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评论 正文
投稿

李沛珂:让“垃圾不落地”成为每个人的生活习惯

2016-05-06 08:58:10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张玉芳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让“垃圾不落地”成为每个人的生活习惯

  作者:李沛珂

  兰州市文明委兰州志愿者联合会于近日发布了关于共同创造维护文明整洁卫生环境的倡议书。行文简洁亲切,虽然字数不多,但从中体现出的意义耐人寻味。(详见《兰州日报》5月5日一版)

  谁都乐见“垃圾不落地”,因为“垃圾落地”会影响城市面貌甚至是文明程度,让市民产生视觉污染,影响居住质量。同时,因“垃圾落地”而造成的二次污染容易让城市周边污水横流、蚊蝇乱飞。要搞好“垃圾不落地”,首先需要千百万市民的支持。“垃圾不落地”看起来很简单,也许是举手之劳,但要持之以恒认真地按要求去做,却不是易事。首先要变革市民观念,增强大家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也许有人认为,垃圾处置是政府的事,环卫部门的事,与市民无关,自己想怎么处理垃圾却是自己的事,事实上这么理解是很片面的。政府层面固然要对垃圾处置进行顶层设计,落实制度安排,环卫部门要忠实履行职责,但仅靠他们还不够,必须树立“垃圾不落地”人人有责的观念,建设环境保护人人参与的生态文化。

  因此,笔者希望相关部门能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垃圾不落地”的教育,通过社会宣传、公益展览、媒体引导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市民、青少年学生宣传“垃圾不落地”的重要性,推广资源节约理念,推动“垃圾不落地”真正走进每个社区、每个家庭,进一步培养公民的环保意识,规范公民的行为习惯,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与此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可设立奖罚制度,对“垃圾不落地”实施得好的学校、社区进行大力宣传表扬及物质奖励,对乱扔垃圾的个人或社区进行公开批评及监督,直至金钱处罚,使全民投入到这一公共活动中去。如果居民和小区“垃圾不落地”工作做得好之后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奖励,笔者相信只要居民们尝到甜头,从而积极行动起来,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

  若要让一代人养成“垃圾不落地”的习惯,必须从青少年抓起,从小事抓起。青少年可塑性强,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他们成长中的一件大事,这些好习惯包括不乱扔垃圾,逐步懂得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自觉做到“垃圾不落地”。家长要言传身教,学校的教育也要做到位,把“垃圾不落地”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作为道德实践的重要内容来做。

  俗话说,办法总比困难多。要做到“垃圾不落地”,关键是要有决心,用好的办法引导人们改变乱扔垃圾的生活习惯,习惯改变了,实现“垃圾不落地”将是水到渠成的事。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责任编辑:张玉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