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泾川大寺坳村发现汉墓 文博人员深夜抢救性清理出一面汉代铜镜
原标题:泾川大寺坳村发现汉墓 文博人员深夜抢救性清理出一面汉代铜镜
中国甘肃网1月23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通讯员 于旭涛 记者 常舒清 文/图)22日,记者从平凉市泾川县博物馆获悉,泾川大寺坳发现汉墓,虽已破坏严重,但经过工作人员的努力,仍发现部分文物及一面色泽艳丽,造型精美的铜镜。据悉,该墓葬中出土的遗物亦是研究两汉之际的铜、陶器等种类器物形态的演变及这一时期铸造工艺及制陶技术的重要材料,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1月18日中午12时,平凉市泾川县高平镇大寺坳村罗家社农民在开挖新墓穴时,意外发现砖箍古墓一座,随后,逐级报告至泾川县博物馆。接报后,泾川县博物馆立即启动紧急预案,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行动小组,于当日下午赶到现场。经当场勘察,新开挖墓穴开口位于古墓葬的西侧,新老墓室连环相套,古墓葬的西壁破坏严重,用来建造墓室的青砖散落一地。
经初步勘察,该墓葬形制为东汉时期盛行的砖室墓,在历史上已经被盗,且被盗年代久远,墓室内陪葬品可能已被洗劫一空,且渗水、淤泥严重,丧葬排布形式早已被打乱破坏。
通过抢救性清理,发现该墓葬形制与窑洞类似,地面用青砖铺砌,呈南、北向,残存部分长3.50米,内侧宽2.30米,外侧宽2.60米,最高处高度为2米,属于同时期砌建规格较高的墓葬。在清理过程中发现两具直接置于地面且残缺不全人骨,未见葬具,葬式为仰身直肢葬,其中一具紧靠墓室东侧,头向朝南,面向朝东;另一具头向朝西,面向朝北,清理人员推测该尸骨可能被长期渗入的水土所移动。
由于历史上已经被盗的原因,该墓葬随葬品数量不甚丰富,主要有铜镜、铜泡,铜钱为货泉和大钱五十,均为王莽时期铸造;另有敛口鼓腹陶罐和陶灶残片。
出土的铜镜,其色泽艳丽,造型精美,为青铜质,直径约16厘米,厚0.7厘米,背面纹饰疏密有秩,层次分明,由内至外,可分为3个单元。最里层的纹饰单元正中央为一圆形钮,在它的四周饰有四片对称分布的叶瓣纹;最外层主体纹饰单元的主体纹饰为四只兽纹,其间对称分布四个乳钉纹,外侧一周细斜线纹将纹带与外沿分开。两周细斜线纹及其所夹的一周宽凸棱是内、外层两纹饰单元的分界线。这件铜镜形体虽然较厚,却不笨拙,又以兽纹为主题,并饰有乳钉纹的突出特点与其他东汉铜镜主要特征相吻合,因此它是判定该墓葬年代的又一重要依据。
据泾川县博物馆馆长魏海峰介绍,这座墓葬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它为研究东汉时期墓葬的形制及丧葬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除此之外,该墓葬中出土的遗物亦是研究两汉之际的铜、陶器等种类器物形态的演变及这一时期铸造工艺及制陶技术的重要材料,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相关新闻
- 2017-01-23平凉泾川大寺坳村发现汉墓 深夜抢救性清理出一面汉代铜镜
- 2016-11-30天水:两个老汉用岁月与缅怀守护一座烈士墓
- 2016-07-09台湾大学生走进雷台汉墓 探究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的出土过程(组图)
- 2015-09-16“汉代飞将拜谒处”——李广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