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武威 正文
投稿

武威天祝:“四则运算”助推经济弯道超车

2016-06-29 09:07:10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经济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雷轶涵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天祝:“四则运算”助推经济弯道超车

  一煤独大的产业发展被新兴的现代农业、旅游业、新能源产业多元化的发展新格局所替代;精准扶贫推动下的移民搬迁实现了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的互惠共赢;初级的资源加工生产正升级换挡为有技术含量的终端产品;基础设施滞后的发展短板正被素质提升所弥补。

  作为国家扶贫重点县、全国四省藏区集中连片特困片区县的天祝藏族自治县,把脱贫攻坚和经济转型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巧妙运用加减乘除,全力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探索实践了一条符合天祝实际的经济转型发展弯道超车新路子。

  做美加法从一煤独大到多轮驱动

  6月16日一大早,记者一行从天祝县城出发前往风景秀美的天祝三峡。

  沿途,修葺一新的天祝到青海互助县公路两边草长莺飞,山花烂漫,举世独有的天祝白牦牛、羊群,别具一格的藏家村落与周边的美景相映成辉,让游人不时驻足观赏,欢呼雀跃,流连忘返。记者看到,在这条途经天祝旅游景点天堂镇和煤炭生产基地炭山岭镇的道路上,运送煤炭的车辆是少之又少,来往的旅游车辆和观光游客越来越多。

  这是天祝县产业格局发展带来的新变化。天祝探明煤炭地质贮量约15亿吨,煤炭产业曾是天祝县的支柱产业。近年来,面对煤炭行业的低迷,为改变一煤独大的产业发展模式,天祝县围绕旅游、现代农业、新能源等招商引资,构建多轮驱动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景色秀美的天祝三峡、巍峨的天堂寺、雪山、草原这些特色鲜明的旅游资源为天祝县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以前,运输煤炭的车辆让这条道路损毁严重,重修道路就是为了发展旅游业。”天祝县天堂镇党委书记徐润全说,端午节一天,天堂寺就接待游客3万人。

  为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天祝县完成祁连山国际生态旅游风景区开发、诺布林卡温泉旅游藏寨风情园等多个旅游项目的建设。2015年,争取到旅游建设资金4104万元。现在,乌鞘岭滑雪场等一些旅游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做美产业的加法,不仅仅只是发展旅游业。在松山滩5万千瓦风电场,记者看到一台台风机排列整齐,25台2兆瓦单机已在去年12月底并网发电。松山滩5万千瓦风电项目是全省首个藏区高原山地风电场,为今后天祝松山滩百万千瓦风电基地建设夯实基础。

  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天祝县高效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走进天祝县打柴沟镇深沟村的天禾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呈现在记者眼前的是一排排整齐的生产车间和长势良好的海鲜菇等食用菌,这里是集绿色有机食用菌研发、生产、贮藏、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工厂化生产示范园,带动周边200多户群众从事食用菌生产,300多当地群众已在企业就业。

  作为天祝农业发展的又一大项目——总投资4亿元的天祝县雪域南阳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现代农业项目建设正在火热推进。项目一期投资1.5亿元,建设全钢架温室200座1500亩,并配套建设光伏发电、园区道路、农产品电子交易中心等。二期投资2亿元,计划建设国家航天育种成果转化中心天祝实验基地,进行航天育种、研发、推广。三期投资1.5元,计划开发乡村观光旅游。目前,一期项目已完成投资4000多万元。

  依托天禾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天祝已流转土地9.22万亩,建成雪峰源、三洋盛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4家,组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798家。按照“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天祝县大力发展设施农牧业、节水农业、马铃薯、中(藏)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2016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78.89万亩,其中特色农业种植面积61.03万亩。

  “天祝一煤独大的单一发展模式已一去不复返了,随着旅游、现代农业、新能源等产业的崛起和快速发展,天祝已形成新的经济产业发展结构。”天祝县委书记张发基说。

  做实减法从易地搬迁到生态保护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生态环境脆弱的石羊河流域来说,地处上游的天祝县责无旁贷地承担着保护生态的重任。

  武威市委书记火荣贵几年前调研天祝后指出:“天祝县山大沟深,自然条件艰苦,3万多农牧民群众生活在海拔2800米左右的高深山区,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十分突出。在严酷的自然条件下,只有实施‘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才是高深山区脱贫攻坚的唯一选择。”

  怎样才能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地方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呢?

  天祝县的答案是实施“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把生态保护与移民搬迁结合起来,宁可发展的慢一点,也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宁可GDP增长的速度慢一点,也不以浪费资源为代价。”张发基说。

  “德吉”藏语里是幸福的意思,现在居住在德吉新村这个全省最大移民村的韩正明是真正地感受到了幸福。

  95平米的二层小楼装修精致,现代化的家用电器应有尽有。今年58岁的藏族群众韩正明,以前居住在山大沟深的黑河滩村,房子破旧,饮水和交通困难,村上10多岁的孩子都上不了学。“没有下山入川,我这辈子都住不上这样的房子。”韩正明说,现在打工、生活都很方便,还能种大棚香菇。生活好了给儿子娶媳妇也不愁了。

  德吉新村的村民是来自天祝县8个乡镇、52个村的894户人家。天祝县南阳山片区移民指挥所副指挥权国栋说,县上对移民点住宅、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统筹规划布局,分年度推进落实,使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2012年以来,天祝县通过整合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游牧民定居等项目资金,采取市区农林场安置、县城安置、南阳山片移民、劳务移民、教育移民等方式,先后建成松山镇德吉新村、祥瑞新村、打柴沟镇火石沟村等“下山入川”暨新农村建设示范点46个,累计搬迁移民9526户4.24万人,基本实现了当年下山、次年脱贫、三年致富。

  “下山入川”工程让天祝县高深山区生态得到了彻底的“休养生息”,减轻了石羊河流域源头的生态压力,有效遏制了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保护生态环境不仅仅是搬迁减少贫困人口。天祝县抓喜秀龙乡代乾村的牧民群众曾因过度放牧超量载畜引起了草场退化,影响了牧民收入。如今,牧民们开始自发缩减牛羊数量,联手展开了一场保护草场、保护生态、保护家园的行动。

  “以前家家攀比谁养的牛羊多,重数量不重质量,饲草缺少冬春季牛羊死亡率高。2012年上白水和下白水两个自然村的村民自发地组织协商实施了以草和人定畜,每个人养10头牛、10只羊。”代乾村支书秦福玲说,现在草场地载畜量下降了,生态恢复了,牛羊死亡率也下降了,从长远看收入不会减少,缩减牛羊数量的做法以后会在全村继续推广实施。

  做足乘法从资源加工到产业升级

  天祝拥有丰富的石英石资源,是有名的碳化硅原料生产基地,近年来有众多的碳化硅生产企业陆续进驻天祝。受经济发展大环境的影响,碳化硅产业也出现了低迷。

  从全国来看,碳化硅原料生产在西部,碳化硅的高端产品耐火材料的使用也在西部,而高端产品加工生产却在东部地区。面对资源和产品市场在西部,生产却在东部的实际,借助行业发展的低迷,天祝县积极引进大企业延伸碳化硅产业链。

  中钢集团耐火材料有限公司与天祝当地企业天祝玉通公司合作组建中钢耐火天祝玉通公司。中钢耐火天祝玉通公司年产2.5万吨碳化硅制品生产线项目2014年8月开工建设,计划总投资2.15亿元,分两期实施。公司利用天祝碳化硅原料生产基地的优势,延伸产业链,将氮化硅与碳化硅结合生产优质、高效的新型耐火材料,耐火材料主要用于航天、军工、钢铁行业,目前耐火材料产品供不应求。

  “公司现在已进入试生产阶段了。”中钢集团技术负责人申扩军介绍,耐火材料的原材料产地主要在西北,公司从洛阳搬迁至天祝,与地方企业合作,一方面节约了原材料成本,另一方面对西北市场的销售也有积极作用。项目建成达标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25亿元,实现利润3757万元,上缴税金1414万元,解决300多人的就业问题。

  在天祝县引进中钢集团这一行业领头羊之后,武威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争取创建“国家火炬天祝县高性能碳基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的设想,目前相关工作已全面展开。

  天祝县工信局副局长李群石说,县上的目标是把天祝打造成全国重要的新型碳材料基地,通过产业升级实现碳化硅产业增加值的成倍增加。

  做好除法从弥补短板到提升素质

  作为全国四省藏区集中连片特困片区县,天祝县的发展亟须弥补教育民生等短板,彻底消除制约全县发展的瓶颈问题。

  围绕精准扶贫,天祝县缺什么补什么,以水电路房和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统筹安排项目资金,切实改善贫困村的基础设施条件。2015年,解决了2.67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贫困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2%;建成农村公路373.5公里、乡村汽车停靠点49个,贫困村通畅率达到89.3%;建成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14所、综合性村民文化活动场所35个。

  短短三年时间,坐落在大山深处的天祝县代乾小学几乎具备了和城市学校一样的教学条件。土操场变成了水泥地,砖瓦房盖成了新平房,就连用了几十年的取暖火炉也换成了暖气。

  “改薄项目的实施,让我们山里的孩子和城市里的孩子一样,都能享受到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学生的住宿也改善了。”天祝县代乾小学教师张拉毛东智说。学校海拔3200多米,是全县海拔最高气候最冷的学校,有6名老师,13名学生,最年轻的老师27岁。

  作为民族地区,天祝民族中学是全县唯一一所“双语”寄宿制完全中学,学校的龙世双副校长介绍,全校470名学生以藏族学生为主,建有全国首家藏文中学网站——中国藏族中学网。从2002年开始,学校根据唐卡绘画艺术在当地群众基础较好的实际,开设了唐卡绘画班,让学生系统学习民族传统艺术。目前,学校有62名学生考入重点美术学校,100多名学生从事唐卡工作。

  近年来,天祝县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推进教育事业的重点工程,形成了涵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民族教育、职业教育的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使全县学生享受到了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从而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为天祝发展培养人才、积蓄人才。数据显示,2015年天祝县新建、改扩建贫困村幼儿园和中小学校舍10所,实施“全面改薄”项目105项。

  正如韩正明所说的,好生活才刚刚开始。随着天祝转型升级的换挡提速,像韩正明这样的藏族群众将得到和分享更多经济跨越发展的成果。 (记者 赵勇忠 吴正楠 叶海荣)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雷轶涵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