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评论 正文
投稿

以结构调整促进兰州工业经济发展

2016-10-27 10:17:25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杨梦园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兰州是“一五”、“二五”、“三线”时期国家重点布局建设的工业城市之一,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已形成以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有色冶金、能源电力、生物医药、建材为主体,与西北资源开发相配套,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是我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

  一、创新开拓,强化措施,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一)打造发展平台,强化政策支持。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成功获批国家级“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等7个国家级称号,并以此为平台,不断完善配套措施,兰州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政策支持。

  (二)推进出城入园,拓展发展空间。借助兰州新区建设机遇,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支持工业企业搬迁改造,理顺产业布局,形成产业聚集区,实现产业和企业升级换代。截至目前,启动出城入园的107户企业,55户已建成,27户正在建设,5户完成选址正在开展项目前期,其余8户企业项目正在选址。

  (三)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依托“城市矿产”基地建设,完善和构建了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产业链、金属冶炼-深加工产业链、煤电—冶金—建材产业链等11条循环经济产业链,打造了6个省级以上园区,累计培育兰石集团等循环经济示范企业30家。

  (四)推进节能减排,促进低碳化发展。以节能减排财政综合示范城市建设为契机,推动产业低碳化发展,重点实施区域热电联产、电机系统节能、电解铝固体废料资源循环回用等一批节能项目,已经制定出台7项配套政策和7项体制机制,五大类25个项目已建成10个,开工建设13个。

  (五)发展优势产业,促进高端化发展。装备制造,先后培育了兰石集团等一批专用装备制造企业,实施风电及石油化工装备、搅拌设备生产及维修基地建设等项目,提升了装备整体水平。生物医药,培育了生物制品研究所等一批骨干企业,

  初步形成以生物制剂、现代中(藏)药、生物医学工程和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为重点的产业体系。新兴优势产业,先后引进科天、正威等一批补链、强链项目,其中,科天化工项目使我市形成水性高分子材料产业链,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正威铜加工项目有效延伸了电器电工产业,是原材料生产向成型加工的补充。

  二、深入谋划,打造“五大工程”,促进工业经济进一步优化升级

  面对当前工业经济发展形势,我们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攻方向,以打造新的增长点为着力点,推进“五大工程”,促进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一)政策建设工程。吃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精髓,紧跟国家顶层设计,围绕兰州市十三五规划纲要,不断完善中国制造2025兰州行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三年攻坚、去产能专项行动、降成本专项行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专项行动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工业转型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促进工业经济提质增效。

  (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工程。石油化工,依托新区石化产业园区,做大做强石油化工,做优做特精细化工,提升高端化工产品比重。装备制造,依托新区装备制造产业园,延伸产业链,发展智能专用装备、先进交通装备、新兴能源装备、电工电器及先进基础制造装备等产业。冶金产业,发展伴生资源高效综合利用和铝产品深加工为核心的循环经济,构建电解铝—铝加工—资源综合利用的煤电铝一体化产业体系,发展中高端铝合金等高附加值产品。建材产业,鼓励玻璃、水泥企业“走出去”,重点发展节能环保绿色的建筑陶瓷、玻璃、钢结构、新型墙体等建材。食品及轻工产业,提升扩大啤酒饮料、食品制造及农副产品加工业,改造延伸纺织服装产业,培育壮大百合、玫瑰区域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家具制造业。

  (二)新兴产业培育工程。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我市龙头企业,促进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产业向更高端发展。搭建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融资平台,破解企业融资瓶颈。培育骨干企业带动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力争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到500亿元。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电子商务、研发设计、融资服务、节能环保服务、商务咨询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和检验检测服务等9个方面,促进全市产业由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

  (三)化解产能过剩工程。本着“少破产清算,多兼并重组”的原则,做好去产能工作。针对连铝、兰铝,以推进煤电冶一体化项目为重点,发展铝材精深加工,有效化解煤、电、铝过剩产能。针对榆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增强行业竞争力。调整企业产品结构,以支持酒钢——中建钢结构产业合作项目为契机,推广应用榆钢公司钢结构产品,推进我市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四)循环化发展工程。实施“164”循环经济发展计划,着力推进“六化”发展,到2020年,创建工业绿色转型试点城市、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区、“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四个国家级示范,制定3至5个循环经济行业标准,“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再生资源集聚量达到100万吨以上,再生资源产业实现产值50亿元。

  (五)招商引资工程。围绕产业链条延伸,紧盯“3个500强”,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对接规划、优化服务、完善政策为重点,积极组织企业针对性的参加各类节会,加大力度引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现代农业、新材料、食品加工产业等下游重点企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关联配套,吸引更多项目落地兰州。 □市工信委法规处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责任编辑:杨梦园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