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永登:气象新科技助力蔬菜产业发展
近年来我省开展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试点,通过农业气象大数据融合,探索出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农业气象科技服务,让永登娃娃菜打破了气候条件制约,实现由原来一年一茬、集中上市到现在的一年三茬、分期上市。提高了永登娃娃菜的产量,同时增加了农民收入。
科技改变种植结构
在火家台村下营洼社的路边田地里,54岁的村民王得智正平整着自家土地。“开春了,要抢这俩月时间把田整好,‘五一’就要开始种娃娃菜,一直要忙到9月!”谈起农活儿,王得智说,“过去一年就种一茬,现在有了高科技,一年可以分三茬。”
永登县从2002年开始大面积种植娃娃菜。当时,受气候条件和耕作技术影响,娃娃菜每年只能生产一次,产量和规模有限;集中上市使得兰州娃娃菜价格波动明显,行情好时一棵菜能卖到1.5元至2元,行情差时每棵只有0.3元至0.4元。
兰州娃娃菜的主要消费市场在东南沿海,是国内娃娃菜生产基地距主市场最远的产区,成本较高;娃娃菜种植涉及气象、农业许多要素,如何整合资源建立大服务体系成为事关产业发展的关键。
据永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高级农艺师薛在鹏说,经过对这些问题的梳理、分析,永登县气象部门与农业部门决定,联合开展试验研究和适用技术推广。
最终,双方得出结论,永登县娃娃菜主要适宜推广种植区在庄浪河川,那里有良好的灌溉条件,能一年种植两茬。而西北部的武胜驿、民乐、坪城等高海拔冷凉地区,长期以来,作物以小麦、豌豆等为主,气候稍有变化便难有收成,种娃娃菜虽然只能一年一茬,但经济效益是以前的10倍以上。
“根据这一结论,通过一年试验,两年示范,第三年在武胜驿、民乐和坪城推广种娃娃菜,现在三个乡镇种植超过4万亩。”薛在鹏说。
据统计,永登县目前高原夏菜有11万亩,年产36万吨,产值3亿多元,其中,娃娃菜占了50%。
错季播种激活产业
娃娃菜种植面积扩大后,如何增产增收又是当地气象和农业两部门思考的问题。
如果娃娃菜只能6月种8月收,一年一茬的话,种植户如何利用好这些农闲时间呢?
永登县气象局副局长杜巨忠说:“我们分析了气候条件后,大胆提出了错季播种。从5月中旬开始,每隔15天播种一次,一直可以播种到7月上中旬,约45天三个播种期。”
“有了农业与气象部门的联合试验,永登娃娃菜地种植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错季播种、分期上市。”薛在鹏自豪地说,“这一种植方式和结构实施五年来,已经彻底改变了高海拔冷凉地区不能大规模种植娃娃菜的局面。”
错季播种、分期上市使得整个娃娃菜产业被激活了——产量明显增高了。原来一年种一次,现在一年分三次来种;以前每亩产出精菜4500公斤,现在实现5500公斤。
品质提高了。以往,娃娃菜有病虫害就要打农药,错季播种后,成熟期延长到9月,影响娃娃菜的主要害虫小菜蛾已经过去了。目前通过永登县农产品质量监测站检验,永登娃娃菜农药残留合格率100%。
避免了价格风险。分三期播种,使得夏秋初冬期间都有娃娃菜上市,娃娃菜有了高低中三个价格,各阶段价格平均下来,高出以往平均价。
合理调配了劳动力。错季播种后,把所需劳动力平摊开来,使得每户还可以兼顾其他农牧业生产。
收入增加。以前每亩6000元左右,现在收入好时1万元左右。王得智算了一笔账:以前只种植小麦、洋芋,小麦每亩年产600斤,洋芋每亩年产2000斤,产值都在400元左右;现在娃娃菜每亩8330棵,按90%的出菜率,每棵1.5元算,每亩产11000多元。
“以前,每年春节过后村里的男劳力全部出去打工,现在娃娃菜行情这么好,都不外出打工了。”王得智说。
直通农户气象服务由“粗”到“精”
永登县气象局2012年开展了“三农”服务专项示范建设,2013年至2015年连续获“三农”服务专项支持。
在“三农”专项推动下,永登县气象局针对春耕春播、夏收夏种、秋收秋种等关键农事活动,制作精细化、有针对性的墒情分析、气候预测、预警信息等各类服务产品,与民政、国土等部门签订群测群防人员共享协议,整合信息员队伍,培训“直通式”服务对象,确保普惠性气象服务能及时传递并应用于农业生产。
言及这些服务,娃娃菜种植大户王得智深有体会。他细数直通式气象服务的好处:“播种前,种植户可以根据天气变化选择种植方式。雨量大就种浅,雨量小就种深,保证出苗率。现在掌握到天气信息后,一个坑可以多种植两三粒种子,原来没有这么及时精准的天气信息。”
王得智还说:“在成长期,气象和农业专家根据温度和空气湿度变化进行定期指导,提前防治了大规模的病虫害。每当冰雹将要出现时,人工防雹避免了冰雹将菜大面积砸毁的损失。”
“这些措施合起来,每亩最少能增产1000多元。在气象部门大数据的服务下,我们进行了大量试验。”薛在鹏介绍,“在错季播种成功后,我们又在气象数据支持下成功探索出春夏秋三级覆膜中秋膜效果最好的成果,更加节水,成本更低了,亩产收益比之前提高10多倍的增长。”(记者 祁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