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 2024重走中国西北角 >> 兰州新区线

【重走西北角】从一棵树到一片林——走近兰州新区生态建设者群像

2024-07-02 15:11 来源:中国甘肃网

  近日,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采访小组走访兰州新区上川镇、秦川镇等村镇时,看到曾经的“荒凉之地”焕发出崭新的“绿意”。戈壁荒土迎来绿色变革,一棵棵树苗在干涸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这片土地上正书写着生态奇迹靠农民、靠产业、更靠心的动人故事。

  “看着这些树就像看着我的孩子”

  早上6点左右,上川镇上古山村,50多岁的工人苟世显简单洗漱后出了门,骑上三轮车前往不远处的北部防护林,开始了一天的日常巡护工作。

  “项目建设期的时候,需要的工人很多,现在的日常养护大概需要护林员100多人,大部分都是本地的村民。”兰州新区生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魏新辉告诉我们。

  苟世显是林区内负责日常巡护的护林员之一,浇水、修剪、除草、检查管道,巡视200多亩林地、步行3万多步,这是苟世显工作的日常。

  树坑的挖掘已基本实现机械化,而在坡度较大的陡坡,苟世显仍需人工爬坡挖树坑。“树坑挖的大小是有讲究的,按照之前技术员设计的树坑,树根本活不了,因为装的水太少了。”苟世显和其他工人在实践中探索出宽30公分,长40公分是最适合的树坑尺寸。


防护林工人检查管道是否漏水。(兰州新区生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供图)

  “我是小班长,每天除了日常巡护,还要负责安排、监督20多个工人的工作,每天要通知大家巡视哪片林区,几点集合、几点下班。”苟世显是白银人,2年前跟随兰州新区生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项目来到北部防护林工作。

  最令苟世显担心的是大风天,每当大风天来临时,苟世显都会一遍又一遍在林地里巡视。“这边气候太恶劣了,风太大了,树苗和保温地膜经常会被大风撕烂。”树坑里刚铺好的地膜又破了,“在这里,种活一棵树真的不容易啊,树苗子再被风吹断那可太心疼了。”

  一到冬天,保温又成为棘手的问题。“冬天我们会一个个地给树苗刷上石灰,一来是起到保温的作用,二来是防止农户放的羊吃树苗,把树破坏了。”

  苟世显告诉采访小组,附近的老百姓都很支持种树,工人们种树也都很尽职。偶尔遇到个别工人偷懒,苟世显就会和他们耐心讲道理:树养活了种好了,环境好了,是美化你们的家园,我都有这么大的信心,那你们凭什么不好好干呢?苟世显劝说时不会用严厉的语气去责备,而是带着一份特有的温暖和理解。

  临走时,苟世显看向远处一片片刚长起来的树苗,脸上满是自豪和欣慰,“看着这些树长起来了,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长大了,是真开心呀。”

  从“盆景”到“屏障”

  “说实话,我的预期是50%,没想到存活率达到了90%。”提及北部防护林树苗的存活率,农林水务局林草科工程师任刚还是很震惊。

  任刚告诉我们,项目前期论证时,专家们认为根本种不活,但实际操作下来,第一年种的树苗存活率就达到了90%,“我们发现梨树的存活率低一些,杏树和山楂的存活率高,所以第二年我们就多种了杏树和山楂。”

  干了20年城市绿化的任刚于2021年从兰州市园林局调动到兰州新区农林水务局林草科,任刚称之为从“精细绿化”转到了“粗放绿化”,“搞城市规划的那叫精细绿化,是在一个平方上做好文章;搞大环境绿化,在几十亩上做文章,其实相当于是粗放型的绿化。”

  无论是精雕细琢的城市绿化还是广袤土地上的大环境绿化,任刚都将其视作一种沉甸甸的责任,一份承载着对自然生态、对人类福祉、对未来世代承诺的重要事业。

  从外地买进的树苗往往运到兰州时就已经发芽,只能磨掉新芽,让其二次休眠,而这种方式极大地影响了树苗的存活率。后来,为了提高树苗的适应性和存活率,任刚选择从河西等气候更恶劣的地方买进树苗。

  “树苗购买费用只占整个项目费用的30%,我们这里不是说在平地上买来树就种,做一些‘表面工作’,种之前先要把土地推平整改好,还要把道路、水源管道等各种配套的设备建好。”任刚介绍,由于西北先天自然环境的约束,种树的整个过程像工程建设,前期准备工作耗时耗力。

  在红沙土壤、低温风大等恶劣的条件下,任刚带领团队仍以高达90%的成活率完成了3万亩防护林建设。谈及成功的最大经验,任刚认为:“除了方方面面的操心,一是要注意树苗从挖出来到种到土地里间隔的时间越短越好,二是要保留树苗的‘土球’,三是要及时浇好‘定根水’。”为了提升树苗存活率,任刚及其团队会提前将输水管道覆盖好,树一栽下,立即打开管道阀门浇水。

  防护林种植的树种多为经济林,生长周期为3-5年,“我们已经种了黄芪、甘草等林下中药材种植试验200亩。”任刚告诉我们,未来防护林将积极发展蓄水池、中药材种植等林下经济,发挥林下资源优势互补、循环互生作用,促进林草资源生态价值转化、盘活林草资源。

  从一棵树到一片林

  距离上川镇约10公里的秦川镇石门沟村东接皋兰,西连永登,北通永泰,同样也是抵抗腾格里沙漠南侵、构筑北部生态安全屏障的前沿阵地。

  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石门沟村特殊的地貌景观。石门沟北面是南北并列的八条青藏高原石质山脉,南面是东西走向的黄土高原皋兰群,因此,石门沟村呈现沙漠与石山夹杂的地貌。

  5月12日,调研小组走进石门沟村时,发现了一排排种植在沙漠中枝干弯曲的树,“这是上个世纪70年代我们村里人种下的树,那时候环境太恶劣了,很多树被吹弯。”石门沟村现任书记魏万元告诉我们,石门沟村里以前只有一棵白杨树,从上世纪六十年开始,村书记带领全村人民植树造林,经历了四代人的“绿色”接力,植树造林总面积3000余亩。

  82岁的芦临龙曾任上个世纪60年代石门沟村的大队文书,他回忆起那段时光:“以前村里就一个大白杨,环境差得很,两个村子之间的道路被风沙挡着,两千多亩耕地受侵。”当时村里流传着一句俗语:一段路程,一半人骑着车走,另一半车骑着人走。

  后来在全国倡导植树造林的背景下,时任村书记的张耀林发动村民加入植树造林的队伍。没有路,就先修通高标准的村庄砂路;没有水,就靠人力打通了村里第一口井;没有树,就号召党员带动群众义务植树。修路、挖井、种树,张耀林那一代人就这样接下了石门沟村“绿色接力赛”的第一棒。


石门沟村党员先锋队带领村民植树。(石门沟村 供图)

  据芦临龙所著的回忆录《浪花集》记载,当时支部规定每年春秋党团组织活动的内容就是植树。在张耀林那代人近20年的努力下,石门沟村形成了一条1000多亩的“绿色长城”,将风沙阻挡在石门以北,成功地改善了石门沟村的生态环境。

  70年代末的魏至安、80年代中叶的王仁泰、90年代的王孝忠轮流接棒,继续走植树造林的道路,进行林地集中管理,完善护林公约和各种规章制度,鼓励家家户户植树造林。

  在四代人的努力下,石门沟村书写了从一棵树到一片林的绿色传奇,这不仅是生态环境的巨大改善,更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最佳诠释。

  如今,这个绿色接力仍在继续。秦川镇副镇长马维鹏告诉我们,石门沟村已经成功评为“国家森林乡村”,“我们下一步要在养护好已有林业资源的基础上,从单纯治沙转而向沙漠要效益,守绿换金、点绿成金,发展特色产业。”

  未来,石门沟村将结合人居环境整治,盘活现有资源,充分挖掘利用石门沟村石山、沙漠、林地等自然资源,开发汽摩越野、户外露营等文旅项目,打造文旅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

  (作者程怡文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冯诚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侯巍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