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泾川公益第一村
召集村里的群众看视频、听讲座,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为村里的留守儿童教儿歌、舞蹈、普通话,给上学的孩子们课外辅导功课,提供看书学习场所;每天给村里的孤寡老人们做饭、送饭,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
去年9月,泾川县王村镇百泉孝谦文化传播中心成立时,北京中安达远科技公司的员工陈娜就被公司派驻到了村里。之后,百泉村里的群众便有了这些新待遇。
在泾川县,捐钱修路、盖学校、建村部……做这些公益事情的人很多。可要说盖楼开馆、派专人服务、每天给农民们教授传统文化知识的公益,这在泾川县还是第一家。
2月19日,百泉村孝谦文化中心的楼门上,“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人心和善厚德载物”的春联十分醒目。进入楼内,宽敞的大厅里桌椅摆放整齐。在多媒体教室,陈娜打开中心开业时的视频,说起中心成立的事。
捐资170多万给章村老家建起新小学,被称为“乡贤”的王军,是北京中安达远科技公司的总经理。2012年2月,王军承包了百泉村一条长期闲置的山沟,想着通过公司运作,恢复家乡古泾州八景之一“百泉漱玉”的景观,做件造福乡亲的好事。没料想,正要实施景区开发项目时,村里的一些群众却不配合。
后来,王军了解到,即使镇上在有的村实施一些重大民生项目,时而也出现这种“不配合”的情况。“说到底,这是金钱、利益至上的思想在作怪。”细心的王军注意到,村民的这种“思想怪病”还有很多,比如:不重视照料老人、许多家庭里矛盾多、乡邻间关系变得淡漠……
何不结合项目去教化人心呢?带着这个想法,王军开始到全国各地“取经”。终于,在潮州、白银的两个传统文化传播机构里,王军找到了“破题”思路。
去年9月26日,在王村镇的大力支持下,百泉孝谦文化传播中心开业运行了。
“之前,我还以为大伙来多是看热闹的。后来,就感觉农村文化缺失的特别严重,不是大家不爱学、不爱听,而是没有创造那样的机会和场所。”陈娜说,在中心里听讲座,环境是完全松散自由的,由于大家没有任何顾虑,还能知道一些对自己有帮助的道理,所以就对传统文化知识变得有兴趣起来。
就这样,从刚开始联系村民要靠村干部和中心广播,到后来干完农活自己过来;从孩子们下午放学后过来,到中午、下午和周末基本都过来;从起先在邻居家给孤寡老人借不出一杯热水,到后来村民们主动给她送来瓜果蔬菜……陈娜发现,村民们在变,这让他深深感到,自己的工作很值得。
新的一年,陈娜按照公司安排,着手策划起了中心的一些新工作。
“饺子餐桌”,召集有空闲的村民们过来,大伙一起包饺子,然后送到村里的老人家里,活动每月一次;联系潮州、白银的两个传统文化传播机构,邀请他们的义工来村里工作,解决义工人手少的问题;针对村民开办为期7至15天的传统文化知识培训班,每期约40人;建起网站,让社会上想来的人都来参加……
“探索把精神文化办成实体,王军是镇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王村镇党委书记林立峰说,农村必须有公益,把精神文化做成实体,这在农村有很大的潜力,去年孝谦文化中心的开办,切中了王村群众的现状,更让百泉村里的民风民俗得到很大改观。
记者 徐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