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人物

无悔岁月, 一个上海人援兰60年的记忆(图)

16-12-03 09:02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晨报 作者:王文元 编辑:宋芳科

  原标题:无悔岁月,一个上海人援兰60年的记忆

  讲述人杨彙臣1956年上海援兰人

  离开上海时的合影

  1957年在兰州兴隆山旅游

  当年,支援兰州的批准书

  兰州故事微信公众号

  中国甘肃网12月3日讯据兰州晨报报道(记者王文元) 12月2日,是一个寻常的一天。然而,对于今年已经86岁的杨彙臣来说,却是他终身难忘的一天。60年前的12月2日,风华正茂的杨彙臣和他的48位同行,告别上海繁华的大都市,坐上了通往兰州的火车,开始了他们人生中一段新旅程。

  兰州是国家一五计划中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但却是一个交通不便、遥远而偏僻的地方。从1955年到1958年,来自全国各地的各路建设大军汇集兰州,建设国家重点工程。最高峰时,在兰州的建设者数量达到10万之多。然而,随着建设大军的云集,如何为数量庞大的建设者提供充足的后勤服务,就成了当时兰州市政府的当务之急。

  此时,上海的工商企业却因各种原因,处于低谷阶段。1955年7月,国务院在上海召开“关于工业内迁及劳动力调配座谈会”,提出了紧缩上海城市规模的战略决策。一个上海援助兰州的计划因此而得以实施。随之,一批上海工商企业和经营精英陆续迁兰,到1960年底,共有114户工业企业和商业服务企业迁到兰州。

  至今,我们在兰州街头,还能看到佛慈制药厂、悦宾楼京菜馆等等上海企业。今年86岁的杨彙臣就是当年援兰的上海青年,60年的岁月,当年风华正茂的小伙子,早已变成了耄耋老者,可当年的激情依旧。

  今天,就让我们聆听一段上海青年在兰州60年的故事。

  接受祖国挑选,支援兰州建设,我义无反顾

  那是一个青春激荡的岁月。1956年12月2日,当时26岁的我,和48名上海支兰的商业职工,坐上了开往兰州的火车。出发时,上海还是温暖如春,等三天三夜到兰州后,却是严寒的冬季。

  那年,我虽然年轻,可是已经是上海商业行业的“老职工”了。我15岁就到店铺中当学徒了。我老家在浙江宁波,父亲是余姚泰兴木行的会计。15岁那年,我刚上初中,父亲就去世了。家里非常清贫,基本上靠着亲戚朋友接济。在上海一个商行中做事的大哥,传来信息说是有个商铺需要一个学徒。

  尽管母亲不忍我离家,但生活所迫,也只能离家而去。对我们这样的家庭来说,在上海店铺中当学徒,虽然辛苦,但能学到手艺,也是穷人家孩子一条不错的出路。

  我带着简单的行装,乘坐轮船去了上海。初到,上海给我的第一感觉就像换了一个世界,马路又宽又平,商店一眼望不到头,看什么都新鲜,看什么都好奇。直到大哥喊:“阿弟快走。”这时,我才回过神来。机会难得,第二天休息了一天,第三天就急匆匆去店铺上班了。

  上海的店铺有个老规矩,进店先要拜先生,干完三年学徒才能出师。拜先生的事情,大哥早已安排妥当了。在我进店后,他还从酒店中包了一桌酒水,送到店里,请师兄弟们关照我。学徒三年,日子过得自然非常辛苦,店里管吃住,给点洗理钱,跑腿打杂,这些活计都是我的。尽管苦可是也锻炼了我,三年学徒顺利期满,后来七年中,我辗转上海几家店铺。这十年的磨练中,我逐渐成长了起来,熟悉了上海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也磨练出了过人的商业本领。

  1955年底,全国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热潮中,我被调到了上海邑庙区绸布区店。不过,很快我又到了永和祥绸布商店工作。1956年秋天,传来一个消息,从此就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这个消息是我们区店经理带来的,他传达了兰州市商业局冯局长的讲话,大概意思是这样的,兰州是国家重点工业基地,目前大量缺人,缺物资,亟待上海大力支援。他还举了一个颇为生动的例子说,在兰州的兰炼兰化等中央大企业工人们,休息天买不到商品。人少、商品少,严重影响了工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听了经理传达的消息后,同事们都很激动,除老弱病残外,都写了决心书,支援兰州建设我们义无反顾。我作为年轻人,自然更是走在全店的前面。第二次动员大会上,我上台再次表决心,接受祖国挑选,支援兰州建设。

  兰州的冬天,街头积雪有四五寸厚

  我把报名去兰州支援大西北的事,给哥哥姐姐说了。哥哥大力支持我,国家有困难,年轻人就应该站出来。可是,姐姐却有顾虑。她觉得,大西北路太遥远,天气特别冷,生活非常苦,比起我在上海的工作生活条件,那是天壤之别。

  我只好直接说,我已经报了名,表了决心。姐姐虽不同意,也只能点头了。

  出发前,店里组织了欢送会,我们合影留念,姐姐送来了皮帽、皮衣、皮手套,乡下的二哥也闻讯赶来为我送行。

  1956年12月2日下午,上海火车站锣鼓喧天,热闹非常,我们和亲戚朋友们一一告别后,火车开动了,一路向西再向西……

  我们没有丝毫的伤悲,车厢里非常热闹,我们玩扑克、唱歌、猜谜语,青春激荡。三天三夜后,火车抵达了兰州站,那是12月5日的下午,车站上依旧是锣鼓喧天,同是上海迁兰的信大祥绸布店的员工打着“热烈欢迎上海战友参加兰州经济建设”的横幅。第二天,在信大祥绸布店的会议室中,又给我们举行了欢迎会。

  上海区分店给我们在兰州布置了两个店,一个在东岗,一个在西固。我和26名同事被分到了西固店铺。人员配置得非常齐全,有主任、会计、出纳、营业员、炊事员等岗位。不过,我们的店才在选址中,暂时把我们安排在酒泉路店。这是一段比较惬意的时光,我们每天玩,去五泉山、白塔山、黄河边,市公司还组织我们去了兴隆山旅游。

  兰州的冬天特别冷,气温到了零下20摄氏度,街上积雪有四五寸厚。吃水是从黄河中拉来的水,污浊不堪,要澄清才能用;马路是石子路。打电话更是困难至极。在那个青春激荡的岁月中,这些困难都不算啥!

  西固店,一开门就火爆得不行

  1957年9月,西固纺织品门市部终于建成了。

  一开门就爆棚,生意特别好。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来我们准备得比较充分,商品的花色品种比较多。二来,我们店里清一色的上海同事,服务态度特别好。不仅周围企业的职工来购买,远郊区的人也闻讯而来。

  进货是最困难的,店里没有汽车,往返城关西固只能乘坐市郊火车。我们进的货只能通过市郊列车运送。我们早上坐车到城关的市公司进货,然后雇架子车,送到五泉山附近的车站,市郊列车在这里停留三分钟,所有货物要在三分钟之内送上车。我们纺织品店里多是布匹,分量很重,也比较长,送上火车不容易。有一次,我在车上,店长在车下,结果货没装完,火车就开动了。这下可麻烦了,店长只好将剩下的货一件件挪到车站外面,然后给店里的人挂电话让他们去接站,他第二天再坐市郊车回来。西固牌坊路火车站也很简陋,没有站台,难度最大的是,停车一分钟。我要在短短一分钟内,将车上的货物推下去。好在那时有的是力气,不算特难。

  我们店里不仅花色品种多,而且我们也动手搞了一些创新。有一个电子测鞋器,很有意思,顾客坐到凳子上,脚往测鞋器上一伸,玻璃屏上立刻显示出你所要的尺寸。很神奇的!还有一种电子点火器,不用火柴,只要在开关上一按,就冒火焰了,点烟取火都很方便。手离开开关,火就灭了。这个点火器人们喜欢得不得了。

  作为商业行当一员,我尽力做好服务。我们上山发布票,进厂矿企业搞服务,义务劳动挖地沟。尽自己的最大力量,实现着我们曾经的誓言。

  当初我们西固店的26名职工,如今健在的只有3人了,86岁的我是最年轻的。我们的子女多已经退休,孙子辈也成为单位骨干。60年岁月,我们在这块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为祖国繁荣做出了自己的一点点贡献,我们不忘初心,无怨无悔。

  文/图兰州晨报首席记者王文元

  (资料图片由记者翻拍)

精彩推荐

  • 唐翰存:一种拥有“投身感”的批评 唐翰存:一种拥有“投身感”的批评
  • 兰州:深夜,大砂坪路面“吞”轻卡 兰州:深夜,大砂坪路面“吞”轻卡
  • 今日 我们一起送英雄民警李钢最后一程 今日 我们一起送英雄民警李钢最后一程
  • 兰州:12月2日 小朋友们向交通警察学习交通指挥动作 兰州:12月2日 小朋友们向交通警察学习交通指挥动作
  • 甘肃省法院集体宣誓迎接“宪法日” 甘肃省法院集体宣誓迎接“宪法日”
  • 甘肃省委理论中心组举行专题学习会 王三运讲话林铎欧阳坚等出席 甘肃省委理论中心组举行专题学习会 王三运讲话林铎欧阳坚等出席
  • 中央第七环保督察组向甘肃转办第一批信访投诉问题 中央第七环保督察组向甘肃转办第一批信访投诉问题
  • 环保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来我省调研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作 环保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来我省调研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作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甘肃省委常委吴德刚调任中央党史研究室
2   甘肃省职称评审将取消外语和计算机考试
3   小陇画报 | 兰州小街巷“手绘” 你从
4   赵建利任兰州新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5   志愿参加捐献与患者初步配型吻合 甘农
6   甘肃省政府领导分工确定 虞海燕担任常
7   中央第七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甘肃省工作
8   甘肃省编办召开控编减编工作推进会
9   甘肃为乡村教师正“名”补“利” 增强
10   陇南两当县贫困退出市级验收工作全面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