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法耀陇原丨数据跑路 脚步丈量——兰州枣林西社区织密精准服务“微网实格”
【专题】“沿着总书记的足迹 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专题】2025年全国网络普法行·甘肃站活动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程健 宋芳科
2024年9月1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兰州枣林西社区考察时强调,社区工作根本上是为了社区居民的幸福生活,关键是要搞好服务,特别是要抓好“一老一小”这两个重点。城市治理一定要夯实社区这个基础,社区建设好了才能真正造福广大居民群众。
8月20日下午,由中央网信办、司法部指导,甘肃省委网信办等12家单位主办,中国甘肃网承办的“e法耀陇原”全国网络普法行甘肃站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兰州安宁区,来自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商业媒体平台及甘肃省内新闻网站的30余名媒体记者来到枣林西社区,沿着“田字型”基层治理脉络,探访一张小网格如何撬动万户大治理。

“以前总担心一个人在家出意外,现在网格员隔三差五就上门,心里踏实多了。”82岁的独居老人潘奶奶用这番话,点赞网格员王彤、程婷婷的贴心服务。据了解,该社区依托网格化治理,把特殊人群全部纳入“常敲、常叩、常访”清单:谁家有独居老人、谁家暖气不热、谁家下水道堵塞,网格员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时间处置。
“我们把支部建在网格上,把党员划入网格中,把服务送到网格里,实现‘一网兜底’。”枣林西社区党委书记黄丽娟介绍,目前,社区612名党员全部编入网格,楼栋长、志愿者、社区民警、法律顾问等多元力量“进网入格”,形成“一格多员、一员多能”的服务格局。

“小网格”不仅跑得勤,更跑得准。枣林西社区借鉴兰州“民情流水线”做法,建立“收集—办理—反馈—监督”闭环机制:网格员每日巡格,通过“线上微信群+线下入户”双线收集诉求,办理之后进行公示反馈,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每年供暖季,社区对4520户集中供暖家庭开展“访民问暖”大走访,网格员提前接受专业培训,入户解决排气排水、阀门开关等“关键小事”,对现场无法解决的30余件建立台账跟进解决。
“习近平总书记叮嘱我们‘把更多时间用在服务群众上’,减负后的社区干部腾出手来,一门心思进网入格。”黄丽娟说,会议、文件、督检考同比分别下降50%、21.4%、66.7%,证明事项由25项减至5项。她说,“减负不减责、松绑不松劲”,腾出的精力全部投入网格精细化服务。

同时,大学生志愿者在社区儿童乐园为小学生免费托管辅导作业,幸福兰州长者食堂为60岁以上老人提供3—11元不等的优惠餐,老年课堂开设书法、合唱等7门课程,每周座无虚席……
枣林西社区的生动实践,正是兰州市“田字型”基层治理体系的缩影。
去年以来,兰州以党建为牵引,横向夯实“镇街—村社—小组”三级堡垒,纵向打造“市级大中枢—县区指挥部—镇街主阵地—村社桥头堡—网格前哨所”五级指挥链,建成8169个全科网格、1200个“小兰网格阵地”,累计办结网格事项161.7万件,群众诉求一次性化解率95.5%,今年上半年刑事、治安案件立案数同比分别下降17.9%、6%。

如今,枣林西社区的“小网格”已升级为居民的“幸福圈”:24小时便民服务驿站里,快递小哥、环卫工人能歇脚喝水;议事区内,物业管理、邻里纠纷现场调解;党群服务中心里,孩子们写作业、老人唱红歌、书法爱好者挥毫泼墨……
一个个“微场景”串珠成链,让“治理”二字有了触手可及的民生温度。
而“小网格”所持续释放的“大能量”,正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转化为千家万户的幸福笑颜。

- 2025-08-20青春聚力·驰援榆中|小小剪刀传温情 安置点里的暖心义剪
- 2025-08-20敦煌阳关保护区首次监测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蓝胸佛法僧
- 2025-08-20e法耀陇原|庆阳:法治护航数字经济 黄土大塬崛起“中国算谷”
- 2025-08-20青春聚力·驰援榆中|青年党员付学进:泥浆裹足不言苦 星光在肩勇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