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人物

永不停歇的脚步——追记庆阳环县合道镇食药监所原所长孙建明

17-03-16 15:08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张兰琴

  一把尺子,丈量了民情规正了自己

  孙建明走过3个乡镇,转换过5个岗位,接触过的干部群众很多,他走到哪里,就会把他的好作风留在那里。

  在整理他的遗物时,他办公桌的抽屉里,除了日常服用的一些胃药,还有一把百米卷尺。家人都不知他要它有何用?熟悉孙建明的干部群众都知道,这是他工作时离不开的工具。

  “验收集流场窖的时候,我和孙所长一起用它丈量面积。”朱塬村监委会主任车海洋回忆说,“在李兆建家验收时,就量出了面积不够,督促补建后又来重新量了一次。”

  “在初步规划新农村时,我和他就拿着这把尺子,实际丈量了涉及农户的土地、庄基面积。”红崖洼村村支书黄鑫回说:“孙所长边量边说,‘这关乎群众利益,得量精准。’”

  “在栽植苹果树时,我和他就用这把尺子量了果园面积,果树间距。”朱塬村村支书张明回忆说:“孙所长边量边给我和果农们说,‘间距一定要量准,要不树栽上了弯七扭八不好看,还影响以后果园管理和苹果生产。’”

  和他一同从演武乡调到合道镇的干部何富伟知道,这把尺子是孙建明在演武乡政府工作时就有的。“在演武乡政府工作时,他负责小城镇建设,就是用这把尺子一户一户量到底的。”何富伟回忆说。

  孙建明不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就和陪伴他的这把尺子一样,规规正正,不仅自己不和法律法规打“擦边球”,也要求村干部和群众要严以律己。

  合道镇尚西坪村支书刘龙回忆,孙建明在合道镇任纪委书记期间,有群众举报称村上在发放惠农地膜时偏三向四,有的群众领了七八卷,有的群众只领到两三卷。他立即到村开展暗访调查,发现个别群众要了七八卷地膜,地里只盖了五六卷,还剩下一两卷留在家里,他立即调整给有需求的群众;有的群众一卷都不盖,还投诉要地膜,他当场做政策解释,还收回了已经领取的地膜。

  张明回忆,他在朱塬村驻村期间,为该村每组最贫困的一户群众争取了核桃树栽植项目,可一些脱贫户还很眼红,有的在组长、村干部那里要,有的干脆直接和他要,有个别群众一说二要三翻脸,摆出一副不给不罢休的样子。面对此事,孙建明态度很坚决,“这些树是给每个组里最贫困群众的,目的是帮助他们以后有一口饭吃。”孙建明在说服了这些群众后,又和他们交谈了半夜。“群众要,说明群众有需要,以后要努力争取这类项目,让脱贫了的群众再多一条致富门路,奔小康的步伐就更快更稳了。”孙建明对张明说。

  在陶洼子村包村两年,村上解决不了的邻里矛盾纠纷,孙建明从不推脱上报,而是只身到农户,做耐心细致的化解工作。“只要他一出面,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说到工作方法,原村支书陶德学更是对这位年轻的领导心悦诚服。“孙所长会把村干部和群众对我的意见、群众对村上的意见,委婉地给我们提出来,并指出如何改正。”陶德学说。

  一碗泡面,将就了“小我”委屈了“小家”

  熟悉孙建明的人都用四个字评价他——踏实认真。他对工作的踏实认真,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他始终把工作学习放在第一位,把个人生活放在第二位。

  在清理孙建明遗物时,让家人最心酸的是桌子上有一碗还没有吃完的泡面和一个只咬了两口的苹果。没有赶上单位食堂饭的他匆匆回到休息室,吃了半碗泡面和两口苹果。

  生活节俭,是孙建明养成的好习惯。第一次出远门是去省城兰州上大学,大嫂为他买了一双皮鞋,二嫂为他做了一身新衣服,母亲为他做了一双千层底布鞋。“这双皮鞋一直穿到参加工作后,他才买了第二双。”他的母亲彭玉梅说。

  在驻村工作中,孙建明经常就以一碗泡面“将就”自己。刚到演武乡政府工作的时候,乡党委安排他分管交通,当时恰逢演武乡全面推进通村沙砾路的关键时期,在施工过程中,他大多都要到施工一线,早餐后骑摩托车到工地,中午在村上的门市部里吃一碗泡面,晚上回到单位,要么是一个冷馒头,要么还是一碗泡面。

  在合道镇驻村期间,他还经常吃泡面。“在栽植苹果树最忙的一个月里,他经常和我们忙到天黑,自己回到村部吃一碗泡面,很多群众都叫他到家里吃碗热乎饭,可他大都婉言拒绝了,‘大家都忙了一天了,你们回去还要安顿牲畜,就不麻烦你们了。’”朱塬组组长王世文回忆,“有的群众看他吃不好,白天上工期间想为他热干粮,可他劝说,‘这苹果苗子运回来了,要赶紧栽到地里,干了就坏了,谁饿了随便垫点冷馍就行了。’”

  妻子薛芳是教师,周末看他,他总会在村上,每次吃饭时间,他都会充满歉意地给妻子打电话:“我晚饭不能和你一起吃了,你带孩子在外面先吃,完了给我带两个馒头和青辣椒就行。”

  他和薛芳结婚后,生育了一个女孩。孩子四个月的一天,突发疾病,他先让妻子和岳母把孩子抱到附近的医院就诊,直到在西安儿童医院确诊病情紧急,他才撂下工作赶到西安抱着女儿转到北京医院。可由于错过救治时间,女儿还不会叫声“爸爸”就走了。他抹了抹眼泪,强打起精神,回家安顿好妻子和岳母,又匆匆回到单位,忘我地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

  2015年5月,岳母文淑红因为眼病在西安预约了专家号做手术,眼看时间到了,可手头的工作没有做完。他和岳母商议,“把号退了,换到下周”,直到做完了工作,才请了假,陪岳母做手术。

  一抔黄土,掩不住赤心隔不断真情

  2017年1月22日,一抔黄土盖住了孙建明的躯体,年轻的生命,变成了一座孤寂的坟墓。但他把一生的赤子情怀,永远留在了大山深处。

  “一心奉公劳体肤,鸿志未酬身先卒。寒冬满院白花开,挥泪伤离送建明。”合道镇陶洼子村60多岁的村民李建成追念孙建明的诗里满含深情。

  孙建明的离开,让群众、同事怀念,更让他的家人悲痛。在为他送行的那一天,73岁的老母亲悲痛欲绝,妻子和女儿趴在灵柩前哭声肝肠寸断,儿子满脸泪水为妈妈和姐姐擦着眼泪……

  孙建明有过两次婚姻,第一次结婚生育一女儿后,因照顾不了家庭产生分歧,女儿由前妻抚养。再婚妻子薛芳是独生女,他主动把照顾岳父岳母的责任担在自己肩上。在他走后的这些日子里,年近六旬的岳母文淑红的脑海里全是他的身影:“每次回来,都要为我们买面买油,说我们年纪大了,重活累活不要干。”

  2016年,年近六旬的岳父岳母商议着自己买一块墓地,听到消息后的孙建明坚决阻拦,“等你们到了那一天,我和薛芳肯定会把你们二老安顿好的。”在孙建明下葬时,岳母文淑红含泪为他填土,“你没有把我安顿好,我先把你安葬好……”

  孙建明走后,老母亲经常看着他的照片发呆。薛芳一直在细心地伺候婆婆,她在灶房边做饭边抹眼泪,饭做好又强打起精神,劝导婆婆一口一口地吃……

  孙建明和儿子、女儿的感情很好,只要他有空回家,就把女儿带回来,和儿子一起玩耍。女儿孙瑜晗已经读初一了,可她始终喜欢爸爸牵着她的手去书店、去看电影、去看她的演出。

  孙瑜晗记得最深刻的是,一次周末,爸爸约她一起去书店,她来后,爸爸说自己很瞌睡,稍微眯一会就出去,可爸爸一觉睡了三个多小时,她在一旁等了三个多小时,连姿势都没换。“爸爸太累了!”孙瑜晗说。

  在孙建明走后的一段时间里,女儿孙瑜晗一直给他的QQ、微信留言:“爸爸,我相信你没走……”“爸爸,你快回来……”“爸爸,我还想让你牵着我手……”

  孙建明工作了18年,他个人的和分管工作的荣誉证书就有几十本,每年都被评为所在乡镇的先进工作者。2014年,他任合道镇纪委书记期间,孙建明作为全县优秀的纪检干部之一,被选派到北京学习,学习回来就得了优秀学员的荣誉证书;2015年,他获得了全市优秀驻村工作队员;在他任食药监所长不到一年,就被评为全县食药监系统先进工作者。

  孙建明走了,但他那勤劳苦干的作风,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2017年2月22日,在他去世一个月,环县县委追授他为“全县优秀共产党员”,并发起了向孙建明同志学习的号召。(来源:环县外宣办)

首页  上一页  [1]  [2] 

精彩推荐

  • 陇拍客|定西安定:梯田如画 黄土地苍凉壮美(图) 陇拍客|定西安定:梯田如画 黄土地苍凉壮美(图)
  • 酒泉阿克塞县举办“网络诚信 消费无忧”年主题活动(图) 酒泉阿克塞县举办“网络诚信 消费无忧”年主题活动(图)
  • 白银市举行“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活动 白银市举行“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活动
  • 着眼解决关键问题 促进士官长作用发挥 着眼解决关键问题 促进士官长作用发挥
  • 武威:织草格锁“黄龙” 建设生态安全屏障 武威:织草格锁“黄龙” 建设生态安全屏障
  • 武威凉州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 武威凉州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
  • 临夏州和政县古生物化石地质公园筹备申报世界地质公园 临夏州和政县古生物化石地质公园筹备申报世界地质公园
  • 临夏州校园见闻 义务除雪齐上阵 家长参与暖人心(组图) 临夏州校园见闻 义务除雪齐上阵 家长参与暖人心(组图)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甘肃省2017年拟招录1408名公务员 今起
2   兰州市工商局2017年推进“五证合一”改
3   H5丨想生二孩,看看两会释放出哪些好消
4   H5丨两会声音:代表们在两会上说了啥
5   兰大调整23个专业2017年硕士复试线
6   兰州男子微信谈恋爱被骗12万 “女友”
7   宝兰客专兰州局管段全线送电成功(图)
8   2月份监测数据表明 甘肃省4家企业涉嫌
9   违规报销餐费、差旅费 白银市两环保局
10   【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兰大站东向西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