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街】珍惜盘中一粥一饭
原标题:【十字街】珍惜盘中一粥一饭
梁发芾
古人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我们要珍爱食品,出于两个原因。一个是珍惜农民的劳动。食品,尤其制造食品的粮食,来自农民和其他许许多多人的辛勤劳作。从播种到收获,到制成食品送上餐桌,要经过多重劳动,来处不易,正如古诗所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颗粮食都是汗水的结晶,浪费粮食是对劳动的亵渎和践踏,节约粮食是对劳动的礼赞和敬意。作为一个文明人,我们没有任何理由糟蹋别人的辛勤付出,哪怕是微小如一粒粮食。
珍爱食品,还有一个原因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粮食一直是短缺的,不少时候甚至是十分紧缺的。在中国历史上,丰衣足食的时代寥寥可数,而大多数时期大多数人生活在食不果腹的艰难岁月中。由于战乱、瘟疫、水旱灾害等人力难以抗拒的因素影响,不少岁月粮食减产甚至绝收,拼尽全力的辛勤劳动也换不来维持生命的粮食。所以,珍惜粮食不但是对劳动的礼敬,更是对艰难岁月的警惕戒惧。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任何对食品食材的糟践浪费,都是难以饶恕的。
我们能够放开肚子吃饱吃好,得益于国家的政策,也得益于农业科技进步。从政策来说,四十多年前实行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其他一系列改革措施,充分调动了农民积极性,释放了农业生产力,此后农民有了余粮,城市也废除了粮票。从技术来说,大棚蔬菜、反季节栽培、无土栽培、滴灌技术、地膜种植,以及各种化肥农药除草剂等的使用,都促进了农作物的高产丰产,随用随产。今天,吃的方面我们什么都不缺了。无论走进超市还是农贸市场,粮食蔬菜以及各种成品半成品都是琳琅满目,商贩推销声叫卖声不绝于耳。我们的父辈祖辈,何曾见过这样的场景!
作为从短缺时期走过来的人,我们这代人对于糟蹋浪费食品从内心深处都有非常强烈的反感。但是,生活在丰裕时代,没有经历过饥饿的后辈们,对于食品尤其粮食可能没有我们这代人这样的感情。对于没有经历过饥饿苦难的人们来说,食品不过就是一种等价交换的商品,只要你付出一定的价钱,就会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这种想法,一般情况下是对的,只要岁月静好、社会安定、风调雨顺、分工明确,就有人为市场需要而生产而交易,有钱就可以买到需要的食品。
但是,我们生活在一个不确定性的世界。意想不到的天灾还不能被完全预防和消灭,不确定的灾害到来时,很可能打断正常生产秩序和供应链条,出现短缺。我国的粮食生产形势也不乐观,我国的粮食需求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日益加深,而国际市场也是风云变幻,阴晴不定。这种种情况都一再提醒人们,“饱者应知饥者苦,得时休笑失时难”,应居安思危,珍惜来之不易的丰裕岁月,珍惜看似平常的盘中一粥一饭。
相关新闻
- 2021-12-28这是一件重要而紧迫的大事——优化营商环境系列谈之一
- 2021-12-27落实义务教育“双减”要多管齐下
- 2021-12-22【甘快说】共同向“啃小族”说“不”!
- 2021-12-23【甘快说】强本领善作为狠抓落实——四论贯彻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