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要闻 正文
投稿

农村公路建设成为甘肃省脱贫致富“加速器”

2016-02-29 13:18:46 来源:中国甘肃网_甘肃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李秀清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农村公路建设成为我省脱贫致富“加速器”

  焦旭周

  道路通,百业兴。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把农村公路建设列为全省“1236”扶贫攻坚行动“六大突破”首要任务,以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为主战场,统筹兼顾插花贫困县,着力实施农村通畅工程,特别是2015年实施“6873”交通突破行动以来,高起点、早谋划,多措并举,加快推进,全省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2013年至2015年,全省共建成农村公路通畅工程31072公里,实现了所有乡镇和82%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乡镇和建制村通班车率分别达到99.8%和88.9%,兰州、嘉峪关、金昌三市和44个县率先实现了所有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在农村公路率先发展的带动下,58个贫困县农民收入平均增幅高于全省农民人均收入近2个百分点,农村公路建设成为我省名副其实的脱贫致富“急先锋”。

  礼县农村公路建设提速换挡

  “现在水泥路硬化到了家门口,药材收购商也多了,家里的中药材已经卖得差不多了;在以前,遇到雨雪天咱们都出不了门,更不要说客商上门收购了。”礼县草坪乡崖上村药农老王高兴地说。

  2015年,礼县把公路建设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主要举措,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交通发展会议精神,积极争项目,扎实组织实施公路交通建设项目,有效推进了交通建设进度。与此同时,该县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农村公路管理工作制度办法。在创新养护管理模式方面,礼县实行“定路段、定标准、定人员、定责任、定奖励、定费用,包养护质量,养护管理与经费挂钩、与工资待遇挂钩、与年底考核挂钩”的“六定、一包、三挂钩”制度,实现了养护中心道班由生产型向管理型转变、养护生产由定员养护向定额养护转变、单一养护模式向日常养护相结合转变;在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礼县按工程进度每公里进行钻芯取样检测,严格执行只扣不加的千分制奖罚办法,严把工程设计关、企业准入关、材料达标关、工程监理关、计量支付关,同时与检察机关联合开展“两联系两促进”活动,有效加强了农村公路建设廉政管理。

  据了解,该县2015年第一批农村公路通畅项目65项405公里已全面建成;2015年第二批农村公路通畅项目46项165公里,完成形象进度的75%;红河镇花石沟桥等10座便民桥及江口乡茨坝大桥等8座危桥加固维修项目基本完成建设加固任务;人大议案龙林至太塘至白关联网公路等4条联网公路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此外,十天高速礼县段和洛礼公路已全面建成投用;礼武公路已完成县城至王坝段的铺油;5项灾后重建项目也已全面完成了建设任务。

  通渭农村公路建设“连通”新生活

  通往什川乡新庄村的道路原来是一条土路,每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村里的商店和盛泰养殖场都因路不好走,导致很多送货车都不愿进村。2014年,该村实施通畅工程,对村里直通马陇公路的9.2公里道路进行了改扩建和水泥硬化,彻底改变了过去“晴天一身土、雨天满脚泥”的状况。如今,宽敞、平展、结实的水泥路将这个偏远农村同外部世界紧密联系起来,村民们高兴地直乐呵。

  为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制度建设,通渭成立了县乡公路管理局,下设三站一中心一大队,负责县乡公路和通畅工程养护管理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县、乡、村和群众的养护管理责任及义务。该局坚持把农村公路建设质量作为工程“生命线”,严格落实公路建设“四项制度”,严把原材料检验、机械设备准入、工程质量检测、分项工程验收、质量监管程序和资金拨付“六个关键环节”,有效确保了工程质量。

  据通渭县交通运输局统计,2011年至2015年,通渭县共实施农村公路建设项目284项,总投资7亿元,完成投资6.65亿元。目前,全县18个乡镇都通了油路,332个建制村在全市率先实现了通沥青(水泥)路。

  环县农村公路建设架起“致富桥”

  “通村公路是政府为我们农民铺设的便民路、富民路”,演武乡黑泉河村村民张向锋说道,下一步他将整合在家务农村民的流转土地,规模种植核桃、发展林业经济,种植地膜苜蓿、玉米,发展旱作农业,壮大养羊合作社。

  去年9月,庆阳召开了全国农村公路现场会。会上提出,近年来我省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和为民办实事的先导工程来落实,把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农村公路建设的主战场来抓,精准发力、精心组织、精细管理、严格考核,全省农村公路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这其中,仅环县就在2015年完成了1435公里的农村道路建设任务。

  随着农村交通网络的形成,环县县城的客运车辆也延伸到大山深处,农民“出行难”已逐渐成为历史。“过去我们出行只能骑乘摩托和三轮车,一路上颠簸不说,也不安全。现在站点就在家门口,一出门就能坐上公交车,不管刮风下雨,出行不再像以前那样困难了!”在通往县城的客车上,家住车道乡代掌村的孙鸿江感慨地说。

  农村公路,正在成为甘肃农民的增收路、致富路、希望之路。据统计,2015年我省共建成建制村通畅工程11025公里,全省建制村通畅率达到82%,其中兰州、嘉峪关、金昌3个市以及44个县实现了100%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的目标,乡镇客运站和行政村汽车停靠站覆盖全省99.8%的乡镇和87.7%的行政村,切实为陇原广大农村地区脱贫致富提供了有力支撑和重要保障。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_甘肃日报 责任编辑:李秀清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