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科技治沙支撑引领作用——访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所长刘世增
原标题:【专家观点】发挥科技治沙支撑引领作用
本报记者 陈泳
防沙治沙离不开科技,而沙区生态建设更有其特殊的科技需求。在我省长期的治沙历程中,省治沙研究所作为科技治沙的中坚力量,围绕沙漠化防治、沙区资源保护利用及沙区生态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科学研究与实践。治沙科技目前取得了哪些进展?进入“十三五”,我省的治沙科技又将向什么方向发展?记者就此采访了省治沙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刘世增。
“要治沙,首先要了解沙。要解决‘风沙是从哪里来的,怎么来的,有什么规律’等问题,才能谈得上科学治沙。”刘世增介绍说,经过多年的科学考察,省治沙所查清了甘肃沙漠与沙区资源,掌握了河西走廊风沙运动规律及危害特征,为甘肃及西北干旱区沙漠治理提供了决策依据。
省治沙所又先后提出了“固身削顶”与“拦腰截断”固沙理论,首次将持续农业发展的理念引入沙漠治理中,运用旱路治沙和产业治沙的新思路,进一步丰富了我国防沙治沙理论。
“在干旱沙区生态建设和生产实践中,我们研究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刘世增介绍道,省治沙所先后研发出新型沙障材料6种,引种保存沙旱生植物种质资源114种,成功驯化并筛选出30余种优良防风固沙植物或树种加以繁育,丰富了防沙治沙材料。此外,集成和研发“黏土沙障+梭梭固沙造林技术”等流沙治理、植被恢复和资源保护利用等关键技术40多项,建立了一系列综合防治模式。
“要走可持续治沙的路子,沙漠化治理与开发利用是不能割裂开来的。我们不但要研究如何防沙治沙,还要用科技的手段促进沙区群众脱贫致富。”刘世增说。为此,省治沙所还研究解决了20多种野生经济和药用植物的家化丰产栽培,培育了相应的沙区特色生态产业,带动了沙区经济的发展。
为了加快治沙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应用,实现科技惠民富民。省治沙所首次将新疆杨、樟子松、沙地云杉等防护林优良树种引种到河西走廊,并开展了苗木繁育及农田防护林“松杨结合”营造技术研究示范,将其逐步推广到整个甘肃和西北沙区。在民勤、金塔等地推广沙葱日光温室种植1400多座,每棚年收入6万元左右,提高了农民收入。
刘世增说:“科学技术离不开交流与合作,防沙治沙不仅仅是甘肃的事,省外、国外都有许多先进的经验技术值得我们学习和推广。”据介绍,当前,省治沙所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组织以及35个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1993年以来,省治沙所代表中国政府为发展中国家举办了44期沙漠治理、防护林建设、生态恢复及产业发展技术国际培训班,使甘肃的治沙技术成果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
刘世增认为,在“十三五”,我省防沙治沙用沙理论与技术发展要从国家生态安全的角度出发,守护高原水塔、保育南山林草水源、建设中部绿洲家园、防治北部风沙危害。他说:“简单来讲,就是不仅要治理石羊河、拯救民勤、保育祁连山,建设河西,还要绿化黄土高原、恢复甘南草原,保护黄河。”
“这就要求我们继续加强防沙治沙用沙理论与技术的创新和科研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刘世增说,今后,研究范围将从干旱区扩展到半干旱区;防治理念由传统的“因害设防”向综合“系统治沙”,再到可持续“流域治荒”转变;治理方式从“生物(林)治沙技术为主”向“保护和恢复沙地植被并配置沙障工程的综合治沙体系”转变。
刘世增认为,进入新的时期,单纯的治沙技术开发已经跟不上生态建设的需求了,科学治沙应向荒漠化基础防治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相结合发展。他表示,下一步要围绕“荒漠生态学”“沙化灾害防治技术”“区域生态恢复”“沙区产业开发”等学科方向,培养“基础研究、应用技术、成果转化”三支科研队伍,建设完善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示范、技术培训等体系,更好地为防沙治沙提供科技服务。
相关新闻
- 2014-01-23甘肃省治沙所研究员刘世增:强化科技实力服务生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