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5年,甘肃省15分钟养老服务圈要覆盖居家老人
原标题:今后5年,全省养老服务业将以兰州为核心发展极
15分钟养老服务圈要覆盖居家老人
中国甘肃网12月2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记者 朱浩源 通讯员 杨彦波)12月1日,记者从省民政厅了解到,该厅近日印发了《甘肃省“十三五”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规划》提出,今后5年,全省养老服务业将以兰州为核心发展极,打造与大兰州经济区率先突破发展相协调的全省养老服务业发展核心区,逐步构建“一核两带多节点”的发展格局;同时大力实施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医养融合发展、特殊困难老年人关爱“五大工程”。
到2020年医养结合服务网络基本形成《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形成“15分钟养老服务圈”,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健康管理、应急救援等服务覆盖到所有城镇居家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所有的城市社区、90%以上的乡镇和60%以上的行政村(贫困村达到100%)。新增养老床位3.2万张,达到每千名老年人35张以上,其中护理型床位占机构养老床位的30%以上;基本形成医养结合服务网络,老年人福利服务制度基本建立,养老服务市场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逐步构建“一核两带多节点”发展格局《规划》的一大亮点是从总体上确定了今后5年全省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格局,坚持“核心辐射、支撑带动、点面结合、布局合理”的推进思路,逐步构建“一核两带多节点”的发展格局。
所谓“一核”,即以兰州为核心发展极,打造与大兰州经济区率先突破发展相协调的全省养老服务业发展核心区。所谓“两带”,即以依托河西走廊和陇东南独特的自然地理优势,构建由嘉峪关、酒泉、张掖、金昌、武威组成的河西走廊养老服务带和天水、平凉、庆阳、陇南组成的陇东南养老服务带;所谓“多节点”,即以天水麦积、张掖甘州全国综合养老示范基地和临夏市国家级少数民族社会福利服务示范区、庆阳省级养老示范基地建设为重点,形成以“三基地一示范区”为重点、市县示范项目为支撑的养老服务节点。
高龄老人生活补贴逐步降低年龄限制并提高标准
今后5年,我省将大力实施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医养融合发展、特殊困难
老年人关爱“五大工程”。其中,每年建成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50个以上,力争到2019年覆盖所有城市社区;每年建成农村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互助老人幸福院)1000个以上,到2020年社区养老设施覆盖60%以上的农村社区(行政村)、100%的贫困村。天水麦积、张掖甘州全国综合性养老示范基地和庆阳市省级养老示范基地一期工程于2017年底前投入运营,酒泉、金昌、武威、陇南等地于2018年前建成一批以社会资本投入为主体、政府投入为引导的示范性养老机构;实现县级以上城市社会福利机构全覆盖,到2020年县级以上城市至少建有一所养护型或照料型养老机构。
将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全部纳入特困供养范围,供养标准按照不低于上年度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0%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确定;不断完善高龄补贴制度,将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的生活补贴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发放范围,并逐步降低年龄限制,提高补贴标准;建立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人补贴制度。
2016年至少有1个县(市、区)开展医养结合试点医养融合发展方面,指导兰州市、庆阳市、陇南市开展医养结合工作试点并推广试点经验;每个市(州)在2016年至少有1个县(市、区)开展医养结合试点;2017年实现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大幅提升,80%以上的医疗机构开设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的绿色通道,50%以上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指导甘肃新阳光老年公寓、庆阳市社会福利院、嘉峪关市舜臣颐养中心3家省级医养结合试点机构开展试点工作并推广试点经验;支持人口较多的县(市、区)建设老年养护院;鼓励养老机构设立医疗机构,到2020年全省200张床位以上的养老机构均设立门诊部、诊所或医务室,并取得执业资格且纳入医保范围;100张床位以上的设立护理站并取得执业资格,护理型机构床位占机构总床位比例达到30%以上;到2020年,建成符合我省省情的医养结合体制机制和服务网络,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0%以上,所有医疗机构均开设为老年人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所有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率达到90%以上。
相关新闻
- 2016-12-02甘肃养老服务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全部纳入特困供养范围
- 2016-12-02甘肃将实施“五大工程”推进全省养老服务 符合条件老年人纳入特困供养范围
- 2016-12-01《甘肃省“十三五”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实施 “15分钟养老服务圈”覆盖居家老人
- 2016-11-28关于甘肃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