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水务局领导和有关专家深入基层,检查中小河流堤防工程建设。
水务局领导检查指导中小河流永坪堤防工程建设
——礼县因地制宜发展水利建设纵览
吕育强 成纪民
近年来,礼县水务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市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发展大局,坚持“民生为本、项目带动、科学兴水、人水和谐”的工作思路,注重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的原则,以民生水利建设为重点,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中小河流治理、江河干支流治理、农田水利建设、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山洪非工程措施项目和水资源保护等重点水利项目建设出现前所未有的成效,水利工程的防灾抗灾能力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日趋改善,基础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为全县社会经济的转型跨越式科学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水利支撑和保障。
因地制宜兴建水利
礼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地区北部,属陇南山区。全县幅员面积4299.92平方公里,辖12镇17乡568村,总人口53.5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8.42万人,有耕地198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20.16万亩,多年平均降雨量500.7毫米。
礼县境内地表水资源丰富,嘉陵江一级支流西汉水纵贯全县,有常年性河流14条,集水面积3755千平方米,季节性河流8条,集水面积497千平方米,水资源总量10.8亿立方米,径流深为100-225mm,平均径流量为6.877亿立方米。境内主要河流有西汉水、峁水河、漾水河、永坪河、燕子河、谷峪河、洮坪河、清水河、邓家河、碧玉河、太石河等“一水十河”,小流域68条。全县地表水资源主要靠降水补给,其中自产水6.8777亿立方米,占总水量64%,入境水3.9亿立方米,占总水量36%,人均自产水资源量1338立方米,比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200立方米少861.92立方米,比全省人均自产水资源量1152立方米高186立方米。
“十二五”以来,该县抢抓水利发展与改革政策机遇,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把水利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易地搬迁、灾后重建、美丽乡村建设、双联工作、精准扶贫等有机结合,大力实施了饮水安全、农田水利、江河干支流、中小河流治理、抗旱应急水源和山洪预警工程等一大批抗旱防汛减灾项目,各项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确保了县域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稳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近年来,该县把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困难作为全县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上以解决干旱半干旱山区的饮水安全为中心、以服务三农为宗旨,把农村饮水安全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兴水惠民、加快发展、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项战略措施,立足县情,因地制宜,强化措施,按照“能大则大、以大带小、小小联合”建设模式,水务局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大规模建设、高质量施工、市场化管理,修建了一大批截、蓄、引、提等各种形式的人畜饮水设施,半山干旱区人畜饮水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自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启动实施以来,累计投入资金1.38亿元,在全县29乡镇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03处,解决了367村7.1万户28.9万农村人口6.9万头大家畜及79所学校7.54万名师生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全面完成饮水安全项目“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目标和列入全国饮水不安全规划内人数。农村自来水化率达到68%。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过程中,坚持按照“大联片、大整合、大延伸”建设思路,在全县宽川流域、燕麦沟流域、乔川流域、九图流域、燕子河流域、姬家沟流域、洮坪河流域和清水江流域等8大流域打造了宽川、乔川、九图、翠峰、雷王、龙林、中坝和白河等10处集中联片示范供水工程,正在建设的罗坝崖城抗旱应急集中联片供水工程和礼县城区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已完成主体工程,预计年内全面投入使用。通过近几年人饮工程的实施,实现了宽川、雷王、湫山等六乡镇人饮工程全覆盖,精心打造了翠峰、乔川、宽川、罗坝等一批集中联片兼备防汛、灌溉和人饮功能的水利综合体。其中宽川、乔川、翠峰和雷王4个水厂日产水量达1200方以上,通过联村并网,既解决了干旱地区抗旱应急水源,又解决县城供水短缺的问题。这些项目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农村饮水条件,有效解决砷超标、氟超标、苦咸水、其它饮水水质、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水量不达标及水源保证率不达标等饮水不安全问题,有效预防了地方病的发生,为全面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和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了扎实基础。
农田水利建设取得新进展
近年来,水务局以实现“小农水激活大农业”为目标,科学规划,周密部署,多措并举,分步实施,高标准、高质量、按计划完成了各年度的建设任务,取得了较好成效。据统计,累计投入资金8975.3万元(中央财政专项补助3200万元,省财政补助1400万元,县级配套1420万元,投劳折资1915.3万元,整合资金1040万元),全面实施了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红河灌区西干渠节水改造、苗河灌区末级渠系节水改造、西汉水沿岸苹果基地高效节水灌溉配套和小农水专项工程,在西汉水沿岸苹果基地内的祁山赵家、西汉、严洼,永兴马家、捷地、文家,崖城山根,石桥镇柳树、汉阳和城关镇磨石等15村建成山坡果园高效节水灌溉工程17处,完成了海升集团石桥镇大山沟千亩示范果园滴灌工程的建设任务,建成城关镇姬家沟、永兴镇等抗旱应急水源工程6处,修建配套了一批“五小水利”。全县共新建、改造、衬砌斗农渠124条192.1公里,整治田间毛渠249条395.2公里,新建、维修渠系建筑物2110座,埋设田间管网227.91km,改造机电泵站7座,建成山坡果园高效节水电灌工程17处,平田整地1.54万亩。新增、恢复灌溉面积5.2万亩,发展山坡果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5万亩,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0.18万亩,使项目区9.8万人受益。从根本上解决了渠道的阻水、渗漏和最后一公里等瓶颈因素的制约问题,灌区水利用系数由0.45提高到0.62以上,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配套齐全的农田水利设施和灌溉渠系网络基本形成。这些项目的实施,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水利配套能力进一步改善。
防洪减灾能力显著加强
近年来,礼县充分利用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办法,抢抓国家江河干支流治理、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灾害治理投资机遇,积极争取各类河流治理资金,进一步加强西汉水流域综合治理,全县防灾减灾工作得到全面提升。在工程措施上,积极实施了西汉水干流盐官、城关、祁山、石桥和江口段堤防,峁水河、永坪河、燕子河、清水江等中小河流治理堤防和刘家沟、姬家沟、景林沟、南峪河等五条小流域综合治理堤防工程,完成了城区西汉水东新大桥至西汉水南大桥段河道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极大地改善了城区水环境。全县累计新建西汉水罗堡至祁山、磨石咀至江口、峁水河石沟至套边、永坪河固城至冉城、清水江铨水白河雷坝、张堡至教面等西汉水及支流堤防工程41处148公里,治理山洪灾害小沟道5条12.4公里,保护18个乡镇69个行政村6.7万人及6.1万亩耕地的安全。清淤疏浚禁采区和险工险段河道38.3公里,回填采砂坑897个,清除河道淤积1.65万方。通过综合治理,大大提升了防洪工程抗御洪水灾害能力,有效减轻水土流失和灾害损失,大大改善了河道生态环境,保障了安全行洪。在非工程措施上,积极争取国家投资,实施了山洪灾害防治监测预警系统项目建设,项目涉及29个乡镇,536个村,覆盖宽川河、燕麦沟、固城河、高家庄、庄含沟、麻子沟、王河、父子河、刘家沟、谷峪沟等68条小流域,防治面积3153.7平方公里,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包括雨水情监测系统建设、县级预警平台建设、会商及机房环境改造、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和气象监测预警预报设施建设,建成自动水位雨量监测站5个、自动雨量站151个、图像监测站8个、视频监测站2个、预警广播站331个、人工简易雨量站187个、简易水位站68个、下发手摇报警器301个,建成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编制了县、镇、村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印制并发放山洪灾害防治宣传手册7万册、山洪灾害防御明白卡7万张。组织培训山洪灾害防御责任人,充分发挥山洪灾害预警平台基础信息查询、水雨情监测查询、气象国土信息服务、水情预报服务、预警信息发布、应急响应服务等功能的山洪灾害预警服务,完善山洪灾害防御组织体系建设,全县山洪灾害监测预警水平和防灾减灾能力不断加强和提升,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行政执法全面加强
礼县有“一水十河”和68条小支流,全县河道总长200多公里,共有采砂户48家,河道采砂点多、面广、线长,为加强依法行政,水务局强化依法治水、依法管水,加大执法队伍建设,组建水政执法大队,举办执法培训8期,提升水政执法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安全生产日、法制日等,采取电视、网络、微博、微信、广播和县挂标语,出动宣传车等方式,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河道管理条例》等水行政法律法规宣传力度,让涉水法规知识在群众中普及,全面增强全民法治意识,守法意识,促使全民水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同时,制定出台了《礼县河道采砂整治工作方案》、《礼县河道采砂管理办法》、《礼县河道采砂综合规划》等,广泛宣传、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在“十二五”期间,严格依法行政,严厉打击违法采砂和破坏水工程行为,依法查处水事案件19件,树立了水行政执法权威。积极推行河道采砂“一证一费”管理制度,加强河道采砂管理机构建设。认真执行涉水工程审批,严格执行水保措施、安全措施、环境措施“三同时”制度,有效遏制人为水土流失。坚决查处非法采砂事件,严格河道砂石资源的管理和采砂许可审批,确保砂石资源开采秩序逐步规范,促进河道管理和水政执法上了一个新水平。确保了河道行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
拓展水资源管理和利用
礼县水资源平水年供需基本持平,局部缺水,干旱年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地域分布不均,地方差异较大,降水时间、径流年内变化大,降雨集中在6-9月份,县境内无深层地下水源。近年来,水务局按照《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甘肃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办法》,按照“三条红线”(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和“四项制度”(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正确处理好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保护水功能区水环境和水质达标,保障饮水、用水安全,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资源费从2011年开始实行跨年度进行征收,征收标准为小水电站按照每度电量0.003元征收,企业用水分别按照地表水每方0.10元和地下水每方0.15元征收,收费票据为省财政统一制作票据,并做到“三个及时”,即及时征收、及时开票、及时上缴县财政非税局账户。
水务体制改革成效斐然
为了优化机构组合、提高水管单位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切实解决水管单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十二五“期间,礼县紧抓水利改革政策机遇,对水务局机关内设机构按照“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进行优化组合,撤销了部分职能交叉机构,按照全市水利改革试点方案和市编办文件精神,完成了“三站一队”暨礼县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站、礼县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与安全管理站和礼县抗旱防汛服务队等3个局内设机构以及29个乡镇水利站的组建工作,共落实人员编制23个,人员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乡镇水利站设在乡镇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占用乡镇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编制,各乡镇水利员由所在乡镇具有水利工作经验的人员兼职,29乡镇水利站均落实了办公场所,建立健全了各项制度,各乡镇水利员(兼职)全部上岗到位。全县成立了143家农民用水者协会。乡镇水利站及农民用水者协会的建立和完善,有效补充了礼县基层水利管理工作上的短腿问题,激活了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了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