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西北角】郝延强:一方贺兰砚 半世匠人心
郝延强是郝氏砚阁的“阁主”,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贺兰砚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从业近三十年,他从陕北石雕转战贺兰砚台,一路从砚工成长为砚匠。
郝延强出生于陕西省清涧县的石雕世家,自小跟随家中长辈学习雕刻手艺。经年累月,耳濡目染,他成为陕西清涧石雕的第四代传人。1995年,郝延强正式开始贺兰砚制作,原本历时三年的学徒生涯,他只用八个月便掌握了基本的制作工艺。1999年,郝延强创建郝氏砚阁,后被认定为首批中国文房四宝技艺研学基地,并于2022年升级为宁夏贺兰砚博物馆。
“宁夏贺兰砚博物馆”牌匾 段江盼 摄
贺兰石砚是宁夏的传统工艺品,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如果说历史赋予其底蕴,地域加持其特质,那么时代构筑其舞台。贺兰砚的经久不衰与砚石、砚工和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分不开,正是和郝延强一般的制砚人初心不改、顺承传统、依时造势。
郝延强介绍,贺兰砚因砚石产在银川以西40公里的贺兰山小滚钟口而得名,其制作要经过相石、修坯、清底、凿形、精雕、打磨、题刻、覆蜡八道工序,石料上大多绘制图案与中国传统工艺、宁夏地理文化以及前卫流行文化相关。面对一块石料,需先观其色、量其质,反复推敲构思,排版勾勒图案,后顺理走刀,粗凿重刻,精雕细琢,借艺知心,刀落功到,砚成方休。
郝延强常将“根据材料作图”与“据图寻找石料”两种方式相结合,“更多时候需要将这两种方式合在一起,在作图过程中如果石头的结构发生变化,就要改变预设的走向。我常说天人合一是最高的境界,功大而不见功。”郝延强制作砚台,用时数天至数年不等,他并不追求时效,而是以灵感为重。“可能想了三个月,做了三天;也可能几年前没想好又搁置,反复反复,最后突然间做出来。”砚台的方寸之间见郝延强的大匠风范。
郝延强石雕莲蓬 曾知骄 摄
“如果把贺兰砚说成事业,是有点大的,但说我喜欢做这个事儿,还是可以讲的。我在这个行业里面时间算比较久的,而且做得也相对好一点。”郝延强常怀谦虚之心,时有进步之举。他将自己形容为“一个干活儿的”,却做到了石见手艺,行为人艺。
从谋生到营生,自砚工到砚匠,郝延强在技艺上精进,在风格上求变,在情感上如一,砚台严肃与活泼并重,技艺传承与新生并行。郝延强介绍,他现在从事的制砚技艺和幼时研习的石雕工艺相似,但二者的制作理念与使用场景有所差别。为保证砚台的功能性与实用性,砚池所占比例需大于整块石头的一半,否则则为石雕。因此,他不只是一位砚匠,更是一位石匠。
郝延强讲解砚台陈列 孙兴菊 摄
郝延强带过的徒弟中,十余人被评为西夏区级非遗传承人,多位被评为银川市级非遗传承人和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从2010年开始,贺兰砚制作技艺传承保护基地与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实用工艺美术系雕刻专业开展工学合作模式,期望让贺兰砚制作技艺走近年轻一代。而今,郝延强重启西夏区军马场内的300余平米的旧时制砚之地,将其改造成为贺兰砚技艺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段江盼,2023级硕士研究生孙兴菊,2023级硕士研究生曾知骄;指导老师王强、张维民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 2024-07-31【重走西北角】宁夏石炭井:资源枯竭型城市走出绿色转型新路子
- 2024-07-31【重走西北角】“绵阳造”玻璃: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
- 2024-07-31【重走西北角】从青洽会看青海经济的绿色脉动
- 2024-07-31【重走西北角】一碗羊肠面,四代手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