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嘉峪关 正文
投稿

嘉峪关市召开农村“双富双思”现场观摩推进会

2016-07-27 07:15:01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狄东阳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村头上传经田间里学艺

  嘉峪关市召开农村“双富双思”现场观摩推进会

  本报记者 曹义成

  为抓实抓细农村“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一步增强农村党员致富带头和先锋引领能力,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农村党建工作,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从今年4月开始,嘉峪关市委决定,在全市农村“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开展“富而思源,富而思进”主题活动。

  7月26日,嘉峪关市“双富双思”现场观摩推进会开到了田间地头。

  7时40分,由嘉峪关市委书记柳鹏带队,全市市级领导干部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等参会人员集体乘坐大巴车,首先来到文殊镇团结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由团结村党员院岳等人发起,目前已建成烘干车间、原料车间、成品储存库等厂区4000平方米,主要从事豆类蔬菜种植、粗加工、批发、零售等业务。文殊镇党委书记龚永说,合作社生产的脱水蔬菜质量好,色泽纯正,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发展前景良好。目前,合作社种植、加工技术和经济效益逐步辐射带动全镇和周边地区,四季豆、甜叶菊种植面积今年达到了5000多亩,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000多万元,农户亩均收入可达5000元以上,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

  观摩组认为,合作社就地吸纳农户、就地加工,由一产向二产转型,把更多加工利润给予群众。同时,个体带领群体共同致富,富而思源、富而思进。

  随后,观摩组来到文殊镇河口村的香巴拉·亚龙湾欢乐园。这个集餐饮、住宿、娱乐、休闲、会议、拓展为一体的休闲避暑场所,让游客既可以享受藏式演绎、篝火晚会等民族风情,又可以享受雅致、静怡、自然的乡村情调。

  亚龙湾是典型的乡村旅馆和农家乐结合的一个项目,体现了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内容,做了很好的配套服务和演艺,宁静的环境吸引了诸多游客,周末达到上千人,住宿一房难求。让游客睡好觉、吃好饭、上好网、洗好澡的综合项目,为全市乡村旅游树立了标杆,观摩组给予肯定。

  位于长城镇长城村的峪佳粮油有限责任公司也值得一看。由村民陶进刚创办的该公司,年产面粉4500吨,总资产1200余万元。近年来,按照“支部+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公司与农户签订订单合同,规避市场风险,提高农民收入,促进企业发展。与农民紧密对接,省去中间环节,降低运营成本,真正让利于民。常年招聘25名农民进厂务工,并对当地农民进行技能培训320人次。企业在做大做强的同时,免费为农户储存原粮及成品粮,为农民解决后顾之忧,提供资金支持村级公益事业发展。公司负责人陶进刚和他的公司让农民不仅在种植环节获得利润,还在加工环节获得利润。富不忘本、饮水思源,陶进刚成为全市“富而思进”的典型代表。 

  随后,观摩组又来到了文殊镇团结村(社区)、新城镇安远沟村迈迪卡丁车俱乐部、新城镇野麻湾村(社区)、峪泉镇西北人家青年旅社、峪泉镇西玉工艺品有限公司。整整一上午,观摩组在田间地头的行走中,对农村发展中存在的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质量提高、建设富裕农村等方面的差距,发展活力不强、后劲不足、水平不高、农民增收办法不多等问题,对一些党员和群众中存在的党性不强、“小进即满”“小富即安”等现象,一一梳理,为下一步深入开展“双富双思”主题活动找准抓手。

  下午,现场观摩推进会成员在听取三镇党委书记、部分村党组织书记开展“双富双思”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以及部分市级领导对上午观摩的点评后,柳鹏说,“双富双思”主题活动是深化全市农村“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建党95周年重要讲话精神的有效实践,是实现嘉峪关在全省率先转型升级、率先建设全面小康的具体行动,是全市推动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初衷。

  在剖析了嘉峪关农村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短板后,嘉峪关市委对抓好“双富双思”提出了重点任务。一是加强思想建设,先富脑袋,再富口袋。二是着力推进富民产业,以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提升产业化水平,延长产业链条,推动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三是打旅游牌,吃旅游饭,做好旅游补链项目,破题冬季旅游,让旅游成为提高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四是着力改善村容村貌。五是着力夯实农村党建,通过开展“双富双思”主题活动,发挥好农民的主体作用,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火车头作用,发挥好党员的先锋引领作用,先富带后富,个人富带动大家富,小富带大富。六是着力建设过硬队伍,发现能人,培养能人,树立能人形象,带动更多群众致富。

  为推进“双富双思”取得实效,把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嘉峪关市委还要求,要不断完善活动方案,靠实工作责任,突出齐抓共管,强化督导考评,注重宣传引导。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责任编辑:狄东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