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看甘肃】走出千村一面美出康县风格
兰州新闻网2月27日讯(记者孙志娟)美丽乡村建设如何摆脱“千村一面”业态同质化现象,真正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连日来,记者在陇南市康县的所见所闻,或许能在这一问题上给出可资借鉴的答案。
重拾记忆中的乡村
山水之间有村落,景中有村、村中有景,这或许是很多人记忆深处的家乡画面。为了重拾记忆中的乡村,康县确定了生态旅游型、古村修复型、产业培育型、环境改善型、文化服务型五种美丽乡村建设类型,把全县作为生态旅游大景区来设计,350个村一村一特色、一户一景观突出地域特点,在农村大地上“妙笔生花”。
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如何立足于乡土特色,留住乡间的气象和景观,把朴素的农民气息与淡雅的乡间气息长久留存?
康县旅游局乡村旅游管理办公室主任辛福国告诉记者:“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四不原则’,就是不砍树、不埋泉、不挪石、不毁草,依村就势,因户施策,加强古村、古街、古楼、古坊的保护,复原醋坊、酒坊、豆腐坊、水磨坊等传统做法。
记者在康县王坝镇何家庄村一路走过,发现除了最基本的基础设施建设,村里原有的花草树木与建筑都得以完好保留。
“这就是我印象里农村的模样啊!”同行的记者发出感慨。
辛福国说,“现在很多地方为了打造“生态乡村”,把整个村庄翻新了一遍。但我们的村子依旧保留着浓厚的乡土味道,让返乡的人还能认识路、找到家。”
打造乡村旅游新名片
环境变美了,外出打工的人回来了,就业问题势必摆在了眼前。在美丽乡村建设之初,康县就将探索乡村旅游扶贫途径,拓宽扶贫增收渠道同步规划、同步实施。
说起长坝镇花桥村的“菩提山庄”,在康县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不仅仅是因为它硬件设施配套完善,更是因为它是花桥村第一家农家乐。菩提山庄的老板蒲远庆如今不仅经营着一家农家乐,建起了农家客栈,同时还开着一家小卖部。2016年仅凭这三项纯收入就达到了近15万元。随着近几年收入的增长,家里不仅购置了小轿车,日子也过得红红火火。
可在六、七年前,他的家却还是另外一幅景象:一家6口人,挤在两间土坯房里,耕作的五、六亩薄田,连基本的温饱都解决不了,两个女儿上学的学费都得四处去借……蒲远庆不得不背井离乡去新疆打工,可即使如此,生活依然没有多大起色。2011年,蒲远庆瞅准陇南修高速路的契机开起了农家乐,2012年,乘着花桥村建设美丽乡村的东风,他的菩提山庄生意越来越好,不仅自己赚到了钱,还解决了同村6人的就业问题,邻居种的新鲜蔬菜、养殖的土鸡在销售方面也因此得到了很大的转变。
同蒲远庆家的变化一样,花桥村的村容村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引得游客纷至沓来,乡亲们也纷纷开起了农家乐、农家客栈。乡村旅游成了花桥村的一张新名片,更成了康县美丽乡村的新名片。
共筑精神文明家园
在康县的美丽乡村里,村史馆、家史馆格外引人注目,印有年限痕迹的煤油灯、手摇式粗布纺织机、浑圆的青石碾子……推开村史馆的大门,仿佛倒退了好多年,一个个老物件记录了这个贫穷乡村的曾经。
“一个村子并不算大,但世代变迁留下了许多只属于这个村庄百姓的记忆和文化。我们的‘村史馆’,不仅吸引前来游玩的游人走进去瞧瞧看看,村里的群众也时常走进来看一看。”辛福国动情地说。
节奏欢快的棒棒鞭生动地展现了一幅幅农耕场面;康中唱书仅仅靠着几把土琵琶也能唱出陕西华阴老腔的韵味;白杨乡朱家沟的太平天国文化、男嫁女娶的民俗;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中国茶马古道文化之乡”更是让康县人引以为豪……
“这些民俗文化的挖掘、传承、保护,为发展乡村旅游增添了新的文化内涵,提升了乡村文化旅游的品位,在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同时,也共筑了康县百姓的精神家园。”辛福国最后说。
采访结束,记者想起了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的两句话:“不忘本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头上是澄澈湖蓝的天空,身旁是苍苍林木,翠绿、浅绿、深绿一一掠过眼际,在凉亭内赏农家生态菜园,在悠闲信步中感受小桥流水人家,记者亲身体验了美丽乡村“康县风格”的特色。
来源:兰州新闻网
相关新闻
- 2017-02-28【脱贫攻坚看甘肃】村民杨田苍的“小目标”:建好新客栈 收入10万元
- 2017-02-28【脱贫攻坚看甘肃】陇南乡村旅游建设中的90后:脑子灵手脚勤
- 2017-02-28【脱贫攻坚看甘肃】让绿水青山把远方的客人留下来
- 2017-02-28【脱贫攻坚看甘肃】聚焦陇南互联网+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