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正文
投稿

甘肃交警张敏身患重病倒在岗位上

2016-11-04 08:19:53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作者: 责任编辑:杨亚楠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交警张敏身患重病倒在岗位上

  年迈父母抵押房产为他治病本报呼吁社会各界献出爱心

  中国甘肃网11月4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记者 苏晓文/图)他曾站在道路中指挥疏导交通,他曾是一名敬业爱岗、精神帅气的交警,可现在的他却只能虚弱地躺在病床上。他叫张敏,今年30岁,是甘肃省公安厅高速公路第二支队绣花庙大队的一名高速交警,去年10月17日这一天,他因为突发重病,倒在了他执勤的高速路上。如今,妻子离他而去,年迈的父母为给他治病已抵押了房子,花光了所有积蓄……

  忍着疼痛仍在岗位上执勤

  11月3日,记者在省武警总队医院看到了躺在病床上的张敏,此时的他非常的虚弱而且消瘦,1米8的个子,体重不到100斤,瘦得皮包骨头。整个人看起来软绵绵的,没有一点力气,呆呆地望着天花板。张敏的父亲告诉记者,因为做过开颅手术,头部右边的半个颅骨被取掉了,取出血块后,才刚刚安上,缝了十几针,现在头盖骨都是软绵绵的,不能用手触碰。虽然手术做完了,可是却留下了后遗症,现在后期恢复和治疗费用是一笔很大的开销。

  说起儿子那天的遭遇,张父依然难掩悲伤。去年10月17日这天早上,张敏跟往常一样去高速路上执勤了,可是到中午的时候,张敏突然感到一阵阵恶心,而且头痛,这时的张敏已经很难站稳了,可是他一直坚持着指挥疏导交通。中午休息时,张敏去了医院看病,医生说需要进一步检查,张敏当时还想着第二天请假再去医院。下午张敏依然忍着疼痛站在岗位上执勤。晚上下班后,张敏的头已经抬不起来了,而且疼痛难忍。

  凌晨2时许,张敏被送到兰大二院进行就诊,当时就已经处于深度昏迷状态。经医生诊断,张敏患有急性脑血管瘤、自发性蛛网状下脑出血和右侧颅内动脉夹层与夹层动脉瘤等症状。据主治医生介绍,在张敏发病后的30多个小时内,他一直坚持在岗位上,确实让人佩服。因为这种病,病人要遭受巨大的痛苦,除了发烧、咳嗽、呕吐外,还会出现剧烈头痛,甚至会昏倒在路上。

  送到医院后,医生立刻进行了开颅手术,将张敏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可是术后出现了后遗症,偏瘫、失语等问题,通过手术也难以纠正。现在的张敏,虽然人已经清醒,有了意识,可是却无法说话,身体左半边出现偏瘫。记者发现张敏的右手肌肉也出现痉挛的现象,无法正常伸直胳膊。张敏的父亲告诉记者,“因为前几天张敏发高烧,压迫了胳膊上的神经系统,现在他的胳膊都无法抬到胸部。”

  他是好儿子、好警察、好战友

  张敏,曾就读于甘肃省警察学校,于2006年毕业,2009年来到高速公路第二支队绣花庙大队从事高速交警的工作,现在已经是第七个年头了。家里人都很了解张敏对工作的执着,因为他是真喜欢这份工作。工作这么多年,因为工作比较忙,晚上还上夜班、加班,一直就没正常吃过饭,晚饭都到半夜里才吃。张敏觉得自己年轻,可以扛着,而且当时的张敏已经患有高血压,但他一直坚守在岗位上,可是没想到这次却倒在了岗位上。

  “张敏,是我们的好师兄,好同事,好战友!”在同事眼里,张敏一直默默地认真工作,从来没有一句怨言,大家感受到的是他的执着、倔强和对警察工作的喜欢。只要是张敏在执勤中,只要有司机询问高速道路的情况和方向,他总会热情地上前帮助;有司机迷失方向时,他总会第一时间出现指明道路方向;只要高速路上堵车,他总是耐心地解释原因……那段时间,凌晨两三点仍能看到张敏在忙,累了,他就躺在值班室的沙发上打个盹;饿了,就吃一点方便面充饥。同样从省警察学校毕业后从事警察工作的夏警官告诉记者,张敏是他的师兄,虽然没深入接触过,但是在他的印象中他是一个坚强的人,只要他认定的事,就会一直坚持去做。

  张敏病后,所在的单位、警校的同学、同事还有朋友,纷纷来到医院探望张敏,并给他募集捐款。张父告诉记者,儿子病后,在兰大二院住了二十几天就花费了33万,随后转到武警甘肃省总队医院后又花费了44万元,如果不打进口药,每天几千元,可是一旦用了进口药,每天花费要1万多元,后期的治疗费用不知道还要花多少。如今花费了近100万的费用,家里的钱都用完了,房子也抵押给银行用来贷款治病。据了解,张敏的妻子是一名护士,在外地上班,刚开始来医院次数少是因为工作忙,可是自从儿子偏瘫后,儿媳妇再也没有打过电话了。他们也不抱任何希望了,现在只希望儿子好起来。在此,记者也呼吁社会上的爱心人士能为这个家庭提供帮助,如有好心人想帮助这位高速交警,请拨打本报热线电话4286666,或联系张敏警官的父亲张静勇,电话:15109363489银行卡号: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卡卡号:6210988200006913967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责任编辑:杨亚楠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