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经济 正文
投稿

甘肃省年度进出口值呈峰形走势 过去五年累计进出口达2795.5亿元

2016-05-13 08:59:51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狄东阳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全省年度进出口值呈峰形走势

  过去五年累计进出口达2795.5亿元

  中国甘肃网5月13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 (记者 蒋凌 实习生 杨旭敏 李星睿) “十二五”期间,甘肃省累计进出口2795.5亿元,比“十一五”期间增长45.1%。近日,记者自兰州海关获悉,“十二五”期间全省外贸出口1345.5亿元,比“十一五”期间增长1.6倍;进口总值1450亿元,比“十一五”期间增长3.3%。年度进出口值呈现峰形走势,其中,2013年为历史峰值,达637.9亿元;2015年进出口496.8亿元,与“十一五”末期基本持平。

  走势:近两年进出口回落

  “‘十二五’时期的前3年进出口保持高位,2013年达到历史峰值,达637.9亿元,2014年、2015年出现高位持续回落,进入外贸的发展调整期。”兰州海关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五年全省年度进出口值呈现峰形走势,一般贸易方式在甘肃省对外贸易中占主导地位。据介绍,“十二五”期间,甘肃省一般贸易累计进出口2321.1亿元,占同期甘肃省贸易总值的83%。而甘肃省加工贸易累计进出口329.8亿元,年均增长17.1%。

  同时,民营企业比重大幅提升,国有企业明显萎缩也成为“十二五”期间全省外贸的明显特点之一。“‘十一五’末期,民营企业仅占甘肃省进出口总值的16.7%,‘十二五’期间民营企业加快发展,2011年进出口突破百亿元大关,达124.8亿元,2015年创375.9亿元的历史高点,占当年甘肃省进出口总值的75.7%,所占比重较‘十一五’末期增加59个百分点。”该负责人说。

  分析:参与国际分工的层次较低

  “矿产品是甘肃省最重要的进口商品,2015年其进口值占全省进口总值的57.8%。”

  据兰州海关相关负责人分析,受国内资源性产品消费增速回落、产品同质化竞争加剧,国内外经济形势复苏缓慢等因素影响,我国冶炼行业进入“微利时代”,对矿产品的进口需求减弱。同时,“两高一低”的工业结构导致甘肃省进口结构单一。

  此外,我省参与国际分工的层次仍然较低,缺乏有实力的企业拓展未来出口空间也是全省外贸年度进出口值呈现峰形走势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介绍,甘肃省出口多以农产品和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商品为主,其中出口的农产品主要为蔬菜种子、鲜苹果以及果汁、瓜子等;除农产品外,大部分出口商品为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弱、利润少的加工制成品。与此同时,甘肃外贸出口企业普遍规模小,缺乏品牌意识,经营管理水平较低,优质的种子、苹果、马铃薯等地方特色农产品对国际市场的拓展还不到位。

  建议:支持大型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抓住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机遇,把握政策导向,强化对中西亚、中东欧地区的市场研究和投入,支持大型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该负责人建议,扶持全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大力支持能源化工、有色冶金以及集成电路封装等产业,加快集群发展;协调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及运营管理,支持保税加工和保税物流业发展,优化通关条件,加快发展现代国际物流业;鼓励企业做大做强,走规范化、基地化、产业化和品牌化道路,强化外贸人才培养,为出口增长提供支撑。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责任编辑:狄东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