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聚力·驰援榆中|青年党员付学进:泥浆裹足不言苦 星光在肩勇担当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狄东阳 宋芳科 程健
青年党员付学进:泥浆裹足不言苦 星光在肩勇担当
兰州榆中山洪灾害,220.2毫米的降雨量导致榆中南部山区102.2公里共51条公路被阻断,多座桥梁在洪水中变形……
临夏公路发展中心青年党员付学进和队员挺身而出,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于抗洪抢险和保通保畅工作中,在泥泞与洪流中筑起一道道防线。作为公路抢险队伍中的先锋力量,在打通“生命线”的征程中,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铮铮誓言,书写了一名公路人的赤子情怀。
闻汛而动逆向冲锋战洪流
8月7日晚,暴雨如瓢泼般倾泻而下,单位应急工作群里的防汛信息一条接着一条,在路上巡查的他心头的不安越来越浓。当榆中县突发山洪的汛情传来,他第一时间向组织请缨,要求加入首批抢险救灾队伍:“让我去!我有夏河泥石流、积石山地震、陇南抗洪经验,一线需要我!”接到中心救援指令的刹那,他早已将个人安危抛之脑后。赶赴重灾区的路上,他一路心急如焚,时不时摇下车窗,探着头在洪流中辨认路线。抵达马莲滩村的那一刻,眼前的景象让人心沉——原本的道路被2米多厚的泥石流吞噬,曾经坚实的路基完全没了原有的模样。漆黑的夜中,挖掘机的轰鸣声夹杂着洪水的咆哮声,心急如焚的他转身对队友大喊:“大家抓紧时间,灯亮了,路通的就更快了!”当携带的应急照明设备和无人机高空射灯的灯光穿透黑暗,将现场照亮如白昼时,他才稍松了口气,随即又加入到与兄弟单位抢通“生命线”的战斗中……

鏖战泥淖血肉熔铸生命线
榆中县马莲滩村抢通战打响后,付学进便像拉满的弓弦,一刻也不敢放松。他带着队员扎进满是泥泞的河道,机械的轰鸣声、铁锹碰撞石块的声响里,藏着与时间赛跑的急切。遇到机械无法清理的巨石,他率先俯下身与队员们徒手一点一点往前挪动……冰冷的泥浆早已顺着裤脚灌进雨靴,每走一步都像拖着千斤重物,谁都顾不上倒一倒鞋里的泥水。忽然,看到不远处救援人员背着一位老人,深一脚浅一脚的蹚过齐膝的河道,老人紧紧攥着救援人员的衣襟,眼里的慌张被那双手稳稳托住。那一刻,付学进眼眶湿热,眼神却更加坚定执着:“快点,再快点,他们就多一分希望!”
历时二十多个小时,当一辆接着一辆的救援车辆顺利通过时,脸上、身上沾满泥浆的队员们才敢瘫靠着机械稍作休整,进村道路的抢通,为后续救援工作赢得宝贵时间,更成为这场抢险保通攻坚战里最滚烫的勋章。
匠心护航细微之处筑安澜
“抢通不是终点,保通才是关键。”专业技术出身的付学进,深知这一点。当抢险队工作重心转向X208线兴黄公路保通保畅时,他主动承担起八门寺村至黄坪村排危拓宽、河道改移、涵洞清理的重任。
面对路基掏空、涵洞被石块杂物堵塞的险情,他跟着抢险队队长、副队长反复勘察现场,结合复杂的灾后地形,提出“引流清淤+拓宽整平”的方案。随后他带着队员们攻坚每一处隐患点,清晰标记涵洞上游河道改造线路,紧盯河道疏浚每道环节;与技术人员在湍急的洪水中勘测涵洞位置,详细检查每节钢波纹管管道对接密封情况,确保严丝合缝。布设临时交安设施时,他坚持“宁多勿少”,多次嘱咐队员要在急弯处摆放锥桶,并在狭窄路段和队员一起一锨一锨地平整地面。在作业现场付学进对安全员再三要求:“要随时观察机械作业和周围情况,保护好自己,一定要注意安全”。他对细节的这份“较真”、专业的执着,早已在抢险队伍中悄悄发了芽,激励着身边每一位抢险队员,筑起“生命运输线”上最牢固的安全屏障。

情暖寒夜同袍心声胜春晖
紧张繁重的抢险任务间隙,驻地简陋的临时休息点,成了队员们短暂恢复体力的港湾。条件艰苦不言而喻,但比寒冷和疲惫更难熬的,是精神上的紧绷与身体的透支。刚回到驻地的付学进,用一声声关切的询问、一句句温暖的话语,驱散着大家心头的阴霾和身体的疲倦。
“累不累?撑得住吗?”“脸色不太好,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别硬扛着,有事跟我说!”这是付学进最常挂在嘴边的话。当无意中听到年轻队员小王嘟囔着“脚疼的厉害,感觉都不是自己的了”,付学进走过去拉他坐下,又端来热水,宽慰道:“赶紧泡一泡,活动活动脚趾!”这份感同身受的体己话、真切的担忧,让远离家人的队员心头一暖,感觉有了坚实依靠。
当X208线的车流重新奔涌如初,当被隔绝的村庄再度升起袅袅炊烟,那些彻夜不熄的抢险灯光,已然化作榆中儿女心中永恒的温暖印记,诠释着“路通则希望生”的坚定信念。付学进与无数公路抢险队员以血肉之躯在险境中挺起的脊梁,不仅托起了受灾群众的生之希望,更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钢铁意志,续写着新时代生生不息的“八棵树精神”。
- 2025-08-16“星海征途·大国重器”航天科技主题展兰州启幕 沉浸式领略大国重器硬核实力
- 2025-08-16生命线上的“双向补给”:他们抢通路 大娘暖透心
- 2025-08-16期刊集群化建设与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召开
- 2025-08-16400余名登山爱好者齐聚天祝大红沟 文旅融合展生态文化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