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群众提·群众定·群众享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民生实事诞生记
记者 何慧娟
3月15日上午,在秦州大剧院内,天水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市长杨维俊代表市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在这份报告中,最受广大市民及代表们关注的要数民生实事项目,它不仅为政府未来一年的民生工作指明了方向,更是让广大市民看到了实惠,有了新盼头。
那么,这些民生实事项目又是如何产生的?
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市政府、市教育局等相关部门,揭晓民生实事项目的产生过程以及相关工作人员为此付出的努力。
“从去年十二月初我们就开始着手准备,在参照省上民生实事项目征求意见稿的同时,向相关部门进行意见征集,再通过汇总整合,结合市民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初步形成后又召集部门相关负责人开会研究。”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1月11日,市政府召集相关部门专门召开政府工作报告民生实事意见建议会,对民生实事项目进行探讨。在随后《政府工作报告》征求各界意见过程中,民生实事项目作为关注焦点也受到了大家的热议,经过反反复复很多次的修改和整合,才最终确定下来。
在整个民生实事项目的产生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立足民生,以解决老百姓身边的困难为根本,让他们能够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用的了的实惠。
“像停车难、上学难、小巷道改造、交通拥堵等状况,不仅是广大市民盼望迫切解决的问题,更是市领导们最关心的问题。所以每一条民生实事,都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涉及就业、低保、交通、教育、城建等很多领域,在确定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但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要让老百姓满意。”
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进度的加快,进城务工子女越来越多,虽然城区教育资源也在增加,但还是跟不上步伐,很多学校出现了60人以上的大班,学生人均教学资源捉襟见肘。在今年的民生实事项目中,就有拓展城区教育资源的“2521”计划,目标是续建新建改建高级中学2所、初级中学5所、小学2所、幼儿园10所。
“像天水一中麦积校区的建成,不仅能够大大缓解上学难的问题,还能进一步将我市优质师资资源向麦积区拓展;像秦州区玉泉中学,由于存在山体滑坡危险,原校址已经停止使用,但新学校还没有建成,学生都在其他学校寄读。这些问题都与广大市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市上的领导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将教育资源拓展这事提上议程。而在此之前,我们的工作人员也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听取市民的广泛意见,最终,将实施城区教育资源‘2521’拓展计划列入了今年的民生实事项目中。”市教育局发展与规划科工作人员说。
除了意见征求前期需要进行大量的群众走访调研外,在汇总整理过程中,工作人员也是下足了功夫。“1000辆公共自行车,200个公交站点,5000个停车位,10万平方米人行道改造,100条小巷道,50个公厕,300个绿地花坛……”这只是十二项民生实事项目中的一条。
“刚开始报上来的民生实事项目有好几十条,我们在汇总整理的过程中,尽量把相关的内容整合在一起,争取在最后的这十二项中将更多内容涵盖进去,做到民生实事不打折,充分满足老百姓的需求。”
民生实事,体现的是百姓心头所盼,彰显的是政府服务职能。我们需要关注的,不止是它的形成过程,更是它将如何落到实处。
当然,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各级党委、政府的不懈努力,来年这些跃于纸上的承诺必将成为天水的新风景,也一定会让老百姓获得更大便利,取得更多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