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西北角】绵阳炳林毛笔:笔尖上的百年技艺
在绵阳市涪城路,坐落着一家面积不大但样式齐全的毛笔店铺,吸引书画爱好者在此驻足。这些毛笔均由炳林毛笔的省级非遗传承人罗松打造。
距店铺十七公里的丰谷镇,一座仿古民居静静地矗立在涪江边,门前挂着的一块四方金属奖章牌上写着“炳林毛笔制作基地”。
“传承就是要靠坚持”
从甲骨文上残留的朱书和墨书,到战国时期的竹杆毛笔,再到秦汉时期的制笔技艺革新,毛笔始终伴随着中国文字与美术的发展,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炳林毛笔作为毛笔制作技艺中的佼佼者,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清康熙年间,罗氏家族随“湖广填四川”的大规模移民迁入四川绵阳三台县,开设了第一家毛笔店铺,招牌为“三台青云阁自造湖笔”。“当时我们整个家族都在从事毛笔制作,被人们统称为‘罗笔客’”。据罗松介绍,当年的“三台青云阁”不仅制作、售卖毛笔,更是一个集制墨、造纸工艺于一体的工坊。
半成品毛笔 谢芷青 摄
随着钢笔、圆珠笔等现代书写工具的普及,许多毛笔厂家纷纷倒闭,毛笔行业一度陷入低谷。罗氏家族也逐渐缩小产业规模,专注于毛笔制作。凭借精湛的技艺和对质量的严格把控,炳林毛笔定位中高端市场,保持了一定的竞争力,使其顺利度过行业发展低谷期传承至今。
近年来,国家对非遗发展从资金扶持到宣传推广给予了全方位的支持,非遗的传承再一次焕发出强大生命力,毛笔行业也逐渐迎来复苏。2011年,“炳林毛笔制作技艺”被列为“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能够有一座自己的毛笔制作基地,是罗松的爷爷罗炳林生前未能完成的愿望。罗炳林老先生从15岁学艺至85岁去世,倾尽70年心血于毛笔制作。罗松自幼跟在爷爷身边,接受这份耳濡目染的熏陶。为纪念爷爷的一生奉献,罗松决定将家族品牌“罗笔客”更名为“炳林毛笔”,2018年,“炳林毛笔制作基地”也顺利建成。
经过多代传承人的不懈努力,炳林毛笔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在第六代传承人罗松这里,他更是将祖辈的传统技法与现代书画家的需求相结合,制作出了更加精美、实用的毛笔。如今的炳林毛笔不仅深受国内书画家的青睐,还远销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国家,年销量达十余万支。
“每个步骤都很重要”
跟随罗松走进他的工作室,氤氲着羊毛、湘妃竹与檀木混合的气味扑鼻而来。“毛笔讲究四德,即‘尖齐圆健’,达到这个标准的毛笔才是好毛笔。”罗松左手捏着笔管,右手捋着笔肚,笑着解释道。
在弥漫着独特香味的工坊里,罗松为笔者一一展示制笔中的每个流程。去绒、脱脂、理毛、齐毛、附毛、绑笔头、装笔头、上胶、去杂毛……制作笔头至少需要一百四十道工序,极其繁琐复杂,每一道工序都考验着制笔人的耐心,需要十足的功力才能做出一支上好的毛笔。
罗松介绍非遗小镇建设情况 谢芷青 摄
按照笔头材料分类,毛笔主要分为羊毫、狼毫和兼毫。
被问及哪个制作步骤最重要时,罗松认真地回答“每个步骤都很重要”。说着,他搬来一个装满了长短不一、未经脱脂的羊毛的黑色木盒,“你们看,这些长毛主要来做大笔,短毛用来做小笔”。接着,罗松又起身走到架在水盆上的案板前展示刚齐好的毛。案板旁还散落着梳子、牛胶等制作材料和许多毛笔成品,水盆里倒映着他专注的脸庞。
罗松的目光又落到窗前,那里有一串正在晾晒的笔头。晾干后,它们将被装入笔杆,出现在万千书家手上。罗松指着那串笔头示意,“那就是做好的笔头,笔根已经涂过松香,(羊毛都)固定在一起了。”
“我要带着大家一起富起来”
除了炳林毛笔非遗传承人,罗松还有另外一个身份——绵阳市非遗协会秘书长。现在,罗松正忙于非遗游学纪念园和传承基地的项目建设和规划。“园区正在建,再有一个月就可以投入使用。”罗松说。整个园区占地约5000平方米,入驻了特色食品、布艺、扎染、棋艺、快板等四十多项绵阳市政府认证的非遗项目。建成后,园区将用于游学实践、对外接待和非遗文化展示。
炳林毛笔制作基地 谢芷青 摄
建设非遗游学纪念园和传承基地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我想带动整个非遗行业的传承人一起致富”,罗松说。除了炳林毛笔,丰谷镇还有鑫田粮艺、天佑烧坊、涪城扎染、抓油饼子、牛角雕艺等众多非遗,是个不折不扣的非遗小镇。罗松觉得,只有通过这些非遗项目带动地区经济增长,才能展现出非遗行业的发展潜力,从而吸引更多人主动传承和发扬非遗文化。
近年来,电子商务发展迅速,许多传统行业通过“互联网+”焕发了新的生机。罗松也计划在园区进行线上直播带货,进一步扩展炳林毛笔的销路,扩大炳林毛笔的知名度。
在不断发展“炳林毛笔”的同时,罗松还心系助残事业,与绵阳市残联合作,对热爱传统文化的残疾人进行培训,并与其签订居家灵活就业协议。也正因此,炳林毛笔制作基地还被评为“绵阳市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基地”及“残疾人双创实训基地”。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1级本科生张佳鑫、谢芷青,2023级本科生齐煜衍;指导教师张华、周兆瑜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 2024-07-29【重走西北角】景泰:致富枸杞别样红
- 2024-07-29【重走西北角】贺兰县金贵村:产业兴起来 村民富起来
- 2024-07-29【重走西北角】张建军:用歌声唱出“花儿”的美
- 2024-07-29【重走西北角】铁笔生花 匠心传韵——记宁夏葫芦烙画传承人陈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