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兰州 正文
投稿

兰州市各界优秀女性代表学习座谈会纪实(图)

2016-03-08 09:36:49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狄东阳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巾帼建功小康

  ——兰州市各界优秀女性代表学习座谈会纪实

  春暖花开的三月,全国“两会”胜利召开的日子里,迎来第106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

  3月4日,市妇联邀请全市女领导、女企业家、女教师、女律师、女医务工作者、女致富能人等各界优秀女性代表和各县区妇联、兰州新区妇工委的负责同志以及市妇联班子成员和各部室的负责同志欢聚一堂,举行“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市各界优秀女性代表学习座谈会,引领广大妇女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巾帼力量。市妇联还通过参加会议的各界优秀女性,向在兰州经济社会发展中积极作为建功立业的广大妇女表示节日的问候。

  “‘五大发展理念’是党的重大理论创新。‘五大发展理念’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我们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重大问题,是顺应时代潮流和我国发展优势的战略抉择,是我们党关于发展理论的重大升华。”市委副书记李森洙参会并讲话。他说,“五大发展理念”是应对新常态下国际国内矛盾的新思维。要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界定,又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新拓展,既可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又可以改进生产关系,是一个严密的科学体系。

  李森洙指出,妇联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广大妇女群众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半边天”作用。对妇联组织来说,要学习贯彻落实好“五大发展理念”,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贡献力量,就要突出发挥好四个方面的引领作用。

  一要突出思想引领。要带领广大妇女群众奔小康,首要做好的就是思想工作。要更多地向农村广大妇女群众深入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尤其要加大“五大理念”的宣传力度,把广大农村妇女的思想统一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上。要继续引领广大妇女解放思想,始终不渝地拥护改革、支持改革、带领广大妇女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要突出发展引领。要更加注重发挥广大妇女群众在引领发展中的独特优势,不断释放妇女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在创新发展上,要在各行业深化“巾帼建功”等的基础上,引领广大妇女在兰白科技创新改革实验区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火热实践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奋勇争先。在协调发展上,要围绕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以及150个小康村建设,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女农民,通过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家政服务、手工编制等项目帮助妇女脱贫致富,为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建功立业。

  三要突出和谐引领。不能单纯地把五大发展理念中的绿色发展理解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要引导更多妇女在发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中发挥独特作用,凝聚强大正能量,支撑起良好的社会风气,为创建文明城市、促进社会和谐作出贡献。

  四要突出共享引领。全市广大妇联组织要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引领广大妇女群众在推动发展中人人参与、人人共建、人人共享。在开放发展上,善用新媒体,创新工作,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团结凝集社会力量,延伸妇联工作手臂,利用各方平台传播妇女声音,讲好妇女故事,当好“娘家人”。在共享发展上,通过广泛宣传男女平等等基本国策,维护妇女权益,关爱更多普通妇女群众,特别是留守、病残等妇女儿童,以及中老年妇女等困难弱势群体,让广大妇女儿童从妇联组织的贴心服务中,感受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刘世英在主持座谈会时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今后五年要在已经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努力实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等新的目标。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广大妇女是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半边天,新的形势和任务期待着妇女呼应发展的要求,回应时代的挑战,推动全市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巾帼力量。

  座谈会上,气氛轻松而又团结,交流活泼而又严肃。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优秀女性代表,围绕“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题,结合各自工作实际,畅谈如何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还紧扣兰州经济发展的新机遇、新形势和新挑战,特别是如何积极参与全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行动,谈经验、讲认识、谋创新、提建议,展现了广大优秀女性共同参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担当、信心和决心。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责任编辑:狄东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