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西北角】兰州新区石门沟村:四代村干部治沙记
兰州新区石门沟村,地处黄土高原西端,腾格里沙漠东缘。
上世纪60年代初,这里寸草不生、狂沙肆虐。风沙吹弯了树干,掩埋了村道,隔绝了村庄。电视剧《山海情》中“风吹石头跑,地上不长草,天上没只鸟”的场景曾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如今的石门沟村,屋舍俨然、绿树成荫,宽阔平坦的柏油路干净整洁。六十多年来,石门沟村四代村干部带领上千名村民扎根沙漠,治沙造林,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他们用世代坚守换来了3500亩沙地新绿。
从40后到80后:跨越四代人的坚守
5月11日,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采访小队走进兰州新区石门沟村,宽阔平坦的村道两旁,白杨树高大笔直,茂密的树叶撑起一片绿荫,一直延伸至村子尽头。
“我们村现在山绿了、天蓝了、风沙小了,生态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都是坚持植树造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村委会会议室里,我们见到了村里第一代治沙干部的代表——86岁的芦临龙,“1961年的村子,天是黄色的,地也是黄色的。”
时任村委会文书的芦临龙和十余名年轻的党员毅然决然地踏上植树治沙的艰辛之路,开启了石门沟村四代人长达六十多年防沙治沙的光辉历史。
水源不足,他们掘井挖水;交通不便,他们用人力扛;资金不足,他们赶着驴车去十几公里外的县城寻找低价树苗;人手不够,他们组织一家老小进沙漠植树……就这样,卢临龙和村干部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7年时间扎下了近500亩的林子。
前任干部们植树治沙的经历,魏治安看在眼里,记在心里。1976年春天,他接任石门沟村党支部书记,接过文书手中的锹镐,成了石门沟村第二代治沙干部,肩负起植树和管护的重任,继续向沙地进军。在他任期的10年时间里,他带领村民植树造林1500多亩,荣获上世纪80年代兰州市“小流域治理先进人物”荣誉称号。
上世纪90年代,魏治安书记将植树治沙的接力棒传递给了以王孝忠为代表的第三代治沙干部手中。彼时,石门沟村沙地治理已经初见成效,村里环境有了些许好转。“三分植树,七分管护”,随着林地规模的不断扩大,树林的管护任务更加繁重,仅靠村干部们轮流管护的方式已经行不通了。加之农村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定居,聘用村民参与管护的方式同样无法实现。近2000亩的树林如何管护、每年近万元的管护费用从哪来,成了让王孝忠最头疼的问题。
为了打破这一困境,王孝忠带领村干部们一方面积极向林业部门寻求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通过种植经济作物、土地租赁等方式扩大村集体收入,用以供给林地管护。王孝忠在认真做好现有林地管护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带领村民植树,1990至2010年间,他们陆陆续续种了20万棵树,为石门沟村增添了千亩林地。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想要打赢石门沟村沙地歼灭战,靠三代人的努力肯定是不够的。如今,以魏万元为代表的石门沟村新一代治沙村干部们正在慢慢成长,植树治沙也更加专业化、科学化。从60年代的“一步一叩首,一苗一瓢水”,到现在的“工程化”造林,第四代治沙干部正沿着前辈们走过的道路,继续开拓创新。
从沙赶人到人赶沙:绝不让沙地前进一步
上世纪50年代,腾格里沙漠不断东移,处于风沙迁徙带的石门沟村饱受风沙侵扰。
“当时风沙大到什么程度呢?在村道上骑车,前半段人骑车,后半段车骑人。”说起曾经村子,芦临龙感慨万分。
原来,当时村道上全是沙子,最深的地方能没过脚踝,自行车根本骑不动,只能把车扛在肩上靠双脚走过去,于是就有了“车骑人”的“奇观”。
“每年春天,一场大的风沙过境,要么把刚入地的种子吹光,把秧苗吹断,要么就是将庄稼全都埋进沙子里。地里的庄稼每年都要种个两三茬,要不然根本没收成。好不容易将庄稼种好,还要定期去田里给麦苗挖沙清沙。恶劣的自然环境经常导致庄稼颗粒无收,为了生计,不少村民选择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当时条件艰苦,生态环境恶劣,村里很多人看不到植树治沙的希望,但是作为党员、作为村干部,我们必须带头干。”芦临龙说。
当时,植树治沙困难重重,最大的困难就是水源不足。由于石门沟村附近没有溪流,寻找地下水源成为解决用水问题的唯一办法。卢临龙和村干部们一次又一次进山寻找水源,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在离村子几公里外的山沟里确定了打井位置,在向下开掘到25米时才有股股井水涌出。
为了打赢这场与风沙的战斗,卢临龙带着几个村干部没日没夜的奋战在林地里。为了提高植树效率,卢临龙提议索性将办公室“搬”进林地里,在沙地上、田埂上处理日常工作,处理完后接着种树。“村民有事直接来林地里找我,盖完章签完字我就可以继续种树,办公和植树效率都有了很大提升。”芦临龙说。
在村干部们的带动下,石门沟村村民看到了希望,村里的团员、各生产队甚至附近的民兵都纷纷拿起铁锹水桶开始加入到植树治沙的队伍中,植树队伍的规模越来越大。据芦临龙回忆,最多的时候能有三四百人同时在沙地里植树。放眼望去,植树队伍密密麻麻散布在各个山头,有人搬运树苗、挥锹铲土,有人不断地从村里的一眼土井里挑水、抬水,一派繁忙景象。
为了能更好地管护树林,芦临龙等村干部将村党支部也“建”在林地里。当时党支部“三会一课”的地点都会选在林地,书记要求每名党员提着水桶参会,开会之前要先给负责林地内的树苗浇水。不仅如此,党支部的党员还轮流值班,驱赶附近啃食、破坏树苗的羊群,阻止村民私自砍伐树木。“最开始的时候,村民植树防沙的意识并不是很强,破坏树木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巡逻管护也比较重要,不论白天还是黑夜,甚至大年三十都有党员在林地里巡逻。”芦临龙说。
有了四代治沙人种下的一片片树林,腾格里沙漠的沙子再也没能前进一步。风沙小了,村道变干净了,石门沟村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观。
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筑起人沙和谐新画卷
沿着村道往村子深处走去,脚下的黄土地逐渐变成颗粒分明的沙地,原本两旁高大笔直且茂密的树木逐渐变得矮小稀疏,有的仅有一人高,甚至还出现了一片“歪脖树”。
“现在自然条件好了,这些‘歪脖树’也都逐渐长直了。”魏万元带着采访小组来到一棵“歪脖树”旁,他爱惜地抚摸着树干说。这片树林,就是上世纪60年代芦临龙老文书带领村民种下的。由于地处沙地深处,树木一直处于缺水状态,长势十分缓慢,再加上风沙很大,树苗常年直不起腰,渐渐的就形成了歪脖状态。“这些树苗虽然矮小,但是根扎得很深,生命力很顽强,现在我们就是要把这些树都养的好好地。”
前三代人的努力为发展沙地产业奠定了生态基础,第四代人开始尝试探索沙区经济。“我们现在不仅对已有树林进行保护,并且要开发出更多的价值。”魏万元说。依托石门沟村独特的沙地资源和林地资源,村里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打造石门沟旅游度假区,实现“旅游+乡村”深度融合。采访小组看到,村里正在平整沙地,引入沙地摩托、露营、沙滩排球等特色娱乐活动,逐步构建起生态研学、绿洲旅游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新模式。
石门沟旅游度假区项目于今年年初正式开工建设,6月正式开园。“今年五一假期试运行期间,三天的人流量就有2000多人。”魏万元说。
正是有了芦临龙、魏治安、王孝忠、魏万元这样的治沙先锋,石门沟人才能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1976年到2024年,石门沟村四代村干部接续植树3500多亩,让沙地后退5公里,造林平均成活率从过去的40%提升到现在的80-90%。站在石门沟村的山顶上,采访小组看到三个“绿圈”,分别为上世纪70年代种植、上世纪90年代种植和新时代连片管护的树木,真实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林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如今的石门沟,遍地树林取代了曾经的漫天黄沙,沙地旅游度假区发展欣欣向荣,治沙与用沙相辅相成,一副人沙和谐、绿富同兴的画卷正在石门沟大地上徐徐展开。
(作者姚智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3级研究生。指导教师冯诚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侯巍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
- 2024-05-02重走西北角丨兰州新区:“从指尖到脚下”的非遗文化体验
- 2024-05-02重走西北角丨兰州新区西岔园区:农旅“新玩法” 布局全链条业态
- 2024-05-02重走西北角丨非遗环游记
- 2024-07-02【重走西北角】从一棵树到一片林——走近兰州新区生态建设者群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