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理论频道 > 理论前沿 正文
投稿

给工匠精神一个出口

2016-06-17 08:26:0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张玉芳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今年年初,一部名为《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火了。在视频网站上,这部既没有宏大场景也没有明星造势的纪录片俘获了许多年轻人的心。“这些修复文物的匠人身上有种‘致命的气质’”,人们如此解释自己被“圈粉”的原因。

  这种“致命的气质”是什么?为修复一座破损严重的乾隆时期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钟表修复师王津花费八个月的时间;为修复一件几乎一半都被腐蚀的青铜器,青铜器修复师王有亮和同事一起花费一整年的时间……归根到底,这“致命的气质”来源于坐得住的耐心和不凑合的初心。因为追求的并非工件和数量,而是价值和品格,在故宫修文物的匠人凭借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成为“网红”。而纪录片的背后,是两位导演五年的筹备时间和写就的10万字调查资料,这无疑也是对工匠精神的生动诠释。

  将视野扩大到文化产品供给上,当前,我国文化供给存在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一些综艺节目照搬照抄、毫无新意;一些影视作品粗制滥造,甚至为博人眼球怎么“雷人”怎么来;一些文创产品既无文化韵味又无独特创意,成为随处可见的地摊货……在这种背景下,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亟待去掉文化供给领域的浮躁之风、功利之气。消费者期待更多高品质的作品和服务,这种高品质怎么来?自然需要精心打磨的工匠精神。

  “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工匠精神,意味着精益求精,也要求从业者沉下心来,精耕细作。在这个追求速度的“快时代”,对利益和效益的追逐导致一些从业者忘记了初心,这或许本也无可厚非,但文化产品除了经济属性外还具备社会属性的特殊性,又对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怀有工匠精神,在文化资源的挖掘上和文化产品的品质上下功夫,才能树立起叫得响的文化品牌。

  当然,工匠精神并非墨守成规,相反,因为追求极致甚至完美,工匠精神更离不开对工艺文化的传承与科技的创新,更是一种永不满足、不断超越的创新精神。而这种创新精神,势必将为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入新的动力。

  从政府的角度讲,要培养工匠精神,就要辟出一片适宜工匠们生长的土壤。一件耗费心思创意设计、打磨制作出的文化产品如果刚一面世就被山寨,还有谁愿意以坐得住的耐心和不凑合的初心来完成一件作品?因此,政府要为工匠精神的留存营造良好的环境、完善相应的惩处和奖励机制,不让山寨货肆意侵犯市场,而要让工匠们人尽其才。

  “磨砺当如百炼之金,急就者,非邃养。”文化从业者可以停下匆忙逐利的脚步,慢一点,以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给工匠精神一个释放的出口。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功利多一些专注,才能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精品优品。(新闻观察员陈晨)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张玉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