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热点聚焦】乌江大米“拯救”记
记者 齐兴福
初夏,张掖市甘州区乌江镇,成片的稻田绿意盎然,生机勃勃。今年,乌江镇的水稻种植面积突破1000亩。而平原村富海农机耕作农民专业合作社刚刚栽植完毕的0.4亩稻苗,格外引人关注。
这0.4亩稻苗,栽植的是弃耕6年之久的传统乌江大米的两个老品种——“黑芒稻”和“白芒稻”。而一年前,张掖市农科院农业专家找到这些老品种的时候,它们的总数只有2000余粒。
产量过低,乌江贡米退出历史舞台
张掖乌江大米种植始于唐代,生长周期长,品质优良,又名“乌江贡米”。
据当地老人回忆,传统的乌江大米口感非常好,“煮成米饭一粒一粒互不粘连,熬一顿稀饭,满屋子都是米香味”。但一个劣势是,乌江大米亩产只有200公斤左右,出米不足125公斤。
由于产量低,长期以来,乌江大米多是当地农户自给自足,市场交易量很小。即使这样,其在国内仍有较高的知名度。1995年,乌江大米被原国内贸易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
上世纪80年代之后,乌江镇大量引进外地高产品种,传统的乌江大米种植面积逐年萎缩。2000年以来,张掖市大力推进节水农业,水稻种植面积缩小,传统的乌江大米品种濒临灭绝。
抢救性保护,找到原种2000余粒
一个繁衍千百年的优良品种,难道就这样让它悄然消失?乌江大米传统品种的遭遇,引起了张掖市以及甘州区的高度重视。自2013年起,由张掖市农科院牵头的抢救性保护工作随即展开。
要保护,首先要找到原始的传统品种。然而,由于弃种多年,寻找工作困难重重。据记载,传统的乌江大米主要分为“黑芒稻”“白芒稻”两个品种,最明显的特征是种脐上有一道淡淡的红线。连续两年,张掖市农科院技术人员走遍了张掖市基层粮管所和原来的水稻种植大户,但都没有发现“黑、白芒稻”的踪迹。
2015年8月的一天,张掖市农科院院长刘建勋带着几位农业专家走进了甘州区靖安乡新沟村村民曹学林的家。一听来人要找“黑、白芒稻”,曹学林从家里找出了一袋几年前收割后尚未脱壳的稻种。打开口袋,翻腾了几下,就找到了几粒“白芒稻”。
这个发现,让现场的农业专家激动不已。当天,这袋稻种被小心翼翼地“请”到了张掖市农科院。刘建勋从乌江镇请来几位种植过乌江大米的稻农,会同院内的专家技师,将一袋子稻种摊开,一粒一粒仔细分辨。
整整一个下午,专家和稻农从中找到了2000多粒“白芒稻”,而“黑芒稻”只有28粒。
南繁成功,传统老品种有救了
三年寻找,终有结果。甘州区政府、张掖市农科院迅速启动乌江大米抢救性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并与湖南省农科院海南实验基地取得联系,准备将稻种送到那里进行扩繁。
2015年10月,乌江大米南繁工作正式启动。为了确保稻种安全,张掖市农科院将弥足珍贵的28粒“黑芒稻”分成了两份,一份由科技人员随身携带前往,另一份待科技人员抵达海南省后,通过快递发送。
今年3月,乌江大米赴南扩繁取得成功,尤为可喜的是,“黑芒稻”由28粒扩繁至1200多粒。
4月,乌江大米本地扩繁工作启动。经慎重筛选,甘州区决定由种植经验丰富的平原村富海农机耕作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南繁而来的传统稻种进行扩繁,张掖市农科院提供技术服务。与此同时,张掖市农科院还派出3名农业技术人员在乌江镇设立专门的科研工作室,就乌江大米传统品种进行培育、研究。
5月中旬,弃耕6年之久的乌江大米传统品种再次在本地扩繁。
保护开发,须走精品化营销路线
“老品种要保护,但产量太低,种植成本高,恢复种植划算吗?”采访中,乌江镇的一些稻农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根据我们拟定的保护方案,肯定是划算的。”刘建勋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品种保护,品质必须放到第一位。”刘建勋说,传统的乌江大米完全采用自然农耕法耕作,是典型的有机大米。去年,甘州区曾组织农科院专家、种植大户组成联合考察组前往宁夏、湖南以及东北三省考察有机大米的市场营销情况。经调研,目前,国内有机大米每斤的市场售价在40元至100元之间。
“乌江大米历史悠久,品质优良,在开发保护的同时走精品营销路线,每亩纯收入过万元应该不是问题,市场前景广阔。”曾参与市场调研的张掖市农科院副院长吴子孝说。
此外,张掖市农科院还委托国际权威检测机构——谱尼测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乌江镇目前引进种植的国内其他大米品种进行了检测。经检测,同一品种的大米,在乌江种植后,其微量元素、维生素含量均比其他地区要高出许多,尤其是人体所需的硒含量要高出好几倍。
“此次,我们扩繁的乌江大米老品种只有0.4亩,今冬赴海南扩繁面积预计为5亩,明年,本地化种植将达到200亩。”刘建勋说,乌江大米老品种的保护与开发并不矛盾,关键要保持原始的种植技术、保证原汁原味的优良品质、坚持走精品化营销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