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市持续发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原标题:和时代韵脚 倡文明新风
我市持续发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记者 白艳华
今年以来,我市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工作提档升级,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宣传推动,积极探究工作新模式,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花开满城,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
建好文明实践阵地
优化5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1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布局,按照“六有”(有组织机构、有工作人员、有活动场所、有醒目标识牌、有管理制度、有活动资料)标准,配备专兼结合的文明实践管理人员,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依托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公园、小区广场、农村集市等居民聚集公共场所,建立群众便于参与的实践基地,设置显著标识,使文明实践基地成为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补充阵地。充分利用张天顺红色家庭展览馆、河口村红色展览馆、塔湾村乡村记忆馆等阵地资源,让更多党员、群众走进场馆,弘扬红色精神,筑牢理想信念。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基地要在显著位置设置辨识度高、指向性强的标识标牌,充分利用好展板、广播、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媒介,大力宣传文明实践功能作用、服务内容、“四单”模式等,让更多群众参与其中。
建强志愿服务队伍
摸清现有志愿服务队伍的基本数量、骨干力量、服务项目、服务内容、覆盖人群等情况,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动员乡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律师、“五老”人员、退休文化工作者、乡贤人物、先进人物、文艺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创业返乡人员等加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深入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文明实践活动。组织引导更多医护、救援等具有专业知识技能的人员成立志愿服务队,提升应急状态下迅速响应、专业救助、支援保障能力。开展多形式志愿培训,组织文明实践骨干、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到省内外先进地区学习交流,提高志愿者服务水平和服务技能。
丰富文明实践内容
创新载体,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通过统筹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五项任务,常态化开展各类文明实践项目。充分与“我们的节日”、升国旗仪式、入学礼、成人礼等活动相结合,开展线上线下活动,丰富活跃文明实践活动内容。加强对老年人、留守和困境儿童、残疾人、生活困难人员、存在思想困惑、精神困扰等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经常性开展上门慰问、心理辅导、关心关爱等实践活动,坚定各类人群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充分运用全市48个大网格和462个小网格构建文明实践网络,组织志愿者及时掌握群众需求和思想动态,开展有针对性的志愿服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末梢。充分利用我市特有的文化古迹、风景名胜、自然禀赋、非遗传承、现代科技等资源,培育文明实践工作品牌。
切实提高建设成效
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精神文明建设、乡村振兴、“互联共转”行动、平安建设、民族团结示范市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分步骤、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统筹各类资源,着眼解决群众所想所盼、民生痛点堵点难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元化、多层次、多方位的文明实践活动,确保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深入挖掘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及时总结提炼成功经验和典型做法,依托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和“两微一端”等网络新媒体开辟专题专栏,广泛宣传报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使文明实践成为一种新风尚。对社会影响力大、群众反响好的先进所(站)、优秀志愿服务团队和志愿者、典型案例等先进典型进行命名表彰和宣传推介,形成互学互比互促的浓厚氛围。
相关新闻
- 2022-03-28嘉峪关市启动“中小学德育星级校”创建工作
- 2022-03-25嘉峪关峪泉镇:农技服务送到“田间地头”
- 2022-03-23嘉峪关新城镇抓好春耕生产助力农民增收
- 2022-03-23嘉峪关市燃气安全工作推进会召开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