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飘秦州
原标题:雪飘秦州
作者:刘志宏
上世纪30年代著名记者范长江在他撰写的《中国的西北角》一书中说:“甘肃人说到天水,就等于江浙人说到苏杭一样自豪,认为是风景优美、物产富裕、人物秀美的地方。”是的,家乡秦州气候湿润,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秀色可餐,这是人人皆知的。不过,让我最留恋的是秦州冬季雪花飞舞之时,那真是一种很诗意的日子,空山、碧水、山川、村舍,那些穿越冬天绵长而温润的生命,仿佛异乡回归的游子,都在这充满期盼与渴望的瞬间,在你心灵最温柔的地方,多了一层惊喜,多了一层诗情画意。
一
行吟在故乡的大地上,漫天雪花让生命有一种感动,一种超越。举目望去,一片玉色蝴蝶飘舞于天地间,它们洁白剔透的灵魂和着时间贯穿于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故乡的每一个角落,让一种卓尔不凡的典雅品质,融入黄土地原始厚重、充满活力的大地中,铸就了故乡人文荟萃、绚丽多姿的诗与史的壮美画图。
当你沿着渭水两岸依依前行,那一串明珠般的历史文化闪光点,以一种冰清玉洁的思辨,让我仰慕和震动。这片热土曾经哺育了伏羲、女娲、秦始皇、李世民、李白、符坚等一批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杰出人物,亮丽着秦州的历史星空。卦台山肃穆的气息中,伏羲远望的双眸,情注八卦在洁白的世界变换着智慧的图案;透过大地湾一幅幅远古的画图,女娲和伏羲率领他们的子民,顶风冒雪,刀耕火种,用创造勾勒出天水古文明的立体形象;而我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在飘飘的雪花中,让佛的灵光拥着高耸的形象,叙述着五千年的文明与辉煌;至于伏羲庙、仙人崖、大像山、水帘洞、天水石林……那一片独具魅力的艺术世界,无不和雪的圣洁融为一体,亮丽着龙之血脉和民族的魂魄,让凝固了的河流、了无痕迹的山路以及袅袅的炊烟都透足了精神。应该说,那是一种生命的律动,一种精神领域的默契,一种展示故乡丰富内涵的冬之美景,它让我们的灵魂起舞欢悦,在穿越浩浩历史星空的同时,尽享秦州飘雪带来的快乐。
沐浴着圣洁的雪花,站在南郭寺的“二妙轩”碑廊,遥想诗圣杜甫手掂胡须、长吟渭水的神情,你的脑海中怎不跳跃出诗圣吟咏古秦州初冬的“边秋阴易久,不复辨晨光。檐雨乱淋幔,山云低度墙”名词丽句;遥望石马坪飒飒北风中,飞将军李广“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的威武形象,不由让人掬起一杯洁白的敬意,默默颂祝这位让百姓崇敬和爱戴的民族英雄;被尊称为中华民国伯父的谭嗣同,光绪八年(1882年)曾随父亲来到秦州,拥抱着这方热土,有意在冰天雪地里磨炼自己。他曾冒着冬季的大雪,率仆从数人骑马出塞,在冰天雪地中疾驰七天七夜,行程1600余里。回来后,髀肉都被马鞍磨破,留下了“白草塬头路,萧萧树两行。远天连暗雪,落日入少黄”的豪迈诗句……
二
在我的印象中,秦州的雪就像一首隽永曼妙的乐章,以绅士般的风度极优雅地飘着,从来没有粗俗狂暴的举止。它的特点在于让你把每一个轻轻飘落的细节都烂熟于心,使你的目光透过心灵的窗户扫过洁白的世界,看看那些棱角钝了的城乡建筑,听听那些袖住光阴高喊秦腔的一板一眼的节奏,还有手捧一大碗干拌面的乡亲蹲在阳光下大吃特吃得诱人情景;如果此时你漫步在雪野里,望着叽叽喳喳、充满着喜悦之情的鸟雀,你会觉得那翩翩的翅膀不是鸟儿的翅膀,而是相互信任的雨伞,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展示着白茫茫的美丽风景,展示着另一种爱的形式。最为美妙的是那些落尽树叶的柿子树,它们光秃秃的枝上缀满了一串串圆圆的柿子,仿佛一串串火红的灯笼,在漫天雪花中点燃了秦州的热情与自信,叙说着情与爱编织的充满了人性的花环,或许,这种自然、这种亲近,正是秦州飘雪魅力的源泉,正是激励人们向上的动力,正是茂盛生活灵感的温床。
如今,我依然很留恋童年那些飘雪季节的欢乐。儿时的冬天,一场接一场的厚厚的大雪会和你不期而至。银妆素裹的视野里,南北两山、渭水河畔以及每一条道路上,那些生动的景点像一个个害羞的少女,披上洁白的纱巾,多了几分神秘,几分清新。同伴们最喜欢的就是不约而同地进入雪的世界,堆雪人、打雪仗、打陀螺、滑冰车……记得有年雪天坐在外婆家暖暖的热炕上,透过纸糊的窗口望着满天的飘雪。忽然,有几只叽叽喳喳的麻雀不约而至,在飘雪的院子里跳来跳去,好像在寻觅无限的快乐。在那一刻便想起了鲁迅笔下的《故乡》,于是,我也学着闰土的样子,在院子里支起竹匾,把绳子从窗户拉进屋里,等着麻雀光临。可惜,我不是闰土,也没有那份能耐;或者是不是小麻雀们看出了我的不良用心,竟没有一只往竹匾下跳的。于是,在小麻雀欢快的嘲笑里,我只好赶着那份遗憾的心情昏昏睡去……
如今细细地回味起来,儿时雪天里的那份快乐,那份惬意,那份眷恋绝然不是今天的网络、电玩等游戏所能给予的。
三
踏着秦州一望无际的故乡雪,欣赏着漫天玉蝶,真想拥抱着她一直走下去,走到地老天荒。在雪飘雪融中,让思维的触角久久地挥洒,让灵魂的呼啸穿越时空等待阳光的开释。是的,麦积山大佛在飘雪中张望了几千年,伏羲八卦在渭水边演绎了几千年,大地湾文明在秦州大地上灿烂了几千年,但美丽的雪花依然如故,用生命的伟力孕育一片壮丽,向我们馈赠一曲震天动地的美妙天籁,拓展着羲皇故里多姿的图腾,装扮着人文始祖的浩浩空间,这是一种多么神奇的境界呀!也许在此时,所有的个人得失、所有的纸醉金迷都会被这白茫茫的劲力摧毁或改变,代之而来的只有纯自然得恬静和享受,还有那发自内心的自豪书写的骨骼风范。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是啊,秦州的飘雪清新如画,甜如冰糖,飘飘洒洒逶迤而来,一朵朵犹如天女散花一般,洒脱、舒心、自在,甚至有点散漫,给山川大地披上了银色的装裹。那种素雅与静娴,真的让忙碌了春夏秋的人看不够,赏不够。秦州的飘雪,那是我生命记忆里一种难以释怀的情节。因为雪花飘飘的热情里总有一种诗情画意叫我的想象奔向了远方,去细细体味人生的某种段落,某种意境,某种似有似无的哲思。郑板桥的“寒窗里,烹茶扫雪,一碗读书灯”,感觉其境界极为高远而古拙。“雪水烹茶天上味”,唐朝的人对雪水格外高看,认为雪是无根之水洁白晶莹,且来自天上,用雪水烹茶是人生的一大享受。鲁迅“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细腻生动,哲理与情思遣于笔下,大师风范千古奇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看漫天飘雪,与三两文友坐在小火炉旁,举杯小酌,谈诗赏雪,抒发情怀,真是“酒逢知己千杯少”,那份飘逸、那份衷情、那份质朴、那份洒脱令人神往……
不过,我始终忘不了是多年前的那个冬天,在漫天雪花中父亲永远离开我们的那一刻。那一瞬间,只觉得一种痛苦窒息着落雪的生命,只能让泪水伴着哭声撕裂着寒冬的记忆。从此以后,每当祭奠父亲时,都会深深感到这个季节不尽的愁思,一回又一回吹响了我心中多少雪花缤纷的心笛……
四
有人说,伟大的生命容易在激情中燃烧成流星,只有平凡的生命虽然寂寞却更容易忍隐。秦州的飘雪正是这样一种平凡的生命,它恒定、坚强、无私!千万年来,它把眼光放大到宇宙长河中,演绎着中华青史中的风雨沧桑,不因遭遇不公而颓废,不因匆匆往返而消沉,总是年复一年地将它的纯洁与执着撒遍山川大地,向着明天展示一种典雅的人生哲学、一片辉煌的生命极致。
“帘外雪初飘,翠幌香凝火未消。独坐夜寒人欲倦,迢迢,梦断更残倍寂寥。”虽然几年冬季没有回家乡了,但秦州飘雪在我心里就像是一幅淡淡的水墨画——氤氲的天空偶尔留下些许飞鸟的剪影,朦胧的山峦在季节描绘的风景里缓慢地呼吸。一切静的、动的、快乐的、欢笑的,都在平静飘雪的隐忍里匍匐着、蠕动着,等待一个新的季节的来临……
相关新闻
- 2016-11-28天水秦州区创新乡镇工作考核方式
- 2016-11-27天水秦州娘娘坝镇南峪村精准扶贫结硕果
- 2016-11-25走对路子好脱贫——天水皂郊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掠影
- 2016-11-24大型秦腔《八月十五月儿圆》开排 将在兰州首演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