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看·疫情防控最美有你(75)】隔离点的卫士和那些掩盖在隔离服下的汗水
本网记者 宋芳科
截至11月22日,兰州市城关区某酒店隔离点已运行了20多天。20多个日日夜夜,这里成了疫情防控的主战场,也成了隔离人员温暖的避风港。这里倾注了每一个防疫工作人员的汗水,也见证了一支临时组建的防疫党支部的艰辛历程。
10月29日,城关区委编办电子政务中心主任郭文昱接到任务后就立即进驻了城关区某酒店隔离点,并担任点位长。当天,该隔离点正式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并将支部党员划分组建了医学观察、消杀管控、病例转运、信息联络、后勤保障、安全保卫等小组。
为了顺利完成留观人员接收任务,接下来的几天里,郭文昱每天带领团队人员不停地反复演练防护服的穿脱、公共区域及房间的消杀等各项工作。11月2日晚8点,隔离点迎来了第一位隔离人员,郭文昱和团同事们早已提前就位,拿着消毒液、体温枪、登记本等,开始为隔离人员检测消毒、办理入住。一批又一批,等98名隔离人员全部安顿好后,已是次日凌晨5点。
连续工作了41个小时的郭文昱脱掉防护服、隔离衣,整个人像从泡了几个小时的水池里出来,衣服湿透、双手起皱泛白。拖着疲惫的身影回到清洁区休息,刚躺下不到一个小时,又爬起来开始了第二天的工作……
隔离点的工作千头万绪,郭文昱每天不仅要忙环境消杀、核酸检测、三餐配送、医废处置、安全巡视、学习培训等,还要建立档案、上报信息、联系物资餐饮、了解每一位隔离人员心理需求,看似轻松简单的工作,因一环扣一环,他每天都要争分夺秒地完成,光电话每天就能接打200多个。
“吃饭是大事啊,我们不仅要保证隔离人员吃得顺口还要保证按时吃到热饭菜。”郭文昱说。
由于隔离点两部电梯全被用于处理医废垃圾,郭文昱等人每天要爬10层楼给98名隔离人员送三餐、采样,一天最少要走30层楼高的距离,且还要穿着厚实的防护服。
“大家都是第一次干这些事情,有时候遇到牛肉面、羊肉泡馍这种汤多的饭,爬楼梯就要更小心,遇到洒汤了、倒了,就提自己的饭补上。”而把吃饭看成“大事”的郭文昱和同事们,却常常是送完餐后两小时才吃饭的,有时候没饭了就吃点方便面。
郭文昱回忆,防护服不透气,一爬楼梯就浑身汗,尤其补饭的时候,要先回到半污染区换身防护服再到清洁区提饭再爬楼送上去,防护服汗水蒸发透不出去又凝成水,浑身上下都湿哒哒的,每次忙完工作后,防护服褶皱处堆积的汗水会一涌而出,把裤子、鞋子全部淋湿,一天大概要汗湿3套衣服。
作为隔离点负责人,郭文昱更是对工作一丝不苟,始终不敢放松安全这根弦。为保障人员安全,他提出了“精准操作、严格执行、愉快工作、平安回家”16字工作理念和3个“坚决杜绝”原则。
特别是考虑到隔离人员生活比较枯燥单调,郭文昱想方设法进行心理疏导,除了“一对一”微信视频、点对点电话沟通和建群等方式外,还利用闲暇时间为隔离人员书写纸质感谢信,感谢他们的积极配合。但面对家人,郭文昱却有些愧疚“隔离点的工作是有风险的,我怕家里老人担心,偷偷瞒着他们来的。孩子今年上高中,每天只能通过微信视频的方式同他们‘相聚’,互报平安。”
平常,郭文昱也是一个乐观的文艺青年。隔离点的生活单调乏味,每当夜幕降临,忙完手里的工作,他就会伏在案前开始写《金城抗疫》《隔离点抗疫》诗词,有七言也有七律。尽管每天累的精疲力尽,但写起诗来他却精神抖擞。“我喜欢写诗,不图别的,就是感觉写的诗能给大家带来快乐,鼓励大家士气!”郭文昱笑呵呵地说道。
对于他和团队的付出,隔离点的居民看在眼里,不停地说:“感谢,辛苦了,你们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而郭文昱也把大家的支持和理解记在了心上,嘴上总是说:“我们的工作能如此顺利,一方面是隔离群众的配合度很好,另一方面多亏了隔离酒店的支持配合,从酒店总经理到服务员没有一个人有怨言。”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