终将走向哪里,成了眼下无法逃避的话题。

  1 “皮影本是灯下魂,只看影子不看人。若要四人刀马动,你先练上十年功。”

  4月8日中午时分,一场为慕名前来的游客临时加演的皮影戏《二进宫》,在天水麦积区麦积镇尚书文化公司鸣锣开唱。从学唱到登台,唱了已有一个甲子皮影戏的68岁老艺人霍义龙坐在“亮子”后面,一边十指娴熟地挑动影人重现戏文经典生活画面,一边在戏中扮唱“千岁”,唱腔字正腔圆。

  “‘亮子’也称影窗,一般用白布作幕,借助灯光,所有戏中人物的活动场景全部在灯下演绎。”一段精彩的《二进宫》结束后,霍义龙指着眼前的道具介绍说。

  在他的眼里,唱皮影戏是有讲究的,只要“亮子”撑起,挑线者会在左手边伸手可得的地方,挂上当天唱的整部戏中所有要用的“线子”。然而不管唱哪部戏,“姜子牙”的“线子”必须要挂在第一个,这是规矩。

  “皮影戏多唱于庙会或逢年过节的喜庆时段。‘姜子牙’是受命封过百神之主,挂第一个图个吉利。”霍义龙的堂侄霍向荣解释说。

  如此近距离观看皮影戏,第一次听老艺人讲述“影人”背后的故事,在天水城区长大的游客小乔虽然半天没听懂戏文中的一句唱词,但对“影人”活灵活现的肢体语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缠着霍义龙问东问西。

  “‘线子’是什么?”小乔问。

  “皮影这行有许多行话,‘影人’的身体称作‘线子’,头部称作‘梢子’;戏班接活多不多叫‘蔓子长不长’,唱将钱挣得多不多叫‘裢子好不好’。”霍义龙笑着回答。

  说起这些,头发花白,面部清瘦的霍义龙侃侃而谈。

  父亲霍占俊唱了一辈子戏,年近九旬还偶尔正式登台喊上几嗓子。2008年,父亲97岁时无疾而终,老人的戏箱、戏文自然传到了霍义龙的手中。

  说话间,他将墙角一个老旧的戏箱搬了过来,从中拿出一本已经破损的古旧戏本,轻轻地翻动着。这是他家祖上传下来的稀罕物件。

  “自打我记事起,这套‘箱子’就一直锁在家里,是父亲的命根子。只知道是父亲年轻时学完戏从外面背回来的。”霍义龙说。

  眼前这个集皮影展示、演出、制作为一体的堂厅,墙面、博古架都摆放着造型灵动、颜色多彩的皮影。霍向荣说,这些皮影中保存年代最久的有近两百年历史,是堂爷爷那辈儿传下来的。

  霍向荣年仅2岁的孩子“石头”跑过去,因个头较矮的缘故,孩子踮起脚尖,顺手拿起一个“线子”双臂用力地撑在“亮子”上,挑动了起来,丝毫看不出玩耍的样子。

  “说来也怪,这娃从会走路起,就对皮影产生兴趣,渐渐长大了,有时赶都赶不走。”霍向荣看着儿子那股子可爱劲儿,笑着说。

  霍义龙正式登台连唱带挑已有45年。

  “皮影本是灯下魂,只看影子不看人。若要四人刀马动,你先练上十年功。”霍义龙说。

  “这门营生虽说很难养家糊口,但也不能让它自生自灭,即便往里倒贴钱,也要传下去。”

  2霍义龙是麦积区琥珀乡霍家川村人,和小他一岁的堂弟霍仲吉家住对门。出于打小对皮影的喜爱和执着,兄弟俩儿时生活虽说艰辛,但也满是快乐。

  “1960年前后,家家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那时,我和义龙惟一的爱好就是偷画皮影图样,然后学做皮影。”说起大半辈子自己的喜好,今年67岁的霍仲吉笑着说。

  小时候,堂伯父霍占俊把自己的“箱子”看得很紧,不到唱戏时不准家里人碰。但打心眼里喜欢皮影的霍仲吉还是时不时地跑去串门子,心里谋算着看能不能偷看两眼,然而总是失望而归。

  直到有一天,趁着堂伯父下地干活不在家,堂婶跑来把他叫了过去,打开“箱子”让他和义龙偷偷将皮影样子拓在纸上,描了下来。如此偷画了几回,兄弟俩手中的“影人”式样慢慢多了起来。

  “我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文化人,家里有本线装的古书是老人家的宝贝,然而当时由于年龄小不懂事,为了将偷描来的图案做成皮影,我把古书拆开,如同厨娘烙千层饼似的,在拆下来的纸页上涂上面糊,以七八页为单元,一页覆一页摞起来,做成一张张‘仿牛皮’。之后,又把母亲纺车上的钢针拔了下来,爬在木凳上就做起‘皮影’来。”时间过去这么久,霍仲吉说起当时偷学皮影的一幕,至今记忆犹新,忍俊不禁。

  如此折腾一番,周围和他们关系好的几个孩子得知兄弟俩手中有几副“影人”后,硬缠着晚上一起玩唱戏,就这样,从小听父亲唱戏,背了一肚子戏文的霍义龙不到10岁,在孩子们当中开始亮嗓。

  “我虽说胆子小不敢唱,但挑线当时谁都没我挑得好。”霍仲吉说。

  不言而喻,霍仲吉对皮影的痴迷到了不顾一切的程度,他回忆,那时几个爱听戏的孩子今天你偷拿家里一瓶煤油,明晚我再偷拿一瓶,到了晚上,他们的简易皮影摊就支了起来。在那个年代,从灯影戏中找乐子,成了当时孩子们最快乐的事。

  “那个年代,家家都忍饥挨饿的。有一天,村里有个同样喜好皮影的孩子,硬缠着家里人煎了几个油饼,拿来想换几张皮影样稿,却被义龙拒绝了,当时看见人家的油饼子馋得人直流口水。”霍仲吉说完,兄弟俩顿时哈哈大笑。

  相继成家后,霍家这两兄弟在唱戏和皮影制作方面已然有了一定的功底。为了补充“箱子”内容,哥俩从制作皮子开始,耗费了很多时间,眼花到无法下针时,才会停下来抽支烟,或煮一罐茶醒醒神。

  由于长时间拿刻针的缘故,霍义龙和霍仲吉的食指上,至今留有一层厚厚的老茧,最严重时针都很难刺进去。

  霍义龙说:“镂雕皮影阴雨天最好,皮子柔韧好刻。最难刻的是影人头部,上面花纹多,线条细,尤其眼珠,一不小心就刻废了。刻好后,采用传统绘画工笔重彩上色,要经多次烘染,这样制作出的影人在‘亮子’上看起来才栩栩如生。”

  对皮影戏的那份执著已然融进生命里,兄弟俩再也无法割舍。

  “这门营生虽说很难养家糊口,但也不能让它自生自灭,即便往里倒贴钱,也要传下去。”霍义龙说。

  3 “父辈那么艰难都将这门手艺传了下来,不能到我这里失传了,否则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儿女。”

  到了霍向荣这辈儿,霍家在“天水皮影”的传承和保护方面已坚守百年。“天水皮影”戏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特别盛行,大凡庙会和节庆期间,天水南乡和城郊区域,各村都要请最好的皮影戏班来唱几天,图个热闹喜气。

  “我是从小看着父亲他们制作皮影长大的,然而小时候对他们哥俩如此痴迷这个有些不理解。”霍向荣说,以前一个戏班出去演出,每个演员演一场最初才能挣十几元,慢慢地涨到四十元,即便现在,也只能挣百十元。若单纯从收入论,抵不了打工时一个小工一天的工钱。

  “每年正月到农历三月,六月到八月十五这两个时段,是皮影戏班集中外出演出的时间,全年演出结束好一些能挣1万元左右。”霍义龙接过话头说。

  “挣不下多少钱不说,平时买皮子、颜料、刻刀等还要往里面贴钱,他们坚守这么一门手艺到底图个啥?”霍向荣当时颇为费解。

  2000年前后,当兵复员回来的霍向荣在家里呆了一段时间,重新再审视家里这些皮影时,他的意识发生了很大改变。

  “皮影演出入不敷出的窘境,让老艺人手中这门绝活的演出频率逐渐缩水,如若任其发展,必然会加速皮影戏的没落之路。”他说。

  从那以后,霍向荣开始不但将家里的老旧皮影收集了起来,还四邻八乡到处走访,将流落在民间已遭废弃的“箱子”尽可能地收购回来,加以保护。

  “2015年后半年,在麦积区三岔乡寻访到了几副,但因没好好保护品相很一般,然而当我提出收购时,主人一张口一副就要千元。”霍向荣笑着说。

  为了更好的保护好皮影这门传统艺术,2016年6月,霍向荣筹资成立了甘肃尚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天水皮影的挖掘、整理、传承、制作、创新等工作。

  值得欣喜的是,霍向荣的弟弟霍怀荣从西安美术学院设计系毕业后,也加入了公司,专门负责皮影戏创意设计。

  目前,经过多年的挖掘和整理,霍向荣兄弟俩在传统皮影的基础上,正从皮影造型和演出方面进行创新和改良。《香山寺还愿》《未央宫》《花亭相会》等30个皮影传统剧目的再塑造工作正在进行中。

  与此同时,霍向荣称自己下一步将和一些艺术院校取得联系,将自己的公司资源提供给学院,作为学生免费实习的基地。他个人觉得,如此一来,至少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天水皮影的深厚文化底蕴,为保护这门非物质文化尽自己一点绵薄之力。

  “父辈那么艰难都将这门手艺传了下来,不能到我这里失传了,否则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儿女。”霍向荣说。

  文/图 首席记者 王兰芳

精彩推荐

  • 甘肃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2018年度工作会议在兰召开(图) 甘肃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2018年度工作会议在兰召开(图)
  • 甘肃省农业科技绿皮书发布 看看报告都在关注啥?(图) 甘肃省农业科技绿皮书发布 看看报告都在关注啥?(图)
  • H5 |仲春初四日 春色正中分 H5 |仲春初四日 春色正中分
  • 甘肃省患者权益维护日宣传活动启动 医疗纠纷投诉履约率100% 甘肃省患者权益维护日宣传活动启动 医疗纠纷投诉履约率100%
  • 【记者关注】救助城市流浪狗给它们一个温暖的“家”(图) 【记者关注】救助城市流浪狗给它们一个温暖的“家”(图)
  • 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规划出炉 到2035年基本形成城市群协同发展格局(图) 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规划出炉 到2035年基本形成城市群协同发展格局(图)
  • 甘肃临夏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工作者培育的上万株蝴蝶兰近日竞相绽放 甘肃临夏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工作者培育的上万株蝴蝶兰近日竞相绽放
  • 唱响主旋律 传播正能量——庆阳市2017年度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成果巡礼 唱响主旋律 传播正能量——庆阳市2017年度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成果巡礼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H5 | 敲重点 315知识在这里
2   2018兰州国际马拉松今日10时起网上报名
3   图解:关于宪法 习近平这10句话发人深
4   消费维权|押金迟迟不退 消费者投诉“酷
5   甘肃推动律所专业化发展 为当事人提供
6   聚焦“五个振兴”建好陇原乡村 ——访
7   甘肃汉简是历史文献的重要补充 ——访
8   甘肃省今年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机关
9   李荣灿强调:加快推进铸造工业园建设努
10   交响丝路 如意甘肃——听范鹏代表推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