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病毒“猎手”:走进“猎鹰”号硬气膜实验室

↑10月24日,工作人员在“猎鹰号”硬气膜实验室试剂准备区作业。
10月24日,经过20多个小时的紧张搭建和调试,一组五舱合一的“猎鹰号”硬气膜实验室在甘肃省兰州市正式投入使用,助力当地疫情防控。
据了解,此次在兰州投用的“猎鹰号”硬气膜实验室,配备1个试剂准备区、2个样本处理区和2个扩增分析区,64台PCR扩增仪24小时运转,可实现试剂配置、加样、提取、扩增自动化,日最高核酸检测能力可达8万管,按10混1采样方式,每天最多可检测80万人次。
此前,“猎鹰号”硬气膜实验室还曾支援过广州、南京、厦门、哈尔滨等地的抗疫一线,帮助当地在短时间内大幅提高核酸检测能力。
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10月24日,工作人员在“猎鹰号”硬气膜实验室试剂准备区作业。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10月24日,两名工作人员从“猎鹰号”硬气膜实验室旁走过。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10月24日,“猎鹰号”硬气膜实验室工作人员佟锦媚在扩增分析区作业。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10月24日,“猎鹰号”硬气膜实验室工作人员佟锦媚在扩增分析区作业。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10月24日,“猎鹰号”硬气膜实验室工作人员徐莲在样本处理区作业。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10月24日,“猎鹰号”硬气膜实验室工作人员普臣惠在样本处理区作业。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这是刚刚搭建投用的“猎鹰”号硬气膜实验室(10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智敏 摄

↑10月24日,“猎鹰号”硬气膜实验室工作人员普臣惠在样本处理区作业。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10月24日,“猎鹰号”硬气膜实验室工作人员佟锦媚在扩增分析区作业。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10月24日,“猎鹰号”硬气膜实验室工作人员普臣惠(左)给同伴的防护服上画上卡通图案,为同伴加油鼓劲。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10月24日,在“猎鹰号”硬气膜实验室外,工作人员在预处理区交接核酸样本。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10月24日,工作人员在“猎鹰号”硬气膜实验室样本处理区作业。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10月24日,“猎鹰号”硬气膜实验室工作人员佟锦媚在扩增分析区作业。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10月24日,工作人员在“猎鹰号”硬气膜实验室样本处理区作业。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10月24日,“猎鹰号”硬气膜实验室工作人员普臣惠在样本处理区作业。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来源 新华社)
白衣执甲诠释最美芳华
【甘快看·疫情防控甘肃在行动】兰州市山字石社区 :科技抗疫 社区智慧化管理减轻人力成本
【甘快看】 兰州市已为全市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发放41.33万元生活物资
【甘快看】甘肃交通运输部门最新提醒:免费办理“车货无忧”公众责任险 一路安心送物资
【甘快看】受降雪影响甘肃省部分路段临时交通管制
【甘快看·疫情防控最美有你】王利杰:退伍不褪色 战疫当先锋
【甘快看·疫情防控甘肃在行动】直峡山的坚守
武威市凉州区加快推进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二期)工程
天水市:各类生活物资供应充足 物价平稳
甘肃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省委书记尹弘主持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研究部署数字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等工作
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召开调度会 任振鹤雷海潮出席并讲话
任振鹤在全省经济运行调度会议上强调 以必胜信心冲刺过硬举措攻坚非常担当干事 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