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千年不散的宴席》上线两个月 网络点击量破千万
敦煌不仅有举世瞩目的石窟艺术,还有令人垂涎的饕餮美食。羊肚筋膜丰富,临出炉的刹那,浇上一股醋,趁热咬上一口,酸爽滑嫩的快感直冲头顶……这是纪录片《敦煌,千年不散的宴席》里的美食片段,隔着屏幕就能感受到滋味,“垂涎三尺”说的就是这个感觉。
1月6日晚8时,由敦煌文旅集团出品的4集纪录片《敦煌,千年不散的宴席》,在腾讯视频的点击量突破1000万次。该片通过呈现敦煌壁画饮食文化,并详细记录了当下敦煌百姓的生活状态、一日三餐、加工食物的过程,以展现敦煌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敦煌,千年不散的宴席》是国内首部反映敦煌美食文化的纪录片,去年国庆长假期间在央视纪录片频道黄金时段首播,央视频同步上线,随即在全国观众中引发了一波“敦煌美食热”。
随后,节目视频相继在腾讯视频纪录片频道、哔哩哔哩网站重磅推出,借助“千年不散的宴席”,敦煌旅游再次圈粉无数。节目上线两个月点击量突破1000万次的成绩单,也出乎该片敦煌籍总导演秦川的意料。秦川自称“敦煌土著”,他对家乡的美食自然了如指掌,拍起来不仅能掌握其中精髓,还能抓住“满口生香”的精彩瞬间。他认为,真正接地气的美食不仅是食材和加工地道,而且还要有原汁原味的当地方言和风俗人情,这才是美食文化赖以生存的现实土壤。秦川开玩笑说:“我吃了50多年敦煌饭,总算没有白吃啊!”有观众留言:“不是敦煌人还真拍不出这么高大上、接地气、味道正的敦煌味、西北韵的片子啊!”
节目播出后,陕西渭南一位观众就发了一篇头条文章,说看见中央电视台播的一部纪录片里,敦煌人竟然把酿皮子叫“让皮子”,跟他们渭南话一模一样。千里之外的一声“让皮子”,让敦煌和长安产生了文化的认同感、乡情的归属感。据纪录片考证,藏经洞唐代文献里就有一种食品叫“冷让”,也就是说,大唐时期长安人、敦煌人就已经把酿皮叫“让皮”了。无独有偶,片子里讲敦煌人把香菜叫作“芫(yán)荽(suī)”,立刻,江苏、广东、云南的观众纷纷发声:“我们也叫芫荽啊!”
秦川说,这恰恰就是《敦煌,千年不散的宴席》的应有之义:中华民族之所以五千年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就是因为我们的语言、文字、风俗、饮食都是千年传承,从来没有中断。观众发现,大多数敦煌纪录片都承载了非常厚重的历史文化信息,这次的美食片却大不一样,从主题定位、人物故事、叙事方式等都有了非常大的改变,叙述风格也生动活泼了很多,让观众看到了更多的人间烟火。
相关新闻
- 2022-02-10“交响丝路·如意甘肃”春节综艺晚会在老挝国家电视台播出
- 2022-02-09徐秀卓向临夏州博物馆捐赠藏品4000余件
- 2022-02-09甘肃省两处遗址入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候选项目
- 2022-02-09武威雷台汉文化博物馆 线上线下迎冬奥贺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