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群众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居民乐享多彩生活
中国甘肃网1月29日讯 据鑫报报道 (记者 张小燕 通讯员 晁昊蕾) “咚咚锵咚咚锵……” 1月26日19时许,随着安宁鼓舞的跳起,以“魅力安宁 和谐之春”为主题的“安宁区2016年迎新春群众文艺汇演”在安宁区职业技术学院大礼堂精彩上演,独唱、小品、舞蹈、相声,一个个由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精彩文艺节目引来观众的阵阵掌声。
近年来,安宁区抢抓“一路一带”战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机遇,加大力度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推进辖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丰富多彩的各种节会活动,让许多颗平凡的心激越地跳动,群众真正成为了基层文化活动的主角。
政府多元投入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提升
“有了社区文化活动室,我们这些文艺爱好者就有了一展身手的平台”。夕阳红健身舞协会的王阿姨激动地说。尽管文化活动室没有豪华的舞台装饰,没有先进的灯光音响,没有专业的表演人员,却大大活跃了社区居民们的文化生活,引领着社区文明新风尚。
近年来,安宁区加大文化硬件设施建设,共建成国家级二级图书馆、国家级二级文化馆各1个、文化广场3个、精品文化活动中心3个、街道文化活动中心5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4个、社区文化活动室29个、社区图书室25个、“农家书屋”15个、社区文化共享基层服务点18个、村级文化共享基层服务点10个。“农家书屋”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图书馆、文化馆全部实现了免费开放。区政府将建设区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兰州鼓子传习所三个项目作为为民兴办实事列入政府计划,并加以实施。基本形成了“区有两馆、社区有一室”的建设格局,分级化、网络化、覆盖广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具雏形。有了政府支持,辖区文艺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目前已拥有兰州八音秦剧社、陇原红艺术团、荧光舞蹈队等近60支文艺团体,他们不为名不为利,图的是一种精神享受,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抒发渲染。
文化活动天天有
群众踊跃当主角
“过去社区干部一到演出时就愁没有演员,得给群众做工作。现在反过来了,愁的是节目太多,演员太多,都是精心准备的,不上谁的也不行。”区文化馆的文艺干部说。
每年春节期间,安宁区的社区文化广场都会变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在遍地开花的广场文化活动中,白发苍苍的老人踏着青春的旋律起舞,一脸稚气的孩童在大人的陪同下嬉戏玩耍。每场演出都是台上乐曲悠扬、舞姿翩跹;台下人如潮涌、掌声雷动。即使是隆冬时节,文艺爱好者也会用他们的激情让冬日里的广场热情似火。
近年来,安宁区进一步加大文化惠民工程步伐,以“文化安宁”建设为主题,以“一会一赛三节”(报恩寺文化庙会、兰州国际马拉松赛、春节、兰州桃花旅游节、社区文体艺术节)为主线,依托现有文化阵地,大力推动社区文化、广场文化发展。通过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奏响了文化促和谐、文化促发展的最强音。“和谐之春”基层群众春节文化系列活动、黄河风情文化周活动、桃花旅游节文艺演展演、秦腔名家演唱会、广场舞健身大赛、安宁田园书画展、“文化安宁”成果展等各类主题的文化活动此起彼伏,高潮迭起。年平均组织大、中型文化活动30余场次,群众文化呈现出“天天有活动,月月有赛事”的良好态势,不仅使广大居民感受到参与的乐趣,也极大的丰富和提升了辖区的文化氛围。
文化精品创建
让“文化安宁”建设再增新内涵
“咱们社区也有了自己的文艺团队,看自编自演的文娱节目,感到非常高兴,也挺亲切”。56岁的王美华是一名文艺爱好者,早些年,拉二胡,扭秧歌是她的拿手戏,这些年撂生了,现在看着社区里其他同龄人文化活动搞得风生火起,心里就有一种按捺不住的萌动。
为加快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提升群众文体品位,2016年安宁区将启动实施“一街一品、一社一特”群众性文体精品创建工程,力争每个街道在年内创建1个文体活动品牌,每个社区创建1个特色文体活动。同时启动“特色文体示范社区”工程,力争每个街道建成1个特色文体示范社区。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群众性社区文化精品,努力形成人人参与“一街一品、一社一特”群众性文化精品创建工程的浓厚氛围。这给辖区群众文化的进一步繁荣带来了新的契机。
文化惠民之风轻拂,百姓幸福之花绽放。在安宁这片蕴含着丰富历史人文积淀、充满生机活力的热土上,群众文化活动犹如雨后春笋,生根、发芽,并呈现出无比强大的生命力,为加快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和“文化安宁”建设谱写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