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敦煌阳关保护区首次监测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蓝胸佛法僧

2025-08-20 17:44 来源:中国甘肃网

  中国甘肃网8月20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张慧雅 通讯员 麻守仕)近日,甘肃敦煌阳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监测人员在渥洼池湿地,首次监测到国家重点保护鸟类蓝胸佛法僧。

  据介绍,在当天的巡护监测过程中,一只在湿地边缘捕食青蛙的中型鸟类,其独特的艳丽羽色引起了大家的警惕,巡护员立即用随身携带的相机抓拍。后经鸟类专家鉴定,其为国家“三有”重点保护鸟类蓝胸佛法僧,因其数量稀少,部分省份已将其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

  鸟类专家表示,蓝胸佛法僧对栖息地环境敏感,其分布变化可反映当地的环境健康状态,也可为评估区域生态恢复提供依据。

  蓝胸佛法僧(学名:Coracias garrulus)属佛法僧目佛法僧科中型鸟类,体长约32厘米,通体淡蓝绿色,翅膀长而宽,背羽为栗色。常以甲虫、蝗虫、苍蝇和蜘蛛等无脊椎动物为食,也食少数较大的动物,比如青蛙、鼠类、蜥蜴、蛇和瘦弱的小鸟等。作为顶级捕食者,该物种具有极高的生物多样性价值和观赏价值。已被列入《保护迁徙野生动物物种公约》(CMS)附录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The IUCN Red List):无危物种(LC),2015年评估。也被列入我国“三有”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蓝胸佛法僧是著名的长距离迁徙物种,每年往返于非洲越冬地和欧亚繁殖地之间,迁徙距离可达上万公里,素有“迁徙狂鸟”之称。此次在阳关保护区的发现,为研究该物种的迁徙路线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近年来,敦煌阳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构建防沙治沙“三道防线”,持续加强湿地生态修复。监测数据显示,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已成为“中亚-印度”候鸟迁徙路线上重要的中转站。此次蓝胸佛法僧的出现,正是保护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有力证明。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