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兰州市精准扶贫考核现场见闻之三
年入好几万劳务创收撑起农家半边天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近年来进城务工成了不少农民朋友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连日来,记者在跟随2015年度兰州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考核组深入榆中县部分乡镇进村入户后了解到,许多外出打工的农家子弟,靠自身的手艺、技术,一年下来仅劳务收入就达好几万元,撑起了家中经济增收的半边天!
开出租,年入好几万
今年30多岁的王乃平在榆中北山贡井乡地湾村出生长大,家有50多亩山地,多年来靠种植洋芋、玉米等农作物为生。一年到头,收入最多只有1万多元,于是他决定外出务工。他带着妻子到了兰州,夫妻俩先后申请办理了出租车服务手续,开起了出租车。除去出租车经营的成本投入,一年的劳务收入可保持在7万元左右。
“王乃平的打工收入,确实非常可观。截至2015年12月,全村313户村民中,已经有32位村民陆续在兰州从事了出租车行业。从事这个行业收入较高,大伙儿都很努力!”提起村民外出务工增收的情况,地湾村党支部书记周健荣说,32位从事出租车经营的村民,年务工额可达22万元左右,户均年收入为7万元。
凭借技术,建筑工地挣“大钱”
据了解,在地湾村共有150多人外出打工,其中:女性一般从事餐饮等行业,人均年收入为2万多元;约40%的男性,他们大多选择在建筑行业务工,人均年收入为3万多元。
50多岁的王克虎年轻时学会了瓦工手艺,所以在大小工地上都吃得开。几年来,他靠自己的瓦工技艺担任砌墙的大工,“工地管吃管住,每天按200元工钱计发,每月按25天算其收入至少有5000元,一年至少打工8个月就能挣到4万元!”
另外,地湾村还有许多留守在家的130多位青年人(以妇女为主),他们自发在家门口通过当地合作社做起了雇工。按照雇工工资标准计算,每年人均可获得1.3万元的劳务报酬。
劳务创收,加快农户脱贫步伐
1月28日,记者从榆中县相关部门了解到,2015年以来,全县劳务输转10.8万人(次),实现创收达到20.48亿元,创收额较上年增长0.48亿元。
榆中县相关领导在与全市2015年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榆中大片区考核组进行工作对接时透露,近年来由县辖农村到外地务工的群体中,有不少人员在兰州等地做起了建材、水灌设施零部件等经营,他们以个体工商户的身份通过批发零售为家庭增收,加快了脱贫的步伐。
记者 曾梧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