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正宁农村党组织带富一方群众
通讯员 师正伟
村官选对了,经济发展了;产业链形成了,党员致富能力增强了;协会成立了,农民增收步伐加快了……正宁县以基层党建引领精准扶贫,为精准扶贫工作增加了活力。
让“市场型”村官带领农民致富
正宁县永和镇罗川村农民过去一直有单家独户养家鸡的习惯,但始终没有形成规模。常年从事禽蛋贩运生意的彭会锋担任村支书后,采取扩大规模、优化品种、统一销售的办法,加快了畜禽产业发展步伐。目前,全村千只以上笼架规模养鸡户达到250户,鸡饲养量达到10万只,年产值达110万元,全村养鸡户户均年纯收入达4400元。
正宁县把知识丰富、信息灵通的个体户、私营企业家和回乡青年吸收到村“两委”班子中来,打造了一支“市场型”村干部。目前,全县现任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中,种植、林果、养殖方面的科技示范户占到了65%;农村二、三产业带头人占到了35%;懂农技、会管理、熟悉商贸流通的占85%以上。
让农民党员在产业链上竞风流
宫河镇党委动员全镇100多名党员致富带头人与贫困党员、贫困群众结成了帮扶对子,并按照“协会+农户+基地”的模式,在王录、雷村、南庄等村建立5个千亩药材种植基地,带动全镇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使全镇药材种植走了总量扩张和品质提升并举的局面。
正宁县积极探索在特色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使更多的党员和致富能人聚在产业链上,形成了有一定示范带动效果的产业区域,辐射带动了重点产业稳步推进。目前,全县共建立各类“党群致富联合体”128个,培养党员致富“明星户”940个,已结成帮扶对子3255对,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1710名,连接带动农户2.1万户,生产经营范围已延伸到种植、养殖等主导产业及与其相关联的储运加工领域。
让农民在“支部+协会”中得实惠
宫河镇彭姚川村家家户户种植大葱,然而,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一些大葱贩运户缺斤短两,致使一些客户慕名而来,败兴而归。2015年,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村上及时成立了大葱经销协会,采取“协会+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协会统一组织会员按照绿色大葱种植规程开展标准化生产。全村常年种植大葱1万余亩,产量2000多万公斤,收入1800多万元,户均收入2460元。
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市场风险,正宁县按照“党组织管协会、协会促产业、产业联农户”的思路,积极探索“支部+协会”的运作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24万亩,出现了“订单苹果”“订单药材”,让农民吃上了“定心丸”。至目前,全县已登记注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93家,年销售各类农产品3.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约9000万元,辐射覆盖10个乡镇94个村,连接带动农户2.73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