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文化 正文
投稿

【敦煌文博会】文博会文化年展异彩纷呈

2016-09-23 10:22:18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晨报 作者: 责任编辑:刘华男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梦汇敦煌 情连文博——大型网络系列宣传活动【专题】

  江南织女在丝路展馆演示缂丝技艺和金银彩绣技艺。兰州晨报首席记者董开炜摄

  原标题:文博会文化年展异彩纷呈

  9月20日,为期20天的敦煌文博会文化年展全面开展,陈展总面积达3.6万平方米的国际展区、中国展区、甘肃展区、专题展区等4个部分33个专题展,集中展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地区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当代文化发展,通过极具文化价值、品类多样的文化展品组成跨越时空的文化艺术画卷,在丝路黄金点敦煌为时代奉献了一场丝绸之路文化盛宴。嗅着丝路文化气息,记者进入一些展馆“品尝”了这场文化盛宴的几道“大餐”。

  

  江南丝绸“讲述”丝绸故事

  众所周知,中国丝绸出自江南,那么,江南丝绸与丝绸之路究竟有什么关系?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的C馆B1层,浙江省文化厅和中国丝绸博物馆共同承办了以“丝绸的故事——从丝绸之源到丝绸之路”为主题的丝绸之路展馆,揭晓了江南丝绸与敦煌以及丝绸之路之间的渊源和故事。

  436平方米的展馆中,50块图文并茂的大型图版展示了丝绸起源和发展、丝绸之路、丝路之绸、敦煌文书等文化内容,反映了丝绸之路的起源、历史传承和丝绸文化的发展轨迹。

  在展厅中央,温州蓝夹缬的传承人王河生正展示着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蓝夹缬技艺”,他用两片对称的木板夹紧一小块丝绸,再用靛青等染料进行浸染,最后蓝白相间的对马图案“跳”到了整块丝绸上。展厅东侧,江南织女戴华丽坐在缂丝织机前演示缂丝技艺,她以本色蚕丝作经,用小梭将各色纬线画稿挖梭织入,使得不同色彩的纬线之间出现空隙,如“雕镂之状”。展厅西侧,另一名江南女子正在演示金银彩绣技艺。

  展厅南侧的立机子是工人手脚并用制作丝绸的工具,据介绍,立机子的形象最早出现在敦煌莫高窟中属五代的98窟北壁《华严经变》图中,在唐末敦煌文书中已出现了称为“立机”的棉织品名。立机子最详细的记载是在元代薛景石《梓人遗制》中。

  此外,丝绸展馆里还摆放着60余件/套与丝绸起源、丝绸发展和丝织技艺有关的仿复制品、蚕桑丝织标本和模型、丝绸之路研究书籍及浙江现代丝绸服饰精品,丝绸文化的博大精深窥见一斑。

  

  12国万册图书香飘丝路

  走进设置于敦煌会展中心B馆负一层的“书香丝路”精品图书展展馆,捧起一本书,品茗一杯绿茶,耳目口鼻间满是惬意。

  由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甘肃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读者出版传媒股份公司承办的图书展,为中外嘉宾奉上书香四溢的文化盛宴。

  2800平方米的展馆分为敦煌文献、甘版精品图书、国内精品图书、作家与作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精品图书、国际绘本六大展区,意在以书为媒,展示敦煌宝藏,宣传甘肃,介绍沿线国家的历史与现状。

  据展馆工作人员介绍,展馆展示了丝路沿线12个国家20多个语种的精品图书8300多种1万多册,国内精品图书展区展出精品图书4000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精品图书展区共展出丝路沿线11个国家的1400多种图书,展示了沿线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艺术等历史文化与发展现状。敦煌文献展区的展台设计以敦煌莫高窟为主题,集中展示了敦煌遗书目录、影印本和整理本,以及造像壁画画册等图书422册。作家作品展区展出鲁迅、周作人、沈从文、老舍、冰心等现代文学巨匠和季羡林、杨绛、汪曾祺、莫言等当代文学大家的优秀作品800多册。国际绘本展区汇集世界各地的绘本2000多册。

  在整个展馆内,450平方米的甘肃展区别具一格,10个板块展出甘肃版经典图书1800多种2600多册,全面展示甘肃出版的成就与风采。

  “拥方寸天地,润书香卷气”。甘肃展区中,“读者晋林工作室”的展出风格和《感通敦煌》、《敦煌的故事》、《兰花花》等一批手工制书让人眼前一亮。手工制书一改图书古板模式,内外设计带有敦煌元素的工艺风格,甚至暗设兼具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工艺品以及进行电子阅读的二维码,使得整个书作兼顾了欣赏、把玩、阅读的功能,兼顾纸媒和新媒体的阅读模式。

  据展馆工作人员介绍,9月23日、24日,图书展将邀请国内知名作家、学者,围绕敦煌和丝绸之路文化主题开展学术讲座。

  

  百幅采风佳作澄怀味象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兰州荣宝轩艺术馆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B馆2层承办的“印象·丝绸之路”采风写生创作作品展,在文博会期间吸引众多爱好书画艺术的观众流连忘返。展出的100多幅作品,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组织100位艺术家此前赴丝绸沿线采风创作的作品,形式多样,香浸丝路,尽显丝绸之路异样风采,为文博会锦上添花。

  “印象·丝绸之路”采风写生创作作品展览自9月20日开展以来,450平方米的展馆内嘉宾接踵,他们或驻足于作品前久久凝视,或针对作品中的枝叶细节“评头论足”,一些外国友人还拿起书案上的毛笔,在宣纸上跃跃欲试。“敦煌的女儿”常沙娜也不断陪同中外友人欣赏这些精品,并随机进行点评。

  丝路采风作品澄怀味象,观赏精品书画,往往会引起人的无限情思,让精神感到愉快。国内外嘉宾和书画爱好者在争睹这一艺术盛宴的同时,感受着艺术家们的艺术功力、才华和修养,感受着丝绸之路无尽的美丽风采。

  9月20日,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连辑带领中国画院、中国油画院、中国工笔画院、中国美术创作院的负责人专程出席了本次专题展览。

  “中国艺术研究院主要以在职艺术家团队用书画创作的形式支持本届文博会,这不仅体现他们的艺术情怀,更体现了他们的家国担当。这些作品是艺术家们精湛技艺、学术思辨、自然感悟、人文情怀的理性流露和激情释放。相约甘肃,汇聚敦煌,墨启艺韵,香浸丝路”,连辑为此次展览作序时写下了这些评语。

  兰州晨报首席记者 董开炜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晨报 责任编辑:刘华男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飞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