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尽责奉献四字家训传承三代“铁路情”
张先明老先生和家人
“老爷子”经历了蒸汽机时代,儿子经历了蒸汽机和电力时代,孙子经历了高铁时代……兰州车务段职工张兆斌一家三代经历和见证了火车发展的三个时代,他们用“尽责”和“奉献”这四个字作为“传家宝”,用付出和责任延续着浓浓的“铁路情”。春节临近。本报记者走进了这个由老、中、青三代组成的“铁路之家”,听他们讲述自己家庭和兰州铁路建设与发展的不解情缘。
在党旗下长大
“我出生在旧社会,却是在党旗下长大。”这话出自张先明老先生,他是兰州车务段的一名退休职工,今年已经是82岁高龄了。
只要一提起和铁路有关的事情,老人顿时就来了精神。他告诉记者,1956年,他从山东老家来到了永登中堡火车站,开始为祁连山水泥厂的运输服务。当时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都特别艰苦,住的全部都是土坯房,而且车务段的设备特别差,白天全靠自己的一双“火眼金睛”调车;一到晚上,就要提着一盏昏暗的煤油灯调车。一遇到雨雪天气,整晚都要提心吊胆。
“西北的冬季比较寒冷,特别难熬,再加上思乡情结作祟,让整个冬天变得十分漫长。由于常年在户外工作,有时候会冻肿手脚。记得在永登中堡火车站时,为了让寒冷的夜晚好过一些,许多职工一听到拉煤的火车经过,就会偷偷地跟着捡拾从车上掉下来的碎煤块,用它来生火取暖。”张先明说,一年中最难熬的时间莫过于冬季,但是慢慢地当他热爱上这份工作后,难熬的日子变成了一种责任和坚守。
铁骨大汉的柔情
张先明老人是从山东来支援西北建设的,山东大汉耿直、豪爽的性格决定了他对4个儿女要求特别严,也成了儿女们心中的“严父”,而且要求他们在工作中一定要身先士卒地冲在前面。
张先明的大儿子张兆斌记得,他曾经在车务段干倒班员时,有一次下夜班后,由于特别累,回到家里倒头就睡着了。此时,正好单位的一个领导告诉张先明,车务段的人手不够,一些工作无法开展,让张先明看能不能想想办法。张先明二话不说,立即赶回家里,将睡得正香的儿子张兆斌从被窝里一把拉出来,让其立即回到单位上班。
殊不知,就是这样一位“严父”,却也隐藏着一股如水的“温柔”。1970年,由于张兆斌母亲的病情恶化,离开了她热爱的工作岗位。之后病情持续恶化,为了医治,就送到石门河医院住院治疗。妻子生病住院期间,张先明这个铁骨铮铮的“山东汉子”,除了照顾生病的妻子外,还为4个儿女扮演起了“母亲”的角色。为了让儿女们也像别家的孩子一样,通过一段时间的自学后,用自己一双粗糙的大手,织起了毛衣,纳起了厚厚的“千层底”,而且,还做得有模有样。
除夕夜看别人团聚
除夕夜,是一个万家团聚的日子。可是在张兆斌儿子张吉晨的记忆中,除夕夜一直是他和母亲两个人的节日,两个人包饺子,两个人吃。尤其当外面的鞭炮声响起,当别人家为跨入新一年举杯欢庆时,他们母子俩只能眼巴巴地羡慕人家团聚的幸福。因为,每年的这个时候,张兆斌都是在铁路段的岗位上度过。张兆斌给记者粗略地算了一下,他在段上干了15年,但期间只在家里过了一次除夕。
最让张兆斌愧疚的是,并不是春节不能和家里人一起吃个团圆饭,而是不能尽父亲的责任,好好照顾儿子的生活和学习。他告诉记者,张吉晨上小学时,曾写了一篇日记,当老师将这篇日记当着他的面念出来后,他这个“有泪不轻弹”的铁路男儿顿时热泪盈眶,一股愧疚之情油然而生。
三代人的“传家宝”
在张先明家里,有一个“传家宝”,它既不是金银首饰,也不是古玩字画,而是四个字——“尽责”、“奉献”。一家三代人,为了践行这四个字,通过一代一代的言传身教,默默地传承,让他们无怨无悔地坚守在了铁路第一线。
1985年,张先明的大儿子张兆斌从部队转业到永登中堡子火车站,开始了他的学徒生涯,每天重复干一样工作——摇旗发车。“做人要耿直,交朋友要以诚相待,干工作要踏踏实实。”在张兆斌的记忆中,这是父亲张先明对他说的最多的几句话。有趣的是,张兆斌和他父亲两代人,都曾为祁连山水泥厂的水泥运输服务做过保障工作。
2013年,张兆斌的儿子张吉晨从天津城建大学毕业后,到了兰西车务段工作。
可是去年9月份,爷爷生病住了院。当张吉晨去医院看望时,爷爷再次拉住他的手,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上班时,一定不要喝酒,不要抽烟。年轻人,要能吃苦,要有奉献精神。”这次,张吉晨没有觉得可笑,听完爷爷的话后热泪盈眶。
常言道,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奉献和责任不仅是张先明老人干了37年铁路工作的精神源头,也成了一个和谐家庭的“传家宝”,他传给儿子,儿子又传给孙子,谱写了一家三代人的浓浓“铁路情”。
记者 魏奇峰 实习生 曹立鹏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