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聚焦武威 关注防沙治沙
原标题:新年聚焦武威 关注防沙治沙
——《人民日报》现场播报我市防沙治沙经验及成果侧记
本报记者 杨鹏元
1月4日,《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采访团走进武威,现场采访我市防沙治沙用沙工作,推出了题为《新年访武威人与沙的战斗》的专题报道,并同步传输到正在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工作会议现场。这是《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首次在沙漠环境中,采用直播方式进行的一次宣传报道。
2010年以来,我市全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把防沙治沙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扎实推进防沙治沙和沙产业发展,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受到了《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的关注。正值全国宣传部长工作会议召开之际,《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采访团采用现场直播的方式,并使用无人机航拍等拍摄手法,拍摄了我市青土湖、老虎口、千里沙漠大林带、红崖山水库、甘肃建投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程与生物治沙实验基地等,采访了全国劳动模范、全省防沙治沙标兵王银吉一家,治沙公益人物马俊河、民勤县红崖山林业站工程师黄朝珺、甘建投武威治沙基地负责人、市林业局负责人等。将我市防沙治沙用沙成果同步传输到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人民日报》新媒体客户端、微信客户端等平台,近两亿客户端用户通过电脑、手机观看直播。
现场直播采访中,采访团记者通过与王银吉及其家人进行零距离对话,深度挖掘他们通过治沙实现自己的绿色家园梦想的感人事迹。宣传报道王银吉和乡亲们战严寒、斗酷暑、治风沙、种梭梭,义务压沙造林的治沙精神、典型事迹和成功经验。
民勤县治沙公益人物马俊河发动青年志愿者义务压沙达10年之久。2007年4月,在马俊河和其他志愿者的倡导下,一场通过网络募捐和网上召集志愿者到民勤压沙种树的活动来开序幕,这样的活动每年都在进行,到目前已坚持了10年。在接受采访团采访时,马俊河说:“接下来,我希望能把治沙和脱贫相结合,让更多的农户加入到治沙的队伍中,让参与治沙的人们的生活过得更好。”
民勤县红崖山林业站工程师黄朝珺是一名奋战在治沙第一线的技术工作人员,他向采访团记者现场展示了利用草方格压沙植树的每一道工序。“沙漠里的每一个草方格就是植被的家,有了草方格的保护,只要有一点雨水植物就可以生根成长,抓住沙子不让它随风移动,最终起到固沙治沙的作用。”黄朝珺说。
在甘肃建投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程与生物治沙实验基地,一台绿色的大型压沙车正在作业,车轮驶过,两排麦草沙障便被植入沙漠里。基地负责人戴敏向采访团记者现场介绍了机械化压沙的原理和优势。“一台压沙车每天可铺设草方格数十亩,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压沙的效率。”戴敏说,他大学是学生态学的,公司现在有许多有相关专业的年轻人都在沙漠里压沙,在沙漠腹地压沙的工作单调而辛苦,但能将自己的专业转化为环境的改善,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家里的父母也十分支持他们的选择。
市林业局局长朱红艳在接受采访团记者采访时说,武威地处全国生态格局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和北方防沙带的中心地带,南部是祁连山水源涵养区,北部有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干旱缺水、沙多林少,生态环境脆弱,是全国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2010年以来,武威市全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布局“南护水源、中调结构、北治风沙”,突出“节水、治沙、造林、防污”重点,建立“国家有投入、企业给赞助、科技作支撑、农民有收益”的生态建设长效机制,扎实推进防沙治沙和沙产业发展,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下一步,我们将加大防沙治沙力度,科学规划治沙区域,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加大治沙防沙投入,努力建设生态安全屏障。
相关新闻
- 2017-01-05武威凉州区科技特派员助力精准扶贫
- 2017-01-05武威石羊河湿地公园生态环境改善吸引候鸟栖息越冬
- 2017-01-05武威凉州区高坝镇马儿村天马新型农村社区稳步建设
- 2017-01-05武威古浪:从“单兵作战”到“全民治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