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兰州市外国语学校老师高飞又出新成果
“晋代指南舟”亮相金城
复原的指南车
中国甘肃网11月4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首席记者 孙建荣 实习生 刘家良文/图)一向喜欢科学发明的兰州市外国语学校老师高飞,继2014年复原了诸葛连弩和神臂弓之后,目前,利于课外时间在又成功复原出晋代指南舟。据《宋书·礼志》记载,晋代有指南舟。据文献资料判断,至少西晋(266年—316年)中国就已经发明了指南舟。高飞参阅大量史书研究,认为指南舟应该是一种惯性水平定位器。同时,高飞也是国内复原指南舟的第一人。
首次复原指南舟亮相兰州
11月2日上午,在兰州市外国语学校,高飞老师正在精心摆放复原出的指南舟。只见在一个长约一米的木船上,中间有一系列的碗,依次套着每个碗里都装有水,并且使得它装的碗能浮起来。最中间的碗里固定一个木杆,上方安装一木人,举手指南。无论船的方向如何改变,小木人的方向一直向南,永远保持在一个方向。据了解,据《宋书·礼志》记载,晋代有指南舟。又据古籍《晋宫阁名》记载曰:灵芝池,广长百五十步,深二丈,有连楼飞观,四出阁道、钓台,中有鸣鹤舟、指南舟。据以上文献记载可以判断至少西晋(266年—316年),中国就已经发明了指南舟。由于早已失传,有没有留下详细的文献,所以很难复原。“这是继2014年复原了诸葛连弩和神臂弓之后,复原出的又一件古代作品,同时也对中学生科技创新有着更深刻意义。”高飞说。
多项发明引发专家和媒体关注
高飞在复原指南舟之前还复原了指南车,在高飞工作室内,复原的多个指南车大小不一,指南车无论如何转弯、改变方向,小人的手臂始终指着原方向。据介绍,指南车,又称司南车,是中国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一种机械装置。指南车的原理与司南、指南针等相比在指南的原理上截然不同。它是一种双轮独辕车。车上立有一个木人,一手伸臂直指,只要在车开始移动前,根据天象将木人的手指向南方,以后不管车向东还是向西转,由于车内有一种能够自动离合的齿轮系定向装置,木人的手臂则始终指向南方。我国最早的车辆,相传是4000多年前黄帝与蚩尤大战时使用的“指南车”。那时,黄帝军队在山中遇到大雾,迷失了方向,他借助军师风伯设计的指南车走出大雾,打败了蚩尤。
据史料记载,我国科学家和能工巧匠一直试图再现“黄帝指南车”,东汉科学家张衡、三国时魏人马钧、南北朝数学家祖冲之先后获得成功。由于年代久远,没有实物流传,并缺乏相关文字资料,因此“黄帝指南车”的原理、结构,使用方法一直是个难解之谜。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存的“黄帝指南车”模型,是新中国第一任考古研究所所长王振铎先生根据史书记载,倾20多年心血,按三国魏人马钧的“黄帝指南车”,于1971年复原成功的。除了最新复原的指南车和指南舟,还有以前复原的东汉陶三轮马车和诸葛连弩及神臂弓,高飞老师的对古代科技发明的多项复原,引发国内外相关专家和爱好者的关注,也受到中央电视台、江苏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兰州晚报也进行过连续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