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 2024重走中国西北角 >> 宁夏线

【重走西北角】铁笔生花 匠心传韵——记宁夏葫芦烙画传承人陈湘军

2024-07-29 11:13 来源:中国甘肃网

  葫芦本朴,人绘其华彩;葫芦本寂,人赋其福音;葫芦本无灵,人予其魂魄,使其跃然成瑞,寓意福禄绵长。

  7月14日,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中国甘肃网组织的第十四届“重走中国西北角”宁夏小分队对第六批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美术——民间烙刻画(葫芦烙刻画))传承人陈湘军进行了专访。

  陈湘军身着一袭盘扣褂,趿着黑底金纹布鞋,正在摆放自己待售卖的烙画葫芦。“我的日常就是这样”,他边整理葫芦边跟我们说道,丝毫不因外界的打扰而分心。陈湘军的店铺坐落在银川市漫葡小镇的一隅,店铺牌匾上写着四个大字“陈氏烙画”,他还将政府授予的证书匾牌正对着街道置于店铺的桌子上。

  “坚持总会给我答案”

  忙完今日的开张准备,陈湘军安坐下来说道:“自小我就跟在父亲身后,学习木板雕刻和葫芦烙画的技艺。”

陈湘军店铺内葫芦烙画一览 刘小靖 摄

  这位来自哈尔滨的匠人,操着一口地道的东北腔。陈湘军的童年,是伴随着父亲东奔西走的身影和木板画度过的。线条流畅的木板刻画,不仅装点了乡邻的木柜,更是在他年幼的心灵里埋下了葫芦烙画的种子。

  2007年陈湘军因工作调动来到宁夏银川,2016年他在银川成功申请了县区级非遗传承人称号。2020年陈湘军申请了市级非遗传承人称号,并在这一年正式开了自己的店铺——“陈氏烙画”。

  这家店铺的每一个角落,都摆放着各式各样的葫芦烙画作品,它们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这些葫芦是他从艺四十余年的积累,从中可一窥陈湘军从技艺初探门扉到如今炉火纯青的历程。

  2022年,陈湘军迎来了职业生涯中的又一高光时刻——荣获宁夏回族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称号。  

  “葫芦虽小藏天地,伴我云云万里身。”这正是陈湘军与葫芦从结缘到相伴四十余年的真实写照。

陈湘军在进行葫芦烙画 杨可 摄

  “葫芦摸起来圆滑,但实际上是凹凸不平的。”陈湘军说,“年轻时候心浮气躁,总是刻不出一条光滑的线,出错也是常态。但是,坚持给了我答案。”

  “想把葫芦烙画传承下去”

  1989年,陈湘军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专业毕业。“当时还有一份正式工作,但我总想着不能把自己对美术的热爱搁置。”于是,他在工作之余开始对葫芦烙画进行深入的学习。

  在陈湘军的葫芦烙画上,总能看到一些融合的画法。“我烙画的时候会将西画中素描的技法同国画的勾、皴、擦、点、染、白描等技法,一起运用到葫芦烙画的实践中。”

  说着,陈湘军拿起一个朵朵牡丹簇拥盛开的压腰葫芦给笔者展示,“用融合技法绘出的葫芦,会更加立体和生动”,而这个大压腰葫芦也正是他的得意之作。

  在传统的烙画技艺中,由于主要依赖烙铁在葫芦表面产生焦痕而形成图案,作品往往以棕色或深褐色为主,通俗来说,就是棕色素描。

  除了在绘画技法上的创新,陈湘军大胆地突破了传统烙画以棕色为主调的局限,巧妙地运用色彩渲染。他深知色彩是艺术表达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能够极大地丰富作品的情感层次和视觉体验。

  “只有这样,葫芦烙画才能更多人喜欢。”陈湘军说。 

  在陈湘军看来,传承是目前的一大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要依赖于“口传心授”的方式。一个精美的葫芦烙画作品的完成,需要经过多道工序。首先,需精心挑选外形圆润、品相上乘的葫芦作为烙画的基材,经过打磨、晾晒处理后,它才能成为适合烙画的载体。后续通过构图、勾线、熨色、烫刻、烘晕、渲染等一系列精细的工艺步骤,最终绘制出一个精美的葫芦烙画作品。这些复杂的工序吓退了不少学习者。

  为此,陈湘军在银川市初级中学特意开始推广教学烙画艺术,开设了烙画兴趣班。“兴趣的培养应该从娃娃抓起,如果有人学习烙画,那我愿意去尽力教学。”

  “我还在网上开通了账号,主要介绍我自己制作的葫芦烙画,但从不线上售卖。”纯手工制作的葫芦烙画根本满足不了线上的销售量,于是,等待顾客登门便是陈湘军的日常。 

陈湘军用宣纸烙刻《夜宴图》 刘小靖 摄

  天色渐暗,与笔者道别后,又有顾客登门,陈湘军再次忙碌起来。

  (作者杨丽楠、杨可、刘小靖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张维民、王强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