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触手可及的“幸福养老城” ——嘉峪关市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纪实
原标题:一座触手可及的“幸福养老城”
——我市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纪实
记者 符晓 张春燕
11月11日,“2016中国养老城市排行榜50强”新鲜出炉,嘉峪关上榜并排名第21位。“嘉峪关是养老福地哦,真令人为之骄傲!”市民韩先生点赞道。
透过这一荣光,我们可以想到,在嘉峪关这座诗意栖居的城市,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美丽雄关、幸福养老”的美好向往中,我市的银发老人过着怎样的快乐生活,颐养着怎样的幸福天年……
面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我市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积极探索新型养老模式,在建立“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的同时,积极探索开展“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推动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在养老服务中的应用,成功摸索出了符合我市市情、省内先进的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目前,全市各级各类养老服务机构达92家,建成老年人服务无障碍设施1500余处和标准化社区老年服务活动室47个,依托社区服务活动室建成30家市民学校(老年学校),农村互助幸福院实现了全覆盖。
2012年以来,我市先后荣获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市”、全国“孝亲敬老优秀组织奖”,全省“优秀工作先进市”、全省“老年维权先进单位”、全省“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在全省老龄工作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被授予全国“敬老文明号”。
“一键通”普惠全市老人
家住雍和社区,现年71岁的范奶奶因9年前患急性脑梗导致半身不遂,言语不清,因而致残。多年来,丈夫张大爷对妻子尽心照顾。但随着岁月的流逝,两位老人都已年迈,对生活中的琐事已渐觉力不从心,老人为此烦恼不已。
自从我市实施居家养老服务惠老政策后,老人再也不发愁了。只要一个电话,洗衣扫地的活,有人管了;居家做饭的事,不用愁了。每当提起这件事,两位不善言辞的老人脸上就会溢满幸福的笑容,连连说:“好!好!太好了!”
2012年6月,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创建了一座“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有效地提升了全市老年人的幸福指数。
我市开展的居家养老服务就像一座没有围墙的养老院,让越来越多的像范奶奶这样的老人享受到城市社会管理创新的成果。只要完成登记的具有嘉峪关市户籍且在嘉峪关长期居住的60岁以上老年人,通过拨打“一键通”服务电话,借助“12345”民生服务热线网络通信平台和居家养老服务系统,便可在家里享受到家庭保洁、生活照料、餐饮服务、心理疏导、健康管理等养老服务,解除了老人和子女们的后顾之忧。嘉峪关市一方面通过建立专业的居家养老服务系统,整合了全市养老需求信息;另一方面通过加盟的优秀养老服务组织,整合了养老服务能力。需要服务时,老人拨打政府免费配备的“一键通”,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及时向加盟服务组织发出派单指令,为老服务员上门服务,中心对服务流程、质量及工单形成进行严密监管、考核、核算。
目前,我市3.4万名符合条件的老人有1.79万人登记居家养老服务,有1.3万余户安装“一键通”,日均服务1600多人次,月服务5万人次,累计服务量达到192万人次,充分发挥了机构养老的补充作用。
“五大”支撑确保服务实效
强化模式流程支撑。建立了符合本市特点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流程,建立健全各类实施、管理、考核办法等30余项。
强化信息网络支撑。建立了完善的老人信息档案和电子信息档案库,实现了居家养老服务各类信息档案一键式关联查询和系统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强化加盟服务支撑。定期强化培训和服务质量述评,对服务动态、服务项目进行监管、公示;建立完善考核退出机制,使企业“有进有出”;建立了居家养老第三方评估机制,确保了评估的公正、客观。
强化软件对接支撑。居家养老服务软件系统结合运行实际,对服务系统、各类办法、服务流程进行不间断核准、完善、优化,使系统及流程操作日益规范、严谨,整项工作日趋科学、严密、规范。
强化人文情感支撑。坚持把人文关怀作为“大服务”理念的软实力支撑。从细节入手,不忽视老人的每个诉求、意见,结合实际,完善、优化派单模式,提升效率。
综合试点探索“智慧养老”
开展综合福利院改革,按照“公办民营、医养结合、智慧养老”的工作要求,我市积极探索公办养老机构的综合性改革,采用“公办民营”的合作模式,采取政事分离、管办分离、政府监管的办法,引进专业养老机构经营综合福利院。创新了公办民营、医养结合、异地养老、旅游养老等示范模式,实现了传统养老向现代养老的转型,福利养老向高端养老的发展,老人享受全方位多层服务。目前,正在推行全方位高端养老、医养结合、异地养老等现代养老模式。
探索“智慧养老”模式,积极筹备建设智慧养老数据中心,依据该数据平台对老年人健康体征进行全天候检测,运用智能设备和先进技术为老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目前,市福利院已安装10套老人健康监测设备及呼叫系统模型,计划在我市舜辰颐养中心建立1个智慧健康养老管理平台,拟在周边社区设置快速简易门诊系统、健康生活体验馆等,逐步形成智能健康养老管理实验格局,在全市养老机构和社区居家养老中推广。
当舜辰颐养中心的老人们体验智慧养老服务时,在满眼绿色中,在清新呼吸中,品尝着醇香的绿茶,老人们忍不住点赞:好寄天年南湖畔!
关爱老人服务亮点纷呈
在养老服务工作中,我市突出三大亮点,彰显市委、市政府关爱老年人的情怀。
结合实际,分类补贴。我市将本市60岁以上老人,按照年龄、身体状况、生活自理能力等情况分为不同类别,给予不同标准服务补贴,使各种情形老人均得到妥善照顾。每年对75岁以上老人分别给予500—10000元标准的高龄补贴;6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旅游景区、景点、博物馆对老年人免费开放;基本医疗覆盖社区;社会救助覆盖城乡等。
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经公开招标采购,吸纳了17家优秀服务组织加盟,专业为老服务员300余名。通过政府搭建的为老服务平台,既拉动了服务业发展,又促进和扩大了就业。
服务有价,爱心无边。除各类保洁、生活照料、餐饮服务等有价服务外,更加注重对老人给予心理疏导和精神抚慰,开展各类志愿者服务,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定期上门开展活动,与老人建立亲情式联系,使老人更具安全感,不再孤寂。
“遇上这么好的政策,真是件幸事!”“居家养老服务人员比亲人还亲!”“我生活有人照顾,吃饭有人操心,真是打心底感谢党和政府!”如今,这样的赞美之声传遍了雄关的大街小巷。
不使桑榆忧向晚,长令银发享乐园。贴心高效的养老服务,正如一粒种子,深深根植在雄关大地,种下的是温暖和谐,收获的是老年人的幸福安康,让我市勇立养老潮头,成为全国的一个“幸福养老样本”。
相关新闻
- 2016-12-26《兰州市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工作实施方案》正式出台
- 2016-12-02甘肃将实施“五大工程”推进全省养老服务 符合条件老年人纳入特困供养范围
- 2016-12-02今后5年,甘肃省15分钟养老服务圈要覆盖居家老人
- 2016-12-02甘肃养老服务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全部纳入特困供养范围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