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废旧地膜“重生”记——平凉崆峒区有效遏制白色面源污染治理侧记
记者 朱元军
3月31日,春光明媚,微风和煦。记者走进崆峒区西阳乡万亩旱作农业区,此时留在家里的农民利用耕种间隙开始了经济“半小时”,三五成群在田间地头、河滩沟渠,拾捡残留的废旧地膜。
“原先挂在树上的,留在水渠的废旧地膜太多了,尤其在这个季节满天飞,看着人心烦。”西阳乡唐湾村村民禹尔利回忆起三年前村上的情形时告诉记者,真的没想到,现在这垃圾还能卖钱。
在我国北方旱作农业区,地膜覆盖技术是粮食生产的关键技术,能使农作物产量提高30%左右。记者查阅相关资料获悉,“十二五”期间,崆峒区农膜消耗量突破了3000吨。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使用为崆峒区农业节水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但地膜在自然条件下的难降解性,也成了农村的一大新型污染源。那么,废旧地膜的危害到底又大?怎样才能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呢?
以旱作农业为主的崆峒区是地膜消费大区,仅2015年地膜用量就达到2240吨。废旧地膜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曾一度困扰崆峒区。记者在崆峒区一份调研报告上找到了关于废旧地膜危害的答案:当前崆峒区旱作农业所覆盖地膜均为聚乙烯烃类塑料薄膜,其厚度一般在0.006-0.008毫米之间,这种地膜使用受日照、风化、耕作等因素影响而容易破碎,且通常与作物根茎、残茬和土壤混杂在一起,回收比较困难。春秋季覆膜耗损的地膜除部分回收利用外,大部分残损腐败的地膜被群众集中起来进行焚烧,造成大气污染,剩余因风化散碎的地膜,只能由人工进行拾捡。
“现在村民收完玉米,很自觉地就把废旧地膜交到了回收站。”西阳乡唐湾村党支部书记马存福说,与往年不同,他们村附近就有地膜回收站,使这些堆在田间地头、挂在树梢的废旧地膜都变成了票子,这样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清洁了农村环境。
随后,在白水镇孟寨村废旧地膜回收厂生产车间里,伴随着轰隆隆的破碎机声,记者看到一堆堆不起眼的废旧地膜经过机器清洗、热化、压缩、冷却工序后,摇身变成了价值倍增的成品塑料颗粒,被运往陕西、四川、浙江等地再次加工利用,生产成塑料袋、塑料瓶等生活日用品。
白水镇孟寨村村民时小春对记者说:“现在回收厂开在了村口,拾捡20公斤残膜就可以兑换1公斤新膜使用,既方便又实惠。”
“2012年政府补贴了10万元,还在项目申报、企业用地、用电、税收和信贷等方面重点支持,现在我们在全区建立了8个地膜回收站,主要负责白水、索罗、草峰等乡镇,年回收废旧地膜在3000吨左右,加工终端产品1000吨以上,实现销售收入400多万元。”崆峒区占贵废旧地膜加工厂负责人告诉记者。
地膜覆盖技术被誉为农业发展史上的“白色革命”。为了全面整治农村“白色污染”,崆峒区采取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相结合的办法,采取“企业(农户)筹一点、银行贷一点,项目补一点”的办法,先后建成了永红、永兴等7家废旧地膜回收加工企业。据了解,目前,崆峒区在16个乡镇设立废旧地膜回收网点20个,去年崆峒区回收残膜1790吨(折纯),地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再生颗粒生产能力达到800吨。
“去年崆峒区争取到省级财政废旧地膜专项补助资金25万元,补助了7家残膜回收加工厂。为乡镇残膜回收站采购残膜捡拾机18台(件)4.68万元,废旧地膜包片回收面积覆盖了我区95%的耕地及村社,初步建成了“白色污染”防治平面网络,有效遏制了白色面源污染扩大之势。”崆峒区农牧局局长汝怀学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