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师偏瘫在床 家人不离不弃
原标题:老教师偏瘫在床 家人不离不弃 马继胜:这个家为我付出太多太多,为了他们,我不能放弃
马继胜和他引以为豪的教育证书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而遭遇病痛时,家人不离不弃的陪伴是病人最坚强的后盾。马继胜偏瘫在床一年多,家人的照顾和鼓励,成为他勇敢生活的希望;60岁的安建中查出淋巴降细胞型淋巴瘤,命悬一线,妻子苟玉芳陪着他共抗病魔;27岁的杜渊身患尿毒症,更是让全家人揪心……记者 任泽昕 见习记者 张丹 周靖博 实习生 张江 余天一 文/图
故事A
家人不离不弃的照顾是马继胜最大的寄托
“不好意思,记者同志,您能下午早点来我家吗?因为我爱人要出去上班,如果她走了家里只有我一个人,我没法给您开门。”从床到门口,不足20米的距离,对马继胜来说,宛如一道天堑。
记者见到马继胜时,他说,自己教书育人30多年,总是教孩子们要乐观积极,但偏瘫却把他折磨得怀疑人生。
2015年11月对马继胜一家来说是个黑色的月份,突发脑溢血造成中枢神经受损,使他落下了半身不遂,从此偏瘫在家。“医生说这个病没有办法,只有自己慢慢恢复。”
马继胜是一名教师,因偏瘫在床只能请长期病假,现在每个月工资不到2000元。妻子张萍在外打零工,早出晚归,每个月也只有1200元的收入。为了给他治病,家里已经花了将近20万。甚至,连水费电费有时都要朋友帮着垫上。
丈夫病倒,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了妻子张萍身上。“我生病后真是苦了她了,她每天早上不到6点就得起床,为我擦身子、喂饭、换纸尿裤。早中晚各一次,日复一日,没有一句怨言。”马继胜愧疚地说。
在厦门大学上学的儿子知道家里的不容易,靠自己勤工俭学,上学这几年没有拿过家里一分钱。
家人不离不弃的照顾是马继胜最大的寄托。“妻子没日没夜地照顾我,儿子上进又懂事,不给家里添负担还经常鼓励我!”马继胜感慨道,“这个家为我付出的太多太多,为了他们,我也不能放弃希望。”
故事B
“我们要给他用最好的药,我们的心要尽到”
“有时候我想死的心都有,可是我死了他怎么办啊!”苟玉芳掉着眼泪说。
苟玉芳老家在天水,和老伴安建中生活在海石湾。2016年1月,60岁的安建中确诊为淋巴降细胞型淋巴瘤、多发性囊肿。“2015年12月,他干活时总是喘不上气来,家里人以为是感冒,让他去医院看看,他一直不去。等去了医院,才发现病情已经严重了。”安建中的病来得特别猛,现在整个人窝在一张小床上,吃喝拉撒甚至翻身都得靠苟玉芳。“我个子小,整个人都弄不动他,经常把我急得没办法。”
老两口从1985年结婚至今,一直恩恩爱爱。“他就是好好过日子的老实人,上了一辈子班,兜里十块钱都没有装过,每个月的工资都交给我养家。”“我们俩辛辛苦苦给儿子攒了十万元的首付钱,但一次化疗就要4.7万元。现在,为了给他治病,家里已经花了20多万,亲戚朋友都借了个遍。”但是,苟玉芳还是不能放弃老伴,“他查出这个病后,我给女儿说,我们要给他用最好的药,我们的心要尽到。”
故事C
从医生到尿毒症患者命运和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孩子太年轻了,才27岁啊!”病人的姑姑杜海莲一直不停地向记者念叨着。
杜渊是本地人,家里有四口人,父母都是榆中县的农民,家中还有一个读高中的弟弟。他本是全家的骄傲,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地走出农村,在医学院求学5年,毕业之后在河北的一所医院打工。
去年11月中旬的一天,杜渊像往常一样工作时,突然觉得双眼难受,血压也高起来了。他赶紧去医院做了一次检查,结果被诊断为尿毒症。
“他得病后,一直没有告诉家里人。”姑姑杜海莲提起侄子来就是一阵心疼,“如果不是医院打电话,我们到现在都不知道他的病情。这孩子懂事又独立,什么事都自己扛,不想给家里添麻烦。”
现在,杜渊每天都要做三到四次透析,高昂的医疗费几乎要压垮这个清贫的家庭。“他爸妈为他的病愁得都白了头,各种想办法四处凑钱,可是根本不够啊!”杜海莲说,“他本来打算今年元月13日结婚的,结果造化弄人,摊上了这事儿!”现在,家人最大的愿望就是杜渊能好起来。
姑姑杜海莲说,杜渊恢复得一直不太好,上周他又去了天津的一家医院治疗。“之所以跑这么多路,还是希望能早早找到治病良方,毕竟孩子还这么年轻。”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