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脱贫路上不落后的后沟村
榆中南部山区唯一喷灌设施和自来水全覆盖的村
村民宰杀年猪准备过春节
“榆中南部山区唯一一个喷灌设施的村、唯一一个自来水全覆盖的村……”后沟村在榆中县马坡乡,是马啣山北麓的一个小山村,虽然村庄名称中带有“后”字,但在脱贫奔小康的路上,后沟村并没有落在后面,在“联村联户”及“精准扶贫”行动中,后沟这个小山村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村容村貌、基础设施到群众观念、经济收入都有了较大提高。2015年,人均纯收入达到6500元以上,实现整村脱贫。
小山村漂亮起来了
2016年元月,尽管是数九寒天,榆中县南部山区的马坡乡后沟村阳光灿烂,一进村记者感觉眼前一亮:水泥村道平平整整、房前屋后干净整洁、院墙壁白白净净……
乡亲们早早地开始做过年准备,村子里一块空地上,几位村民正在杀猪;村民们开着自己的小轿车、摩托车进进出出,在外面忙碌了一年的人们正陆续回家,人们脸上洋溢着笑容,山村里弥漫着节日前的氛围。
“2014年秋后我第一次来到这里时,看到的是坑坑洼洼的土路,低矮破旧的房屋,粪便垃圾遍地。晚上,村里漆黑一片,没有任何文化活动,村民们都猫在家中。”驻村扶贫工作队长、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团委书记王挺巍介绍说,自从“联村联户”、“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在这个不到400人的村子里,“精准扶贫”项目投入达到了550多万元。
“‘精准扶贫’,就是解决农户最需要解决的困难,帮办与群众生产最密切的实事。”市统计局办公室副主任、后沟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朱安民介绍,各联扶单位着眼于民生实事,从用水、住宅、照明灯生活细节入手,医疗专家义诊送药,为村民开展健康体检,桩桩件件都办到群众的心坎上。发生在身边的变化极大地激发了农户建设美丽家园的热情,在联扶单位的引导下,农户踊跃投身到村容村貌的整治中,拆除残垣断壁、进行墙体修补、修建景观文化墙、清理垃圾。一场整治攻坚战过后,后沟村实现了由败落脏乱到整洁靓丽的华丽转身。
自来水通上了,道路硬化了,路灯亮起来了,村庄干净了,村民的心里也亮堂起来了。
村里的小伙子再也不愁娶不上媳妇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后沟村地处二阴山区,全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60户195人,其中低保户20户65人,五保户6户7人。在改善生活设施同时,联扶单位干部与村民合力打基础、强产业、断穷根。
紧紧围绕整村脱贫目标,通过调查研究,联扶干部们把培育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第一抓手,通过市县联动、组团发力,着力培育发展富民产业,重点扶持贫困农户发展冷凉型蔬菜、中药材种植等特色产业。各联扶单位先后投入178万元,新建了1座1000m3的蓄水池,铺设3000米的PVC管道,实施节水灌溉项目,全村新增高效灌溉面积500多亩,原有的200多亩水浇地也得到了改造提升。目前,后沟村户均水浇地达到了7亩以上,实现了宜菜地喷灌设施的全覆盖。节水灌溉这一惠民举措,不仅使后沟村成为了榆中县南部山区唯一一个喷灌设施全覆盖的村,也为后沟村扩大冷凉型蔬菜种植,全面建成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去年,后沟村改造后的喷灌菜地种植的菜花获得丰收。由于这里海拔高,不需要喷洒农药,出产的蔬菜品质优良,每斤菜花的收购价在1.8元左右,每亩菜地收益6000到8000元。
“村里的小伙子再也不愁娶不上媳妇了。”说起后沟村变化,村民赵希贵这样表达自己喜悦的心情。
干部村民齐心合力奔小康
村民与干部的关系融洽了,扶贫工作也容易开展。后沟村在基础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村上成立了专门的“项目建设质量监督小组”,驻村单位干部以及村上热心公益事业、群众中威望较高的村民共同参与,对每个项目的实施进行全程监督。发生在身边的变化极大地激发了村民地热情,在村容村貌整治中,村民都是自愿参与、积极配合。
后沟村的基础设施基本完善起来了,2015年人均纯收入达到6500元,实现整村脱贫。
“后沟村地处兴隆山、马啣山之间,海拔较高,自然风光比较好,是避暑的好地方,比较适合旅游休闲。下一步将和各联扶单位商量,对河道进行治理,把生态环境保护好,支持、鼓励村民开办农家乐,增加村民的收入。”王挺巍说。
首席记者 田小东 记者 彭维国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