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不生”的纠结如何更少些
目前,全面两孩政策实施满一周年,政策反响如何?是否符合预判?1月22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新闻发布会,计划生育指导司司长杨文庄、妇幼司司长秦耕介绍,根据国家统计局1‰抽样调查数据推算,全年出生人口达到1786万人;根据卫生计生统计数据,全国住院分娩活产数为1846万人,两孩政策效应初步显现,符合预期。但调查显示,育儿成本占到家庭平均收入近50%,养娃成本太高,七成家庭不愿再生。
(相关新闻详见今日本报AⅡ03版)
“生不生”二孩是每对夫妻面临的一道必答题,解答这道题比较合理的参考因素是,夫妻双方是否喜欢孩子,是希望过“两人世界”?还是认为“一个孩子好”?或者觉得“孩子最好有个伴”?这些问题才反映真实的生育意愿,才应该是“生不生”的决定因素。若能如此单纯地思考问题,不为其他事情纠结,生育行为就最能给家庭带来幸福感。
但现实往往没有这么单纯,在回答“生不生”这个问题时,除了要考虑上述因素外,通常更要考虑养育成本、居住条件、教育资源等其他因素。问题搞得很复杂,“生不生”的答案就不能反映真实的生育意愿,不过是各种条件的综合反映而已。
首先,须通过降低生育医疗费用、平抑婴幼儿消耗品价格等举措,降低生育的经济成本,让更多家庭不再担心“生不起”。经济成本的构成很复杂,降成本的举措也会很宽泛,但经济成本占家庭平均收入近半,不仅说明生育经济成本实在太高,也说明降经济成本具有巨大潜力。
其次,还应加强女性权益保护,让生育的妇女既不担心工资被减扣,也不担心职业前途受影响,更不担心因此失业,做到生育与事业能够兼顾,降低生育导致的机会成本。
此外,须通过提供更多幼托服务、培养更多保姆、延长产假等途径,降低生育的时间成本,让更多人不再担心孩子“没人带”。更须通过增加儿科病床和儿科医生数量、提升儿童医疗福利等方式,降低养育孩子的精力成本,使更多家庭不担心精力上顾不过来。
把复杂的生育问题单纯化,选择是否生育就不会顾虑重重,且影响因素越少、问题越单纯,敢生和愿生的人就会越多。由此看来,减少影响生育的其他因素,既不必要求过高,更不应被困难吓倒,尽量做得好一些,“生不生”的纠结就会相应少一些。
相关新闻
- 2017-01-12甘肃省应对二孩政策放开 将为农村幼儿园补充4000名教师
- 2017-01-10兰州市常住人口二孩出生超三成 专家提醒:高龄孕产妇莫忽视生育风险
- 2017-01-09甘肃生二孩带来这一连串市场变化 月嫂工资更高,大户型走俏……
- 2017-01-06【甘肃两会】二孩时代幼教机构发展别掉队“民间建议”带上“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