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全域共谋,在顶层设计上求突破
赵凌云
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是国家站在旅游业转型升级和世界旅游发展客观规律的战略高度做出的重大部署。今年,甘南州被列为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这是旅游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趋势,对加快甘南旅游业转型升级,推动甘南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过去几年,甘南州围绕“旅游兴州”战略,全力实施旅游甘南建设,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九色甘南香巴拉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当前,甘南州旅游正处在由粗放向精细、由分散向集约、由景点向全域过渡的蜕变期,面临着基础设施功能不全、景区景点缺乏内涵、旅游产品简单粗放、市场运作模式单一、资源开发参差不齐、市场监管疲软乏力等诸多问题。州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率先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把全域旅游创建上升到全州发展的重大战略来谋划、来推进,为加快创建甘南全域旅游示范区瞄准了方向。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为转变甘南旅游发展方式、明确今后发展路径、改善供给水平、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了巨大舞台和科学遵循,必须统筹解决好全域共谋、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管、全域共享、全域共促六个方面的问题,全力加快甘南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步伐。
坚持全域共谋在顶层设计上求突破
全域旅游是把一个区域整体当作旅游目的地,是空间全景化的系统旅游,是跳出传统旅游谋划现代旅游、跳出小旅游谋划大旅游,是旅游发展理念、发展模式上的根本性变革。甘南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必须树立“大文化、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大项目”的发展思路和“全州一盘棋”的思想,高端化建点、精品化连线、一体化布局。一是高标准编制规划。《甘南州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规划》是引领全域旅游科学安排、有序推进、融合发展的蓝图,必须做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突出规划的前瞻性、引领性和严肃性,既要有国际化眼光也要有区域化特色,实现与国民经济等其它规划的有效衔接,做到多规合一、无缝对接。二是统筹全域和景点的关系。全域旅游创建既要全域美,也要个性美,必须把握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把握好点和面的关系。坚持点线面结合,从文化脉络、自然环境、游客分析等多要素合理设计景区景点和黄金线路。以创建拉卜楞、冶力关两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建设为契机,突出大景区的带动辐射作用,依托宗教文化、民俗风情、草原峡谷、红色旅游区域的自然分布,着力打造4条主题品牌线路和白龙江、洮河、大夏河、黄河“一江三河”风情线。重点建设土门关至郎木寺、王格尔塘至夏河至阿木去乎、合作至岷县西寨、郎木寺至两河口4条绿色旅游走廊和万亩油菜花观赏带,打造各具特色、互为补充的甘南旅游黄金线路。三是做大旅游板块。板块是全域旅游的平台和基础,通过板块式开发,打破传统模式、固有格局,形成特色鲜明、互融互通的大格局。依托资源和地缘优势,逐步打造合作夏河藏传佛教草原风情游、碌曲玛曲草原生态游、临潭卓尼民俗风情生态游、迭部舟曲峡谷森林游、迭部卓尼临潭红色游、舟曲“地质灾害”缅怀教育六大旅游板块。抓住国家从战略层面统筹三省四州交界地区协调发展的机遇,共同打造“黄河上游大草原”“大香格里拉”旅游经济圈。主动融入丝绸之路旅游黄金带,实现信息的交流共享,努力把甘南打造成“兰州-甘南-九寨”黄金旅游线路上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和中转站。
坚持全域共建在夯实基础上求突破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要适应大众化旅游发展需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区域内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便利,旅游厕所数量充足、质量达标,旅游标识完备、公共信息完善,按照“抓项目、强基础、补短板”的思路,全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全域旅游蓄积后劲。一是提升互联互通水平。把交通基础设施作为全域旅游的前置条件,可以说交通就是全域旅游的大动脉,不仅要做到大动脉的有序畅通,也要景区道路毛细血管的互联互通,不断完善公路、铁路、航空等旅游综合交通网络的形成。二是完善全域景区配套设施。改变传统的景点建设思路模式,充分考虑配套设施从设计、规划到建设的全要素。完善旅游景区停车场、游客中心、自驾营地、导览标识、木栈道、观景台、风景道、旅游厕所等基础服务设施。突出设施建设的实用性、特色性、便捷性,让功能完善、便捷周到的设施服务成为一道暖心的风景线。三是加快特色村镇建设。以旅游的理念和标准,推进特色村镇相关产业调整发展,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发展新模式、新路径。一个特色村镇就是一张旅游名片,就是一扇文化窗口,做精做美做靓特色村镇,大有文章可做。比如丽江古镇、平遥古城,陕西的袁家村,这些特色村镇成为当地旅游经济增长的爆发点,也是推介全域旅游的大名片。持续打造一批红色旅游型、生态体验型、休闲度假型、民俗文化型、特色产业型等风格多样、特色鲜明的生态文明小康村,让生态文明小康村不仅成为农牧民群众的幸福家园,更要成为城市居民和游客休闲度假的幸福乐园。
坚持全域共融在产业融合上求突破
跳出旅游看旅游、抓旅游,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拉动能力、融合能力以及催化、集成作用,为全产业、多领域发展提供平台,插上“旅游”翅膀。一是做好“旅游+文化+商贸”。甘南的民族民俗文化、历史宗教文化、红色经典文化、游牧餐饮文化等都具有其唯一性和独特性,只有文、旅、商各要素的深度融合,才能显现其巨大的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让文化优势、产品优势通过旅游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着力做大做强民族服饰、唐卡绘制、洮砚制作、歌舞藏戏、民间艺术等一批极具甘南特色的文化旅游精品。二是做好“旅游+养生+体育”。旅游养生和户外体育已逐渐成为现代旅游和时尚旅游的主题,人们更多地通过户外探险、特色养生,体现个人旅游新的价值点。依托甘南独特的藏医理疗、独特的民俗赛事、独特的高原景观大力发展户外体育、特色养生等旅游新业态,拥有巨大的空间和前景。三是做好“旅游+农业+牧业”。逐步摆脱传统低效的农业种植,向现代农业、观光农业转变。积极探索观光牧场、帐篷之家、游牧体验等新的旅游模式,释放全域旅游产业效应的最大化。
坚持全域共管在优化环境上求突破
加快构建符合国际标准的旅游公共设施体系、旅游管理体系和旅游服务体系,实现全域景观化、景区内外环境一体化、市场秩序规范化、旅游服务精细化,做到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处处都是旅游环境。一是深入推进环境综合治理。紧紧围绕“闻名全省、领先藏区、叫响全国”的目标要求,全力打造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大力倡导“绿色出行、低碳生活、健康人生、廉洁社会”新风尚,深入持久开展城乡“环境革命”,营造全域干净宜人的旅游环境,不仅要让游客游得顺心、放心、开心,也要让居民生活得方便、舒心、安心,以城乡环境大转变服务旅游产业大发展。二是依法整治旅游市场。继续推行甘南旅游消费侵权先行赔付办法,建立健全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旅游投诉、应急处置等一系列新机制,不断提高全域旅游整体监管水平。三是推进标准体系建设。围绕全域旅游创建,加强旅游行业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制定并实施一系列地方建设标准和行业服务标准。
坚持全域共享在普惠共赢上求突破
全域旅游是释放旅游业综合功能、共享旅游发展红利的平台和载体,打破围墙、打破空间封闭,形成共建共享的旅游发展大格局,有利于共建共享美好生活、共建共享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创建的触角延伸到最深层,把创建的平台落实到最基层,把创建的红利释放到各领域。一是加大旅游就业。积极发挥旅游就业容量大、方式灵活的优势,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群众创业,形成靠旅游就业、靠旅游吃饭、靠旅游增收的发展环境。二是共享智慧旅游的便捷。智慧旅游对于全域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设便捷高效通畅的智慧旅游网络,让全域旅游在线上线下互促共进,让信息资源在城乡牧户互联互通,让农牧民和游客共享全域旅游带来的红利。三是加快城乡一体化。全域旅游是有效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城乡一体化,实现优质公共资源均等共享的重要载体。通过全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提升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居民与游客的参与度和共享度。
坚持全域共促在宣传推介上求突破
发展全域旅游是用新的思维方式谋划新的发展方式,贡献新的生活方式,培育一种优秀旅游目的地品牌。可以说品牌优势就是经济优势、发展优势,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全角度、全视野的宣传营销,充分展示甘南旅游的精华所在、价值所在、魅力所在。一是铸造经典品牌。在内强全域旅游基础水平的同时外树良好的甘南全域旅游品牌,从甘南旅游的独特性,准确定位全域旅游的价值点、营销点和关注点,形成强大的品牌凝聚力和感染力。二是强化全媒推介。要从过去传统单一的灌输式宣传营销中走出来,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全方位营销,达到品牌效果最大化,通过国内主流媒体、移动终端、微博微信、影视剧作中植入甘南旅游新元素,倡导甘南旅游新价值。三是创新活动宣传。主动邀请名人名家、旅行社、摄影家、作家、电视人、户外运动俱乐部等开展论坛、举办活动,引进有影响力的电视户外活动类节目,形成宣传的滚动效应。举办一系列州内特色节庆赛事活动,持续提升甘南旅游知名度。
创建甘南全域旅游示范区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崛起的大载体,是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转型的助推器,是改善基本民生、实现长治久安的稳定剂。甘南已具备了创建全域旅游的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具备了旅游业发展的实践探索和基础条件。必须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全域联动、全民共建、全程发力,着力打造国内著名的重要生态旅游目的地,让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旅游发展优势,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让全域旅游创造更多的绿色财富和生态红利。
(作者系甘南藏族自治州州长)
相关新闻
- 2016-11-18赵凌云当选甘南州州长
- 2016-11-18赵凌云当选甘南州州长
- 2016-08-24赵凌云安排部署甘南州合作夏河等县市暴雨冰雹灾害救灾工作
- 2016-08-23甘南合作市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亮化工作推进会召开 俞成辉出席并作重要讲话 赵凌云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