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 2024重走中国西北角 >> 宁夏线

【重走西北角】张建军:用歌声唱出“花儿”的美

2024-07-29 15:18 来源:中国甘肃网

  “花儿”是传唱于中国西北地区的一种民歌。当地人说,他们唱“花儿”就像是在说心里话。

  近日,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中国甘肃网组织的第十四届“重走中国西北角”宁夏小分队对“山花儿”传承人张建军进行了专访,听他讲述与“山花儿”的故事。

  “花儿不是用来炫技的,花儿就是真心话”

  提起“花儿”的历史,张建军滔滔不绝。

宁夏“山花儿”传承人张建军

  据张建军介绍,“花儿”主要流传于西北甘青宁新地区,甘肃的“洮岷花儿”,青海的“河湟花儿”以及宁夏的“山花儿”已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种“花儿”各有特点,除了演唱时使用的字腔方言不同外,音调曲令也有所区别。但三种“花儿”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在演唱时,通常都保持曲令不变,歌词都采用即兴编唱。

  宁夏南部山区,群山环绕,山大沟深,所以宁夏的“花儿”被称为“山花儿”,又叫“干花儿”或“山曲子”。相比于其他“花儿”,“山花儿”中融合了信天游、爬山调中的一些元素,形成了自身特色。

  “最古老的‘山花儿’其实唱的就是百姓的真实生活和真情实感。”说着,张建军就唱起了一首经典“山花儿”,“走了,走了,走远了,远远的不见了,眼泪的花儿飘满了……”

  在张建军看来,“花儿”的精髓就在于歌中传递的情感。他借用“花儿王”朱仲禄的一句话来形容自己对“花儿”的理解:花儿不是用来炫技的,花儿就是真心话。

  “‘花儿’早已融进了我的血液”

  提起“花儿”,张建军最先想到的就是他的父亲,他将父亲视为自己的启蒙老师。“我父亲当时是向阳院里‘三边剧社’的主理人,我从小在剧社里长大,耳濡目染,时间长了自然就会唱了。”

  1986年,22岁的张建军从部队复原后,来到盐池县文化馆工作。一次机缘巧合下,遇到了时任宁夏歌舞团团长的艺术家安妮。后拜师安妮学艺,正式踏上了民歌演唱的道路。

  “安妮老师主要教我唱西北地区的各类民歌,不只是‘花儿’,还有信天游、爬山调等,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这些地方的传统民歌我基本上都学过。”

  后来,随着张建军对“山花儿”的了解加深,他越钟情“山花儿”,开始专注于“山花儿”的传唱,这一唱就是近四十年。

  几十年来,他走遍山区搜集、整理“山花儿”相关的曲令素材,只为了将“山花儿”这门原生态的民间艺术保留下来。

  经过一代代传承人的努力和国家的支持,“花儿”的价值最终被发掘和认可。2006年,“花儿”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往后的十几年,张建军曾多次代表宁夏参加中国西部民歌(花儿)大赛及各种演唱会,先后获得“西北青年花儿王”“西北花儿王”“西部民歌(花儿)歌王”等称号,让宁夏的“山花儿”红遍全国。

  张建军说:“这么多年,‘花儿’早已融进了我的血液。”

张建军在教学生唱“山花儿”(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想让‘花儿’一代代传下去”

  “目前宁夏‘山花儿’传承人一共有五代,我是第三代传承人之一。”在张建军看来,传承“山花儿”不仅要靠他们这些非遗传承人,还需要发挥新生代的力量。

  张建军曾多次参加花儿进校园活动,并且每年都利用寒暑假时间在盐池县文化馆内开办公益“红领巾花儿传承班”,教小学生们唱“花儿”,让孩子们感受“花儿”的魅力,培养他们对“花儿”的兴趣。

  张建军目前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教学和宣传上。随着老一辈传承人的相继离世,很多与“花儿”有关的曲调和故事可能会随之消逝,他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将它们传承下来。

  张建军说:“我想让更多人了解‘花儿’,想让‘花儿’一代代传下去。”

  (作者杨可、刘小靖、杨丽楠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张维民、王强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