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走进历史深处 领略前辈风范
苏国英老人92岁留影
儿子和儿媳拿出老人生前织的牛毛毯子
1936年9月下旬,毛泽东等红军决策层在陕北保安讨论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的地点时,选定了会宁。毛泽东说:“会宁,好地名啊!会宁、会宁,红军会师,中国安宁。”从此,会宁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的福地和中国革命的圣地,被历史所铭记。
2016年10月9日,甘肃省在会宁隆重举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暨三军大会师80周年大会。已故红军老战士苏国英的孙子张志强代替奶奶参加了这个纪念大会,并在会上发言。
张志强说,奶奶苏国英是当年流落到会宁的56名红军战士中最后一位辞世的,享年92岁。
当年的红军战士都已辞世
苏国英家住会宁县大沟乡庄湾村,这是一个位于会宁县城东北方向、距离县城约78公里的村子。10月14日,记者在会宁县“80办”(会宁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暨三军大会师80周年活动筹备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副主任王彦奇的带领下,驱车沿207省道、309国道(荣兰线)行驶了2个多小时,来到大沟乡庄湾村采访。
10月中旬的会宁大沟乡,秋色正浓。满山遍野的杏树褪绿披红,色彩斑斓,那深深浅浅的红叶,顺着山梁沟茆起起伏伏,渲染着山峦田野,大地如画。
车上,王彦奇的心情略微有些沉重。他说,长征胜利、红军会宁大会师已经整整80年了,会宁县当年的红军战士都已辞世。今天,我们再也无缘聆听老红军亲自讲述那艰苦卓绝的岁月和腥风血雨的故事。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寻访老红军的后代,走进历史的深处,领略前辈的风范。
一家6人去参军,从此无缘再相见
“苏国英,这位流落会宁的红军女战士,一生未能找到自己的家乡。”王彦奇介绍,让女红军苏国英的故事一下子揪住人心。
据《会宁县志》记载,苏国英1919年3月出生于湖北。1935年4月,她家兄弟姐妹6人踊跃报名参加了红四方面军,那时的苏国英年仅16岁,是9个兄弟姊妹中最小的一个。参军后,苏国英被编入了妇女独立二团,直属红四方面军总部领导。1936年10月初,苏国英随部队到达甘肃省通渭县步路川时,由于腿部受伤,在夜间急行军中掉了队。后来,苏国英辗转来到会宁县大沟乡庄湾村庄湾社,并在此度过了一生。
张生荣是苏国英的儿子,他的妻子叫贾奇英。提起自己的婆婆,贾奇英的情绪有些激动,她说:“我婆婆这一辈子虽然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但我们从她的身上看到的顽强和坚韧,就是红军的精神!”张生荣拿出会宁县民政局1984年10月颁发给母亲的“红军证”,上面写着:苏桂英,1919年3月出生,籍贯湖北省陕五折,1935年4月在陕五折参加红四方面军。1936年4月在通渭蒲陇川因病离队。
王彦奇说,这个“红军证”所记载的信息,有些并不准确。苏国英是湖北人,由于口音的问题,当时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将“苏国英”写成了“苏桂英”,“通渭蒲陇川”实际就是通渭县的步路川。而湖北陕五折,至今无法确定到底是什么地方。上世纪90年代,张生荣寄出一封寻亲信,地址是“湖北省陕五折”,但信件被退了回来,理由是“查无此地”。现在提起这事,张生荣仍然觉得愧欠母亲。“也许陕五折跟我们庄湾村一样,只是一个小山村的名字吧!”
多年寻亲无结果,晚年幸得﹃娘家人﹄
张生荣说:“母亲这辈子,实在太苦了!”
1935年,苏国英在湖北参加红军后的第二个月,随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从川陕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同年6月到达四川懋功与红一方面军会师。会师后,苏国英跟随部队继续前进。长征途中,苏国英受尽了磨难,她和战友两翻雪山、三过草地。爬雪山时,脚肿得几乎不能走路;过草地时,她是拽着马尾巴一步一步走出来的。1936年10月初,苏国英随部队到达通渭县步路川,由于腿部受伤,在夜间急行军中掉了队。第二天,饥病交加的苏国英拖着病体沿街乞讨,遇上了好心人党世明老两口。党世明将苏国英收为养女保护起来,并将她身上当时穿的红军服扔进炕洞烧了。第二年,苏国英嫁给了当地青年张兴海。
1942年国民党抓兵,苏国英随丈夫及其兄长一家人连夜逃跑,辗转到了今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田坪,后又来到会宁县大沟乡庄湾村。1946年,张生荣出生,第二年张生荣的妹妹出生。生活稍有转机,不幸却再次降临。1948年,年仅32岁的张兴海去世,那时张生荣一岁半,妹妹半岁,而新寡的苏国英才28岁。
“为了将我和妹妹拉扯大,母亲受了很多苦。家里没有劳力,母亲一直是一个人在生产队干活挣工分。”张生荣至今仍然保留着母亲亲手织的一块牛毛毯子。“那时我们还小,为了不让我和妹妹挨冻,母亲自己做了织机,将牛毛绒捻成线,用织机织出密密实实的牛毛毯子,上面还有一条条竖的条纹,既好看又保暖。母亲用这种牛毛毯子给我们做鞋、做衣服,又挡风又挡雨,那是我和妹妹年少时最温暖的记忆。”
贾奇英说:“婆婆手巧得很,不仅会织牛毛毯子,还做得一手好饭菜。可能由于是湖北人的缘故,特别爱吃辣子。”而对贾奇英这个唯一的儿媳,苏国英也极其疼爱。“婆婆曾经是红军,一生艰苦却从无怨言。也许是经历了太多的磨难,老人家干活从不惜力,70多岁时还在地里干农活。看到我干活累了,她就叫我上炕跟她一起睡一会儿。躺在婆婆身边,有时会听她讲过去的事情,而最让婆婆不能释怀的,就是她找不到自己的家乡和家人。”
“婆婆说,她们兄妹9人中,有6人参加了红军,但由于被分配到不同的部队,参军后几兄妹就再也没有见过面。可能是年龄大了的缘故,有很长一段时间,婆婆想找娘家人的愿望特别强烈。她常常站在房前的那棵核桃树下,眺望远方。婆婆曾经告诉我,她小时候去大姐家玩儿,路口有棵核桃树,爱她的大姐会在树下帮她摘些核桃吃。所以,看到婆婆站在房前的核桃树下望着山的那一头,我就知道她又开始思念远方的家乡和家人了。”
1996年,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白银文学》主编苏震亚到苏国英家采访,听了老人的故事后被深深打动。苏震亚想给老人一点安慰,他说:“我也姓苏,您看我能不能当您老人家的娘家人?”感动之余,苏国英爽快地答应。从此,苏震亚就成了苏国英的侄子,一直管苏国英叫“姑姑”。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苏震亚常常会到庄湾村看望苏国英,嘘寒问暖,给老人剪指甲,每次看到苏震亚,老人仿佛真的见到了“娘家人”,快乐无比,满是皱纹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老红军苏国英终于有了“娘家人”,这是她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这片土地给予她的崇敬、关爱和温暖。
红军精神传后代,要留好样与儿孙
在张生荣的记忆中,母亲很少提及打仗的事。对那些经历过惨烈战争的人来说,那样的回忆确实过于残酷。张生荣只知道母亲在妇女独立二团是个班长,主要担任值勤、看管俘虏的任务,会打抢、有手榴弹。但对自己的红军身份,母亲一直都很自豪:“我们妇女团的姐妹和男同志一样勇敢!”
“1983年,母亲被民政部门认定为红军老战士,每年发一些补贴生活的钱物。每次县上领导和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到家里来慰问,母亲都很高兴,她说她感到很幸福。1986年、1996年、2006年,母亲被会宁县邀请参加了红军会宁会师五十周年、六十周年、七十周年的庆祝活动。看得出来,参加这些庆祝活动,母亲很激动!”
张生荣说,2006年10月25日,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赴会宁慰问演出时,母亲在老红军、劳模席上观看了演出。当看到节目“大会师”的场面时,老人家泪流满面。而最让母亲感到骄傲的是,她在2006年除夕受到了来会宁慰问的胡锦涛总书记的接见。那段时间,母亲的脸上总是挂着幸福的微笑。贾奇英说,虽然历经磨难,但婆婆的晚年是幸福的。作为一名老红军,她受人爱戴;作为一个母亲,她尽了这辈子最大的努力,全力付出,将儿女抚养成人。“婆婆说,跟那些牺牲的战友相比,她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
2011年5月16日,流落会宁的最后一位红军战士苏国英辞世,长眠于这片红色的土地。
张生荣拿出家里的照片让记者翻看,其中一张是苏国英去世前不久县民政局给拍的。照片中的老人满脸皱纹,那是艰难岁月刻下的印迹,但老人却笑得十分灿烂,这笑容显露着豁达、乐观,还有从容和坚强。
凝视着老人的这张照片,王彦奇告诉记者,老红军苏国英的家风质朴而纯良,这都得益于老人的言传身教。2009年,苏国英的儿媳妇贾奇英被评为会宁县第二届十大孝子;2011年,孙媳妇邢过过被评为会宁县孝敬公婆“好媳妇”。记者 穆珺 方言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